中外文化与文论

中外文化与文论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Cultural Studies and Literary Theory

杂志简介:《中外文化与文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6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序言、海外知音、杨明照先生学术研究、龙学新论、国际视野中的《文心雕龙》、经典与变异

主管单位: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四川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 比较文学研究基地
主办单位: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四川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 比较文学研究基地
创刊时间:1996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四川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1
总发文量:1068
总被引量:653
H指数:8
引用半衰期:6.3462
期刊他引率:0.875
平均引文率:6.2917
  • 海地地震与汶川地震:灾难记忆与国家形象的跨境比较

    作者:徐新建 刊期:2010年第01期

    <正>主持人语2010年1月12日,加勒比海岛国海地的首都太子港发生强烈地震,当地建筑和民众生活受到毁灭性打击,死亡人数超过20万,受伤和无家可归者数以百万计。此次灾变再次引起国际社会自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以来的普遍关注。

  • 多难兴邦与灾难记忆——地震展馆中的文化重建

    作者:徐新建 刊期:2010年第01期

    本文关注'汶川地震'后的文化重建,由此分析华夏源流中对于灾难记忆的文化传统,提出并对比分别以'粉饰太平'和'忧患人生'为特征的两条对立路线,其中特别考察和描述了以'地震博物馆'及'遗址公园'等为载体的一系列灾后重现对于四川灾情的整体表述和传承。文章目的在于借此探讨'多难兴邦'及'居安思危'这类的文化认知与记忆,何以在华夏源流的历史传承...

  • 文学禳灾的民族志

    作者:叶舒宪 刊期:2010年第01期

    文学的文化功能,被西化的现代性文学观和文学理论所遗忘和遮蔽。本文从民族志角度探讨文学禳灾的命题,希望恢复对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作用之考察,理解文学发生的现实文化语境。从禳灾仪式原型重新理解演剧现象的文化再生效果;推广到季节更替之际民间防疫礼俗,说明新年、上巳、端午等民俗中潜含的禳解功能,以及天人合一的神话宇宙观如何支配华...

  • 地震灾难与国家形象的呈现、变异和塑造——以汶川大地震与海地大地震的比较分析为例

    作者:野草; 王超 刊期:2010年第01期

    通过对地震中海地与中国两国政府和公众的反应的比较,可以看出,在地震这样的大规模公共危机中国家形象是怎样进行呈现、变异和文化塑造的。在海地大地震中海地政府的救援不力以及海地社会的骚乱塑造了海地贫穷落后的国家整体形象、持续动荡的社会形象以及暴力掠夺的公众形象。在汶川大地震中,中国媒体迅速公开的报道,中国政府积极有效的应急措施...

  • 传媒与灾难:中国传媒的海地地震表述

    作者:罗安平 刊期:2010年第01期

    2010年1月12日,海地大地震,23万人被夺去生命。中国传媒延续和继承汶川地震中锻炼出来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之专业精神,对海地灾难进行及时全面报道。在记录之外,与汶川地震中承担的救赎与动员使命相比,传媒在对异国他乡的灾难进行报道之时,其表述必然带着他者的立场与眼光。本文从国家形象塑造、多元人性呈现以及冷酷世界症候群的防范等方面分...

  • 面对同一灾难的不同考验——汶川地震与海地地震国家形象之比较

    作者:张雪娇 刊期:2010年第01期

    每次发生在人类身上的大灾难总会给人们带来深刻的思考。2008年的中国汶川8.0级大地震与2010年初的海地7.3级大地震,可以说是二战以来死亡人数最多、自然环境破坏最大的一次空前人类大灾难。然而,同一灾难面前,由于制度背景和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差异,其救灾效果和国家形象都有不同的体现。本文以汶川县与海地作比较,通过陈述、分析两次地震中国家...

  • 再论中国古代文论的中国化道路

    作者:曹顺庆; 王超 刊期:2010年第01期

    当下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改变长期以来的西方化倾向,走中国化道路。因为西方文论话语并非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性标准话语,虽然中国文论没有西方意义上的科学性、有用性和实证性,然而,正是'悟'、'懂'等话语机制构成了中国文论话语的异质性、中国性和话语身份标示。因此,要充分还原和认同这种异质性的话语身份,同时要化合西方文论资...

