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中华新生儿科 早产儿脐静脉导管相关性肝损伤的临床分析 【正文】

早产儿脐静脉导管相关性肝损伤的临床分析

作者:茹喜芳; 冯琪; 王颖; 张欣; 李星; 桑田; 蒙景雯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100034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导管   留置   脐静脉  

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脐静脉导管(UVC)相关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预后及可能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行UVC置管术早产儿并发肝损伤的临床资料。对其性别、胎龄、出生体重、UVC留置时间、置管深度、管端位置、辅助检查结果、治疗、随访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期间行UVC置管早产儿共322例,发生UVC相关性肝损伤10例(3.1%),9例为液体外渗肝实质,1例为肝血肿。10例患儿胎龄(28.5±1.7)周,出生体重(1184±207)g,X线检查UVC管端位于T9~T11,9例管端位置低于右侧膈肌水平。10例均经UVC输注肠外营养液。发生肝损伤的中位时间为生后6.0d。有临床表现6例,无临床表现4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胀(5例)、肠鸣音减弱(5例)和肝肿大(4例)。l例肝血肿患儿出现进行性血红蛋白下降(最低34g/L)及休克。肝损伤超声表现为不规则混杂回声区,边界清,内部为液性暗区或低回声区,周围为窄的高回声带。9例液体外渗肝实质的患儿拔除UVC后1周内临床症状好转,l例肝血肿患儿生后9d死亡。肝脏超声随诊8例于生后52d-3.5个月恢复正常,1例于生后9个月仍遗留钙化点。结论早产儿UVC置管后可能并发肝损伤,正确的管端位置有利于减少此类并发症。液体外渗肝实质患儿若早期识别、及时行超声检查并积极治疗,预后较好。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