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评论

中国图书评论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China Book Review

杂志简介:《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035/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新闻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新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本期导读、阅读地图、社会关注、特约书评人专栏、冷眼、学术书评、书界观察、读家有方、书评空间

主管单位:中国图书评论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社
国际刊号:1002-235X
国内刊号:21-1035/G2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新闻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3
复合影响因子:0.13
总发文量:2922
总被引量:3602
H指数:18
引用半衰期:5.6
期刊他引率:0.9884
平均引文率:2.6582
  • 2019年6月“中国好书”

    刊期:2019年第08期

    《大国新征程: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张占斌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推荐理由】本书立足于大国新征程、奋斗新时代的宏大时代背景,着眼“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全面阐释了中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并从发展理念、重大任务、主攻方向、科学布局、改革重点等方面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分析,清晰勾画了一幅新时...

  • 身份政治与公民政治

    作者:刘擎 刊期:2019年第08期

    近年来欧美政坛充满喧嚣与争斗,严峻的社会经济不平等伴随着激烈的文化冲突,导致族群分裂、政治极化和党派对抗的趋势日益恶化。这一现象正在挑战西方自由主义民主理论所期许的理想:在统一的政治规范与机制中,有效地包容并安置现代社会的多样性差异。

  • 德勒兹,抑或拉康——身份政治的僵局与性差异的两条进路

    作者:吴冠军 刊期:2019年第08期

    序曲:2018,性别话语的两场浪潮2018年,国内关于性别的公共话语,前后有两次大的浪潮,并且有意思的是,这两个波澜壮阔的浪潮,恰恰从两个全然不同的方向涌出。第一个浪潮的关键词,自然是“米兔”。从2018年年初开始,因好莱坞著名编剧人哈维·韦恩斯坦性骚扰事件(2017年10月)而触发的社交媒体运动蔓延到中国,引发了同样声势浩大的“米兔”(“me too”...

  • 她到底想怎样?——评张念《性别之伤与存在之痛》

    作者:赵千帆 刊期:2019年第08期

    对女人特质的颂扬包藏着对所有秉承这种特质的人们的侮辱。——阿多诺《最低限度道德》提防那些令人陶醉和迷离的疼痛……人们所施加的疼痛,比他们所遭受的疼痛更实在。——尼采《晚期笔记》一“你到底想怎样?”——常规异性恋关系中男女发生争执时常常出现的这个经典疑问句,标示着故作镇定的男人惯用的一个防守姿势。

  • 现代性:理解极权主义起源的另一个视角——重读《极权主义的起源》

    作者:张虹 刊期:2019年第08期

    自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起,极权主义的研究成为政治、宗教、社会、文化、哲学领域一个重要的方面。作为极权主义研究的代表人物,尽管阿伦特对极权主义的研究受到一些质疑和批评,但其对现代性的深刻批判[1],为思考极权主义的起因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宽阔且内敛的视角。

  • 用薪火之光,照亮世界更多角落——2018年度中国内地文化研究类图书盘点

    作者:曾瑾; 胡疆锋 刊期:2019年第08期

    中国内地2018年出版的文化研究类图书,既有重返文化研究之初的经典译介,也有对当下的学科话语阐释,同时包含基于中国语境所展开的具体个案研究。本文主要从经典回顾与学科再阐释、重要思想家理论导读、热点话题与现象研究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盘点和梳理。

  • 思想的回声——评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回忆录《椰壳碗外的人生》

    作者:萧莎 刊期:2019年第08期

    印度尼西亚和泰国虽然分属不同语系,文化迥异,但是民间却流传着同一个说法:一只青蛙从孵化便生活在半个倒扣的椰壳下,一辈子不曾跳出来,它就会相信这个椰壳碗就是全世界。椰壳碗内的青蛙,作为印尼和泰国俗话中的共同意象,讽喻的是某种常见的刻板人格和贫乏人生:心胸狭隘、故步自封,一生画地为牢、坐井观天而不自知,还处处自以为是、扬扬自得。

