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评论

中国法律评论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China Law Review

杂志简介:《中国法律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0-1210/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对话、专论、思想、影像、批评、策略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主办单位:法律出版社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2095-7440
国内刊号:10-1210/D
全年订价:¥ 508.00
创刊时间:2014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67
复合影响因子:5.12
总发文量:951
总被引量:5163
H指数:37
  • 死刑制度的当代命运:宪法学与刑法学对话

    作者:韩大元; 林维; 时延安 刊期:2017年第04期

    2007年,根据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的决定》,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案件核准权,至今已历经十年。这是我国司法体制和刑事法治发展进程中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 反思与建构:中国法治政府评估的转型:我国法治政府建设评估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作者:方军 刊期:2017年第04期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对新形势下法治政府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是今后几年我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奋斗宣言和行动纲领,也为法治政府评估指明方向。

  • 法治评估中的问题指标——中国法治建设面临的难题

    作者:朱景文 刊期:2017年第04期

    2015-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法治评估研究中心进行了两次全国范围的问卷调查(2015年评估委托中国人民大学调查与数据中心调研;2016年评估委托零点公司调研),共收集8000多个样本,以被访者的主观评价为基础,对法治各项指标进行评估。2015年的样本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6年的样本来自东中西部9个省。

  • 地方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实证研究

    作者:章志远 刊期:2017年第04期

    2015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为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确定了明确的路线图和施工图,是党和国家向全社会发出的“动员令”、立下的“军令状”。

  • 地方法治政府评估的中国实践

    作者:王敬波 刊期:2017年第04期

    法治作为世界上普遍认同的理念和价值,出于国际经济投资和人道援助的绩效考量的目标,国际社会存在对一国法治发展水平和推进状况进行评价的需要。

  • 中国法治评估的兴起和未来走向

    作者:钱弘道 刊期:2017年第04期

    法治评估在中国的兴起不是偶然的,有其自身的土壤和时代使命。各地的法治评估实践和各个学术机构的法治评估研究,无论评估方法是否存在局限还是指标设计是否科学,都在客观上推动了法治评估的发展和法治中国的进程。法治评估正在转型,主要原因在于顶层设计对法治评估的定位和大数据、人工智能将深刻影响法治评估的格局。

  • 论法治政府“软”“硬”指标体系

    作者:王周户 刊期:2017年第04期

    依照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有关法治政府衡量标准以及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任务和举措,一方面,法治政府建设的许多事项及要求能够以较强的制度规则反映并通过一些量化指标系数显现出来。

  • “辱母”难题: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情一法关系

    作者:梁治平 刊期:2017年第04期

    “辱母杀人案”之被告人于欢一审被判故意伤害罪,处无期徒刑。此一判决引发了社会公众的强烈批评。二审改判,以存在防卫过当、被害人过错等事由对于欢减轻量刑,被认为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本文将此案置于中国历史文化及现实语境中,试图揭示法官在处理于欢案时面对的困境及其深层原因,以及法律回应民意的限度。本文主要围绕...

  • 中国反贿赂刑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一个比较分析

    作者:梁根林 刊期:2017年第04期

    贿赂是最典型、最严重、最频发、社会关注度最高的腐败犯罪。通过梳理三十多年来我国反贿赂刑法变迁的轨迹和脉络,一方面,可以发现我国反贿赂刑法初步实现了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对接,但也存在严重错位;另一方面,则应当承认我国反贿赂刑法特别是受贿罪罪刑规范发生了由“严而不厉”到“厉而不严”的结构性变异,致使刑法的解释与适用面...

  • 政体变化与宪法修改:监察委员会入宪之讨论

    作者:马岭 刊期:2017年第04期

    政体变化是指政体中的基本板块和非基本板块发生变化,又有板块的增减和大小调整之分。政体变化一般应以修宪为前提,但修宪不一定都涉及政体变化。我国1954年《宪法》后政体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但有过多次板块的增减和调整,涉及修宪的有四次(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2004年宪法修正案)。设立监察委员会是在我国政...

  • 试论监察委员会之调查权

    作者:郑贤君 刊期:2017年第04期

    监督公职人员依法履职,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下人民民主主义本质之所在。监察委员会在宪法上的性质和地位有四种观点:民意机关(政权机关)、治权机关、准司法机关、法治机关,本文认为其介于民意机关与司法机关之间,属于政法机关。政治性是指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统一,负有督察谏责官员之职;法律性是指其可运用刑事司法手段予以调查侦讯。鉴于...

  • 法律经济学视野中的公司资本制度改革——聚焦中小微企业

    作者:桑本谦 刊期:2017年第04期

    2013年公司资本制度改革之所以未出现许多学者担心的后果,是因为改革之前这些后果就已经出现。受阻于预算、编制和技术等多重约束,执法机关实际上不具备对中小微企业进行资本监管的能力,资本欺诈行为早已泛滥,监管流于形式。因而,2013年改革实际上是对监管失灵的常态应对,针对徒劳无益的资本监管,改革至少节省了监管的执法成本以及应对监...

  •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非公权说”检视

    作者:巩固 刊期:2017年第04期

    公权与私权是法权属性的基本界分,不能含糊,无法折中。近年,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相关理论在否认该权的纯粹私权属性方面取得共识,是一大进步,但对该权的公权属性认识仍不够坚决和彻底。相关理论要么在把该权定性为私权的前提下主张如对待公权般的严格限制,要么把私权内容与公权内容强塞入一个权利概念之下形成无所不包的“超级所有权”,要...

  • 法律诗画

    作者:王人博 刊期:2017年第04期

    桃花源的人口不在武陵河上游的漩涡。

  • 保障与规范:《人民警察法》修法建议——公安机关干预民间纠纷合法性探究

    作者:于安 刊期:2017年第04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本栏目简称《人民警察法》)1995年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同年付诸实施。在过去20多年里,尽管与《人民警察法》密切相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本栏目简称《刑事诉讼法》)在1979年颁布以后,经过了1996年和2012年两次大的修改,但人民警察法并未进行相应修改。自2014年起,公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