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刊

中国医刊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e

杂志简介:《中国医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942/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党为人民谋健康的100年、述评、专家论坛、指南与共识、综述、论著、教学与管理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8-1070
国内刊号:11-3942/R
全年订价:¥ 292.80
创刊时间:1951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46
复合影响因子:1.99
总发文量:5355
总被引量:34106
H指数:46
引用半衰期:3.9684
立即指数:0.0815
期刊他引率:0.9544
平均引文率:6.8119
  • 心房颤动治疗进入新时代

    作者:马长生; 郭雪原 刊期:2015年第10期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全球房颤人数估计为3350万人,且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预计2060年房颤患者的例数将再增加2倍[1,2]。虽然治疗手段不断进步,房颤的危害仍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全球疾病负担2010研究显示,1990~2010年,全球房颤相关死亡率增加2倍[1]。英国牛津血管研究数据显示,20余年间80岁以上房颤患者卒...

  • 抗心律失常药物再评价

    作者:刘启明 刊期:2015年第10期

    自1918年奎尼丁首次应用于临床以来,抗心律失常药物(antiarrhythmie drug,AAD)使用已近百年,目前仍用于临床的AAD已达二十余种。在过去的20年间,即使射频消融术、埋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等新型治疗方式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对多数心律失常患者而言,药物治疗仍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

  • 新型口服抗凝药治疗心房颤动

    作者:陈松文; 刘少稳 刊期:2015年第10期

    脑卒中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最危险而严重的并发症,抗凝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是房颤的三大治疗原则之一。华法林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应用于预防房颤血栓栓塞事件,其疗效可靠,但是治疗窗窄、起效慢、药物及食物影响因素多、需定期使用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监测抗凝强度等因素导致其在临床上的应...

  • 慢性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评价

    作者:光雪峰; 李绍龙 刊期:2015年第10期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近十余年,导管消融治疗房颤取得了较大进展,已成为心律失常领域临床实践和研究的重点。2014《AHA/ACC/HRS房颤指南》将房颤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长程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以及非瓣膜疾病相关的房颤5类,将非瓣膜疾病的房颤单独列出,为的是瓣膜和非瓣膜相关...

  •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

    作者:刘新民; 董建增 刊期:2015年第10期

    血栓栓塞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严重并发症,左心耳是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的主要部位。口服抗凝药物一直是房颤患者预防血栓栓塞的主要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口服抗凝药物存在依从性差、增加出血风险和需要长期服用等弊端。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术后无需长期抗凝等优点,正成为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新选择。1心房颤动的治疗现...

  • 基因技术在儿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师晓东; 李娟娟 刊期:2015年第10期

    从事儿科专业的医生都熟知,儿科疾病的特点是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较成年人多,但不论哪类疾病都与基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先天性疾病与遗传性疾病自不必提,就感染性疾病而言,同样的病原感染,有的患儿表现轻微,有的患儿十分严重,以致危及生命;同样的疾病,不同个体对同样的治疗方案反应不同,这些都可能是个体基因差异造成的。疾病...

  • 防治糖尿病的重要问题

    作者:何秉贤 刊期:2015年第10期

    国际上有报告中国人40岁以后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分别为10.7%和19.0%[1];国家心血管中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年中国慢性病调查显示,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男性12.1%、女性11.0%)[2]。这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估计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将近1亿。

  • 持续性房颤经皮左心耳封堵临床病例治疗分析

    作者:刘小慧 刊期:2015年第10期

    1病例简介患者,男,80岁。入院前1年因"脑梗死"在外院就诊查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无心悸、胸闷等不适。治疗好转出院后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出院2天后因"脑出血"再次入院,且住院期间曾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经治疗好转出院,多次查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均提示"心房颤动"。

  • 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感染

    作者:杨爱君 刊期:2015年第10期

    肺炎链球菌性疾病包括非侵袭的黏膜性疾病和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疾病。肺炎链球菌可定植于正常人的鼻咽部,并可由此直接侵入中耳、鼻窦、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等,引起黏膜性疾病;也可经血流播散,入侵原本无菌并与外环境无直接相通的器官组织,引起菌血症、脓毒症、脑膜炎、菌血症性肺炎,以及脓胸、心内膜炎、心包炎、腹膜炎和骨关节炎等,即侵袭性肺炎链...

  • 2014AHA/ACC/HRS房颤管理指南解读

    作者:蒋晨阳; 王云鹤 刊期:2015年第10期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至今其机制仍未完全明确。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更多循证医学证据的出现,人们对房颤的认识和治疗策略在不断更新。2014年,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CC)/美国心律学会(Heart Rhythm Society,HRS)了新的房颤患者...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抑郁的生物标志物相关研究

    作者:窦静波; 杨汀 刊期:2015年第10期

    焦虑、抑郁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最常见的心理并发症,目前对其的诊断主要靠临床症状结合心理问卷,而COPD患者的呼吸系统症状易与心理问卷中的一些症状相混淆,导致心理症状长期被呼吸症状所掩盖,延误早期诊治。国内外研究者一直致力于通过血液检测寻找COPD合并焦虑、抑郁可能的生物标志物,探讨发病...

  • 尼古丁在肺癌研究中的新进展

    作者:李钊; 许斌斌; 刘思达; 韩玉栋; 秦雄; 林强 刊期:2015年第10期

    吸烟会增加癌症患者治疗失败率,降低患者的生存率。尼古丁是烟草烟雾中的7000多种化合物之一,是成瘾相关的主要化学成分。尼古丁及其代谢产物能通过促进细胞增殖、血管生成、浸润,上皮细胞间质样转化及促肿瘤生长相关的自分泌循环来促进肿瘤的生长。此外,尼古丁会降低化疗和放疗等传统癌症治疗的疗效。其常见机制是通过激活乙酰胆碱受体和β-肾上...

  • 儿童泌尿系感染的诊疗

    作者:韩伟娟; 杨爱君 刊期:2015年第10期

    泌尿系感染是儿童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未及时治疗可导致肾瘢痕、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且常提示有泌尿系畸形等基础疾病。针对于此病的临床诊疗,仍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结合近些年来的儿童泌尿系感染的诊疗常规以及临床、基础研究,从泌尿系感染的流行病学、诊断、治疗以及预防上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和阐述。

  • 小儿食物过敏与哮喘的联系与进展

    作者:左力 刊期:2015年第10期

    食物过敏与哮喘是小儿最常见的两种过敏性疾病。近年来,两者的发病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一旦发病将会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两者的病生理联系十分复杂,但存在交叉、重合部分。了解其致病机制可为制订治疗方案、发明全新疗法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将从致病机制与现阶段的治疗进展两方面对小儿食物过敏与哮喘的联系进行简要综述。

  • 癌抗原125在常见非恶性呼吸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何彦侠; 薛兵; 赵淑敏 刊期:2015年第10期

    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是一种大分子糖蛋白,最初被人们认识为产生于卵巢上皮细胞并应用于卵巢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CA125不仅可以在卵巢、输卵管上皮细胞及子宫内膜表达,还可以在胸膜、心包、腹膜产生,此外,正常人的气管、支气管黏膜上皮、肺癌细胞亦可表达CA125。随着对CA125更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