  • 作为符码的影像——艾柯影像三重分节理论评析

    作者:沈钰扉 刊期:2019年第08期

    麦茨于1964年发表的长篇论文《电影:语言还是言语?》,标志了电影符号学的问世,同时对以安德烈·巴赞为首的电影影像本体论发起了挑战。引入了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麦茨将电影视为一个闭合的整体,以“大组合段”对其进行内部的切分。

  • 谈赛博文化的“边界”意味

    作者:郝靓 刊期:2019年第08期

    作为互联网通信技术与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碰撞之下的产物,“赛博文化”已逐渐从亚文化领域跻身主流文化领域,最终成为当今时代中的一个绕不开的重要命题。赛博文化究竟是什么?基于“赛博”与“文化”两个关键点,可以发现来自“文化构成要素”复杂性与“赛博技术发展”动态性的双重阻力使这个问题的解决显得困难重重。

  • 刘庆邦文学世界的焦虑底色

    作者:陈颖; 张祖立 刊期:2019年第08期

    刘庆邦的小说往往潜隐着一种焦虑情绪,从而形成一种特别的叙事模式,增厚了作品内涵,这对当代工业题材小说创作应该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焦虑,是人类面对现实的潜在挑战或威胁应激而生的基本情绪反应,是一种交织着恐惧、羞愧、不安、忧虑、紧张、内疚、焦急、兴奋等感受,不稳定的、具有多种表现形态的复杂心理状态。

  • “街头”的现实主义

    作者:赵乔 刊期:2019年第08期

    街头/街道(street)乃是社会空间的经纬,既构成社会空间本身,又制造了社会空间的区隔,同时,街头又是每个人日常生活经验中不可剥离的一部分,于是,无数凝视的眼光投向街头,社会学家的、电影导演的、饶舌歌手的、文学家的……街头以不同的方式被呈现,也就拥有了不同的意义。《街道江湖》正是一本书写街头的小说,小说对街头的呈现方式以及作者王占黑...

  • 有生态的农业,才有生态的文明

    作者:田松 刊期:2019年第08期

    蒋高明以十年之力,以弘毅生态农场为基础,建构了一套完整的生态农业体系,包括作物种植、禽畜养殖、园林树木等;并从农业延伸到农民、农村,提供了一个解决三农问题、振兴乡村的完整方案;同时,为生态文明开辟了一个可行的入口,一条可行的道路。

  • 熊十力文化思想研究的力作——读牛军著《熊十力文化思想研究》

    作者:邢建昌 刊期:2019年第08期

    在现代新儒家代表性人物当中,熊十力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作为现代新儒学的奠基人,熊十力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融汇西方现代文化,打通儒佛,辟空立论,创建了“新唯识论”学思体系。他的“体用不二”“返本开新”之论,深深影响了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等人。时至今日,熊十力极富原创性的思想依然为学界所关注。

  • 深刻阐释“南海更路簿”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评《南海更路簿——中国人经略祖宗海的历史见证》

    作者:李文化 刊期:2019年第08期

    南海更路簿是以中国海南岛渔民为主在千百年的渔业生产实践中发明和创造的。直到20世纪50年代,更路簿才逐渐引起国人的关注,并进入学界的视野。海南大学从事海南历史文化研究的周伟民、唐玲玲教授的《南海天书》[1]对已发现的更路簿进行了汇编及注译,并从更路簿的文化背景、更路簿学科发展等方面对南海更路簿进行诠释,被公认为是研究南海更路簿...

  • 《可惜风流总闲却》:给你一个“与众不同”的宋朝

    作者:马彧 刊期:2019年第08期

    最早读到赵允芳写的《可惜风流总闲却——王安石和他的朋友圈》一文,是在现代出版社出版的“语之可”系列图书中的第一辑的第一部,便用了赵允芳的这一篇名来命名。后来,在这个系列中又读到了她写苏辙和宋徽宗等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