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教研究

重庆高教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hongq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杂志简介:《重庆高教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0-1028/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技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科技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稿·建党百年专题、教育与经济、高教前沿·教育技术专题、人才培养、高教述评

主管单位: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
国际刊号:1673-8012
国内刊号:50-1028/G4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科技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重庆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4.64
复合影响因子:2.69
总发文量:880
总被引量:5149
H指数:32
引用半衰期:5.2407
立即指数:0.1239
期刊他引率:0.9526
平均引文率:10.0708
  • 《重庆高教研究》2017年征稿重点

    刊期:2017年第01期

  • “互联网+教育”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作者:潘懋元; 陈斌 刊期:2017年第01期

    "互联网+教育"是生产力与科技发展的产物,是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运用,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互联网+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是坚持开放理念的教育新模式,是一种对师生要求更高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推动智慧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育民主化进程。目前,"互联网+教育"对大学生的学习影响尚存在4个方面的缺陷:一是个性化学习质量难...

  • 论“互联网+教育”的标准与路径

    作者:王严淞 刊期:2017年第01期

    互联网对社会各领域的影响是全球性、普遍性且不可逆转的,于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从现实境况来看,"互联网+教育"模式尚未形成,但它终究要到来,需要理论先行,提前进行前瞻性探索,廓清"互联网+教育"的形成标准,建构"互联网+教育"的实现路径。"互联网+教育"应包括效率提升、质量保障、结构重塑与创新颠覆四大标准,同时应通过抱定宗旨、理...

  • 高校“互联网+教学”:内涵与特征

    作者:童顺平 刊期:2017年第01期

    "互联网+教学"是高等学校为提升专门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将互联网创新成果与传统教学深度融合形成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教学新形态。这种教学新形态具有跨界融合性、创新驱动性、结构重塑性、生态开放性、尊重人性性、连接一切性等特点。当前,高校"互联网+教学"作为教学新形态还没有定型,尚处于形成过程中。研究高校"互联网+...

  • MOOC背景下教学流程再造的内涵与路径

    作者:李兴华; 刘俊学; 罗元云 刊期:2017年第01期

    作为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MOOC创新了课程与教学形态,给高等教育带来深刻革命。在MOOC背景下,流程再造成为高校适应信息时展需求的必然选择。教学流程再造的主要内容包含优化教学环境与支持、重构课堂教学模式和创新教学评价3个方面。结合相关理论与技术,高校可以在观念、制度、信息化与指导服务等方面着力,对教学流程进行重构与再...

  • 正确认识网络信息技术对大学教与学的影响

    作者:陈春梅 刊期:2017年第01期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高等教育领域掀起了新一轮的教学变革。一方面,它为大学教学提供技术支持,具有教学情境化、师生互动多元化、教学方式多样化等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它还对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临着虚拟教学无法取代实习实训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碎片化学习不利于大学生形成系统的基础知识等问题。为...

  •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构建研究

    作者:李德全; 邓多文; 杨全海; 胡守敏 刊期:2017年第01期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新趋势,要求创建"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新模式。新模式要求在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方面符合中央精神和教育规律,构建课前网上学习、课中主题研讨和课后社会实践的教学体系以及适应该教学体系的全新评价标准和资源共享平台。基于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政策、学生实践...

  • 我国在线课程学分认定与管理的实施现状——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

    作者:谢子娣 刊期:2017年第01期

    我国目前尚处于在线课程学分认定与管理的初级探索阶段,如何完善在线课程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是我国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积极试行在线课程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在线课程的选择范围、学习方式、考核办法以及最终的成绩取得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在线课程以选修课为主,采用线上学习与线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最终成绩...

  • 异化与重构:“互联网+”时代的高校师生关系

    作者:朱乐平 刊期:2017年第01期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降临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互联网+"适时出现并迅速蔓延,深刻地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认知方式,高校的师生关系也发生了有悖于传统的异化,主要表现为知识来源点的转移改变了师生的社会关系、技术的工具性凸显淡化了师生的情感联系、思想观念的改变影响了师生的教学地位。由此,需要以...

  • 建构技术与人文融合的校园文化:“互联网+”时代的教育诉求

    作者:张等菊 刊期:2017年第01期

    校园文化是主体在认同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心理程序,是"以文化人"的主要载体。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出现了教育管理文化与教师发展文化、功利主义与服务精神、信息技术应用错位与学生存在价值等之间的冲突,校园文化中原有的心理程序逐渐松散。因此,要使"互联网+"这种基础技术手段合理地服务于教育,必须建立学校首席信息官(CIO)...

  • “一带一路”新兴学术劳动力市场:背景、概念与可能方向

    作者:刘进 刊期:2017年第01期

    构建以中国为中心、沿线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的"一带一路"新兴学术劳动力市场,形成区域内学术人才选拔、培养、聘任、流动、共享等有效机制,对于改善沿线国家学术人才流失格局,促进中国区域性高等教育中心建设,形成学术人才自由流动的市场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一带一路"新兴学术劳动力市场建设不仅可行,而且紧迫。应注意该新兴学术劳动力...

  •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罗弦; 阚阅 刊期:2017年第01期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东盟正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优先区域。当前中国和东盟的合作仍面临着一些障碍,高等教育合作能够沟通民心、增强政治互信、积累人才和技术、拉动经贸合作,从而帮助化解合作风险,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制定适应"一带一路"新形势的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政策,需回顾中国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历史进...

  • “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的改革成效与深入推进

    作者:李明忠; 邵攀; 焦运红 刊期:2017年第01期

    "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是优化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结构、缩小区域间高等教育差距、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经过4年多的改革实践,"提升工程"对14所入选高校产生了积极影响:入选高校结合国家政策导向,进一步明确区域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较大的经费支持力度,促使入选高校加大高水平师资队伍建...

  • 重庆高校分类发展与结构调整实证研究

    作者:何万国; 杨正强; 蔡宗模 刊期:2017年第01期

    运用聚类分析法从3个维度对重庆高校进行分类,将其分为2大类(学术型和应用型)、4亚类(学术型、行业/专业型、新建应用型和技能型)、4层次(博士、硕士、本科和专科),构建重庆高校分类体系。研究表明,重庆高校具有以下突出特点:新建应用型院校所占比例高,老大学以行业/专业型大学为主,博士、硕士授予单位所占比例较低,市属高校博士研究生所...

  • 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检视与反思

    作者:王建梁; 姚林 刊期:2017年第01期

    比较教育学位授予点不仅是大批比较教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还是开展比较教育研究的重要阵地。以加强比较教育学科队伍建设为出发点,通过对比较教育学硕、博士学位授予点布局以及研究生培养方向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我国比较教育硕、博士学位授予点分别有44个和15个;学位授予点地区之间分布不均衡,多分布于沿海或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呈现出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