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

中国西藏杂志 部级期刊

China's Tibet

杂志简介:《中国西藏》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575/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稿、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雪域村事、时代人物、藏事宝典

主管单位:中央统战部
主办单位:中国西藏杂志社
国际刊号:1002-9591
国内刊号:11-2575/D
全年订价:¥ 196.00
创刊时间:1989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总发文量:1732
总被引量:555
H指数:7
期刊他引率:1
  • 不忘多党合作建立初心 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

    作者:统战新语 刊期:2018年第03期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得到各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这标志着各派、无党派民主人士自觉选择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和各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团结合作迈上了新征程.

  • 汶川地震十年后,再访“云上甘堡”

    作者:央金拉姆 刊期:2018年第03期

    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时,我还是一个在成都读书的高二学生,念及那一刻的地动山摇,毕生难忘。不觉已经十年了,第一次踏入位于灾难中心的甘堡藏寨,所见所闻,使我欣然发现,在历史的长河中,自然的地壳运动从未停止,人类的聚居建设、向死而生也从未因此而停步。"到啰!"司机泽旺操着一口四川话,咧嘴笑着说道:"这儿就是甘堡藏寨。看到那个画...

  • 今日汶川新貌

    刊期:2018年第03期

  • 缘起汶川 不忘初心 同心汇聚爱心力量——记“同心·共铸中国心”在汶川地震后10年间的行动

    作者:李重阳 刊期:2018年第03期

    十年前的"5·12"汶川大地震,曾给无数人带来悲痛的记忆,也见证了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彼时,一颗爱心的种子在汶川萌芽,此后,爱心的点点星火渐成燎原之势,走出巴蜀,走进宁夏、内蒙古、西藏、青海、甘肃、云南、吉林,更走出国门,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汶川,不但是一个爱心行动的缘起,更成为一份十年不忘的牵挂。2008年地震灾难发...

  • 汇聚点滴小善,传递温暖大爱——记君爱公益在汶川

    作者:噶哇扎西; 朱月旻 刊期:2018年第03期

    朱月旻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09年创办君爱公益,致力于帮扶汶川地震灾后伤残、特困儿童青少年,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她的座右铭是:"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为了回顾和了解汶川地震救援经历和因此次地震所促进的中国民间公益事业的发展,记者采访了她。从心开始,自救自强朱月旻说她其实并没有参加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

  • 那场地震之后关于我们的故事——记玉树地震八周年

    作者:罗桑南嘉 刊期:2018年第03期

    就像老一辈玉树人对于时间的认识,总以解放前和解放后两个不同的社会形态,作为分界,划分出一个新玉树和一个旧玉树。而经历过玉树大地震的年轻一辈玉树人也将玉树4·14大地震作为一个新的时间节点,划分出一个震前的玉树和震后的玉树。地震前后发生的变化是巨大的,它改变了大多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轨迹,人们在学习和适应这种...

  • “他乡新生”和一千多个日夜的坚守

    作者:杨悦笙 刊期:2018年第03期

    樟木:喜马拉雅的国门西藏樟木口岸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樟木镇,该口岸距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只有114公里,由于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中尼边境,有"喜马拉雅的国门"之称。樟木口岸曾经是西藏最大的边境通商口岸,西藏自治区90%以上的边贸和全国90%以上的对尼贸易都在此进行。从日喀则市区通向边境的路并不平坦,伴随着海拔升高的是一路的翻...

  • 驰骋高原情满路

    作者:唐大山; 高加库 刊期:2018年第03期

    一拉萨火车站站台上,广播里反复喊道:"工作人员请注意,从拉萨开往上海的Z166次列车检票进站。"值班站长才旺占堆整理一下衣服和帽子,快步走向电梯口。不到5分钟,乘客蜂拥而来。才旺占堆左手拿着对讲机,右手不停地忙碌着,要么搀扶刚走下电梯的老人,要么接过怀抱小孩的妇女手中的行李箱。从乘客上车开始,在车门前检查人票证是否一致,为卧铺乘客...

  • 海拔4400米高山上的午餐

    作者:杨青曲珍; 格桑旦增 刊期:2018年第03期

    国道317线海拔4481米的宋拉夷山,海拔虽高却山势平缓而辽阔。翻过山垭,正在下乡的记者远远看见十几个身穿橘黄色上衣,带着同色帽子的人围坐在小坡台地上。上前去和他们打招呼,看到大家围着的圆圈中间架着一口大平底锅,里面刚烧开的红褐色清茶形成颜色深浅不一的圆圈向四周荡开,飘散着沁人心脾的茶香味。其中一个年龄稍长,面容黝黑瘦削的中年人热...

  • 在方志中耕耘,讲好西藏故事

    作者:李元梅 刊期:2018年第03期

    三月,5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西南民族大学集中开题。其中,《西藏地方志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组首席专家赵心愚教授,在采访中以平实而不失生动的语言,向我们阐明了关于西藏的历史真相,我们还可以从地方志中找寻。笔者稍加整理,以飨读者。

  • 老有所养 心有所依——西藏自治区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工作综述

    作者:王莉 刊期:2018年第03期

    "老有所养"是中国干百年来的社会理想,而今,这一理想已在西藏自治区成为现实。"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党的报告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为西藏自治区民政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踏入拉萨市达孜区金叶敬老院院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带着小院的房子。老人们有的坐在门前晒太阳,有的在健身器材上边锻炼身体边...

  • 爱的延伸 让不同民族相亲相爱

    作者:万慧 刊期:2018年第03期

    2018年元旦来临之际,深圳市笋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遥远的西藏昌都市八宿县拥巴村全体258名村民寄来了一封信和一段视频,感谢他们坚持六年的"暖冬计划"为大山里的孩子们送去温暖。昌都市质监局的干部陈晓雨像往常一样的工作着,好像她与此事毫不相干,她一心埋头工作,像一朵默默盛开的雪莲花。她是平凡世界中的一个平凡...

  • 驻守羌塘的理由

    作者:杜晓通 刊期:2018年第03期

    年复一年,在零下二十度的低温、八九级的大风中,露宿在羊圈里;然后徒步陡峭冰河,爬上五千米海拔的山脊,只为架设一台拍摄雪豹的红外相机。你称之为什么?是科学家的奉献精神?是对野生动物的热爱?亦或所谓"伟大"、"无私"?对我来说,都不是,这是"疯"。当然,这个"疯"并不是指脑子出了问题,精神病什么的,而是指头也不回地冲出舒适环境,似...

  • 春天,为高原储蓄绿色

    作者:木心 刊期:2018年第03期

    春雨润万物,植树正当时。3月12日是我国第40个植树节。行走在3月的高原大地,从城市到农牧区,从房前屋后到荒山荒地,从河渠干道到坑塘沟壑,处处可见撸起衣袖、挖坑植树、挥锹培土、用心浇灌的身影,参与义务植树的机关干部、市民和农牧民群众用行动刷新美丽西藏的新颜值。他们或在田间地头,或在校园一角,或在自家门口播撒绿意,掀起一阵又一阵"最...

  • 翻译是“世界之眼”——欧要次仁和他的开拓性事业

    作者:所穹 刊期:2018年第03期

    欧要次仁的藏文缘由于历史、地理、人文等原因,过去藏东昌都地区的藏文教育跟拉萨、日喀则、山南等腹心地带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人们的求学需求却并没有差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藏文教育事业重获新生。昌都地区十一个县的学校中普遍设立了"农牧子弟实验班",明确要求招收农牧民子女接受系统的"一类模式教育"(即以藏语文授课为主,用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