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与文论

中外文化与文论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Cultural Studies and Literary Theory

杂志简介:《中外文化与文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6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序言、海外知音、杨明照先生学术研究、龙学新论、国际视野中的《文心雕龙》、经典与变异

主管单位: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四川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 比较文学研究基地
主办单位: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四川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 比较文学研究基地
创刊时间:1996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四川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1
总发文量:1068
总被引量:653
H指数:8
引用半衰期:6.3462
期刊他引率:0.875
平均引文率:6.2917
  • 主持人语

    作者:冯宪光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任何时期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对既往传统的总结和反思。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社会及其文化就走上了一条向现代化道路前进的旅程。其间,走过若干高山低谷、河汊港湾,不经意间就流淌过一个世纪的悠悠岁月。当然,我们还没有走到期望的目的地,我们还在路上行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遥望通向远方的漫漫长途时,吾国吾民都不...

  • “2005: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回顾与展望”全国学术研讨会开幕词

    作者:钱中文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各位领导、代表、同行:"2005: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回顾与展望"全国学术研讨会开幕了,我谨代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南大学文学院,向到会的领导、代表、同行,表示热烈的欢迎。

  • 意识形态与审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本质观研究

    作者:冯宪光 刊期:2006年第01期

    目前国内关于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讨论成为文学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对于意识形态概念的革命性改造和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发展的事实,说明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并且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苏联化、西方化和中国化的总体历史视野中,说明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对于文学本质的长期探索中,...

  • 走向形式——结构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小说理论批评的转型

    作者:周新民 刊期:2006年第01期

    结构主义文学理论传入当代中国后,对中国当代小说理论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当代小说理论开始走上了关注小说形式的道路。其影响主要体现为如下三个方面:(1)对小说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发现;(2)对小说叙事形式的重视;(3)对小说语言本体的认识。最终,中国当代小说理论建立起了以形式为本体的小说理论,为中国当代小说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

  • 修辞批评二题

    作者:毛宣国 刊期:2006年第01期

    修辞批评作为文学批评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它在当代的复兴,对文学批评理论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意义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是从西方现代修辞批评角度看,对修辞本性的哲学反思,将修辞看成是一种话语实践,看成是对真理和认识和表现,有助于人们重新认识文学和文学性问题;另一方面则是要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更靠近修辞批评这一特色,以更好地认识和...

  • 主持人语

    作者:曹顺庆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当前,一个世界性的学术思潮正在涌现。这一学术思潮,既是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反映,也必将对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我将这一学术思潮概括为'跨文明研究'的学术思潮。清醒地认识这一重大学术思潮并明智地加以对待,恰当地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对我国当前社会经济

  • 把握世界学术基本动向与学术前沿:跨文明研究

    作者:曹顺庆 刊期:2006年第01期

    本文通过梳理世界范围内的跨文明研究的社会文化思潮,并结合比较文学发展历史中的跨文明研究实践,从而认为跨文明研究是一个世界性的思潮,并进一步分析了跨文明研究强调异质性的特点。

  • 中西文论互动与文化输出

    作者:王岳川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当代中国文艺理论是在与西方文论互动中进行前沿思想对话的。在全球化语境中,西方文论对当代中国文论的影响是明显的,但这并不等于中国文论界不能提出自己新的问题和新思想。从生态美学上看,这种对西方文论播撒脉络的考察,是中西文论和文化的一场跨世纪的对话。正是在这种互动性对话中,中国当代文论的真实状态和前沿问题呈现出来——...

  • 再谈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诗学的不可通约性

    作者:余虹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在《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中,我曾谈到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诗学"的不可通约性,其说主要针对比较研究界将中国古代文论名之为诗学的现象。我认为这种命名方式是未加反省的、不妥的、对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诗学之间的比较研究是有害的,因为它人为地制造了两者同一的假象,其内在立场是西方中心主义的。

  • 比较文学学科的“死亡”与“再生”

    作者:王宁 刊期:2006年第01期

    传统意义上的比较文学学科在经历了多次"危机"之后其衰落之趋势是无可挽回的,但这种衰落恰恰为其"再生"奠定了内在的基础,此也即比较文学学科内部的反拨。在这方面,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东方和第三世界学者将对一门新的比较文学学科的"再生"有所作为。比较文学的最高境界是世界文学阶段。那种为比较而比较的牵强比附式的"比较文学"确实应该死亡,而...

  • 跨文明传播的不对称性

    作者:蒋晓丽; 王积龙 刊期:2006年第01期

    当今世界的信息传播以跨文明为主要特征。这种跨文明的传播以不同文明的异质性冲突为背景,存在着传播霸权、不对称传播和只拿来不送出等问题。解决的途径除依靠文明内部经济文化的发展,还必须依赖于跨文明研究与对话,寻求不同文明之间的互补与共存。

  •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跨越性”特征与“变异学”的提出

    作者:曹顺庆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我曾经将比较文学三个阶段的发展称之为"涟漪式"结构,也就是说"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发展,不是以新的理论取代先前的理论,而是层叠式、累进式的前进。"这种层进式的学科发展,为我们现在第三个阶段的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拒绝已经成为学科历史的法国学

  • 拷问:比较文学是什么?比较文学研究特点是什么?——对美国比较文学协会新报告的质疑

    作者:孙景尧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一个世纪以来,随着学科的发展和理论的翻新,对比较文学是什么的拷问就从未间断过。比较学者们虽然径自耕耘着属于自己的比较文学"自留地",但谁也不能宣称,他已卸下了这一沉重与无奈的拷问"十字架"。35年前,美国的韦勒克就说过"比较文学仍然是一个引起争论不休的学科和理念。"12年前,英国的

  • “危机说”的谬误——兼驳斥比较研究的困惑、焦虑

    作者:刘介民 刊期:2006年第01期

    本文旨在对当前比较文学界出现的"危机说"提出不同意见。论文从比较文学身份的认同,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比较文学的危机是西方的通病等三个方面展开,认为中国比较文学不存在危机,要与时俱进,开创比较文学新的未来。

  •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新进展

    作者:刘献彪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涉及理论问题,我心里老是打怵甚至犯愁。因为什么呢?因为自己乃推车拉磨之辈,许多年来,干的大多是比较文学的基础工作。没有料到,老友曹顺庆先生,深圳相会时,交给我一个,希望我就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方面写篇文章。老友顺庆,一直致力学科理论的构建和创新,自成体系,自圆其说,有所建树,成绩卓著,令我敬佩。因此,我欣然从命,这是我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