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中国新生儿科 早产儿假丝酵母菌败血症时血小板的变化 【正文】

早产儿假丝酵母菌败血症时血小板的变化

作者:花少栋 王瑞娟 黄捷婷 吴志新 刘秀香 封志纯 北京军区总医院八一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 100700 山东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
败血症   白假丝酵母菌   血小板   婴儿   早产  

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假丝酵母菌败血症时血小板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在本院住院的假丝酵母菌败血症早产儿的临床表现,比较患儿入院时、发生真菌败血症时、抗真菌治疗2周后3个时间点的血常规特别是血小板的变化和C反应蛋白(CRP)变化。结果白假丝酵母菌败血症13例,滑假丝酵母菌败血症11例。24例患儿发生假丝酵母菌败血症时与入院时比较,WBC(×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4.3)比(8.6±2.9),P〉0.05]。PLT(×109/L)降低,CRP(mg/L)、血小板平均体积(MPV,fl)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升高[PLT:(99.8±49.1)比(197.0±62.8),CRP:(29.3±34.5)比(2.7±3.4),MPV:(12.3±0.9)比(11.1±1.1),PDW:(17.6±3.2)比(13.6±2.7),P均〈0.05]。滑假丝酵母菌组发生败血症时PLT明显低于白假丝酵母菌组[(73.0±40.9)比(122.5±44.8),P〈0.05],其余血常规指标在3个不同时间点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真菌败血症时血常规变化最明显的指标是PLT降低,与白假丝酵母菌败血症相比,滑假丝酵母菌败血症PLT降低更明显,分析PLT可辅助指导真菌败血症的诊断和早期经验治疗。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