  • Ben Jonson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班·姜森的莎士比亚颂和中西比较诗学

    作者:黄维樑 刊期:2010年第01期

    论者常谓中西诗学殊异,中西文评手法大别。例如说中国诗论文评乃直觉式,不分析,无体系;西方则理性而细腻,分析性强,体系严密。中西果真迥异?本文"自其同者而观之",指出班·姜森(Ben Jonson,1572—1637)所写的莎士比亚颂,力求褒贬不任声、抑扬如其实;姜森通过比较,极言莎氏的伟大独特;又说莎翁得力于自然,复乞灵于艺术;有天赋,更卖力。他所用的理...

  • 文论续根与文论传统的当下形态——在传统文论的转换理性中思索

    作者:高楠 刊期:2010年第01期

    上世纪中国文论经历了断根之痛,文论传统如何承继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西方文论及哲学思想的渗入并形成愈来愈大的影响,使文论传统问题复杂化。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学术界在世界交流中主体意识的增强,构成主体性根基的传统问题更成为重要的学术课题。本论文从分析中国文论传统、重估传统价值的角度,通过中西比较,指认中国文论传统的独特性集...

  • 娱思(entertain an idea)的文体——宇文所安批评文体的中国启示

    作者:李建中 刊期:2010年第01期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将自己的批评文体称之为"散文"(essay),并认为中国文学批评的书写非常需要的是"散文"而不是"论文(thesis)"。论文是以往学术的累积,是未来学术的注脚,虽然不乏知识价值却难免枯燥无味;散文是思想的开放空间和思想的激活过程,给人以思想的乐趣或者叫娱思(entertain anidea):我们接待一个想法,以同情的态度对待它,视其为一...

  • 经学时代文艺理论的基本框架

    作者:刘朝谦 刊期:2010年第01期

    <正>中国的经学时代,最纯粹者依冯友兰的说法,是汉代,冯友兰在他的《中国哲学史》中把汉代定义为"经学时代"。经学在这一时代,是占统治地位的。如果我们只考虑这一时代,则当时中国文艺理论的基本框架主要由四种文艺理论形态所支撑。这四种理论形态

  • 简论《周易》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作者:顾祖钊 刊期:2010年第01期

    <正>《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一本书,也是未遭秦火而流传至今而仍葆有原始风味的一本"天书"。所谓"原始风味",是因为它仍葆有原始文化的浑一性和诗性文化的性质,仍葆有无文字阶段的口传文学的某些性质;说它是"天书",是因它是在中国从无文字的历史到

  • 王国维《人间词话》百年研究史综论

    作者:沈文凡; 张德恒 刊期:2010年第01期

    《人间词话》是我国著名学者王国维的一部早期名著。这部书以独特的理论构架和精妙的评论被誉为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的作品'。如果从《人间词话》最初在《国粹学报》上发表的时间——1908年末至1909年初算起,那么今年正好是《人间词话》发表的一百零一周年。一百年来,人们围绕着《人间词话》这部书展开了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这种猛劲...

  • “骨重神寒”:陈三立诗学的价值取向与近代转义

    作者:孙虎 刊期:2010年第01期

    "骨重神寒说",上接古老的屈骚、风雅传统,下启近代诗学的革新意识,以唐宋诗精神气质为基础,汉宋兼采,吸纳同时代学术思想、诗歌文化理论精髓,汇入理性的反省和生命的诗情,构成中国传统诗歌在新学冲击下求得自身发展的理想化存在状态。其特征在于融道德意识、历史经验、诗书教养与诗歌情意美感于一炉,实际上已超出了传统诗学辞章、文艺学的范围,...

  • 中国诗学“兴”与“兴会”之域的构成论意蕴

    作者:李天道 刊期:2010年第01期

    在中国古代诗学史上,'兴'意指'感物兴情'与'触物起兴'。这种'兴',是创作者于当下、此在,因眼前景、目中物而感荡心灵,激发生命意识,从而于心中勃然升腾跃踊而出的一种生命冲动。它一触即发,不待忖度推敲,不假思量计较而直指当下景物。应该说,中国诗学对'兴'与'兴会'之域构成的推崇与道家哲人的'道'与'道法自然'的构成论影响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