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石化

中国石油石化杂志 部级期刊

China Petrochem

杂志简介:《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4853/Z,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石油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石油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论坛、封面故事、随笔、视点、观察、专題研究、话题、报道_开发、报道_环保、报道_炼化、报道_销售、报道_党建、报道_文化、报道_一线_一...

主管单位: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国际刊号:1671-7708
国内刊号:11-4853/Z
全年订价:¥ 552.00
创刊时间:1998
所属类别:石油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4
总发文量:10443
总被引量:2009
H指数:8
立即指数:0.0021
期刊他引率:1
  • 缺口之过与企业之功

    刊期:2010年第11期

    石油供应的缺口仍在加大,5月25日中国石化联合会的报告显示,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一季度提高至54.52%,这是自去年51.5%的原油对外依存度以来的又一纪录。2009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首次超过50%的心理防线。

  • 《油价背后的美国推拿术》一文鞭辟入里

    作者:张凤春 刊期:2010年第11期

    读了贵刊2010年第7期刊登的《油价背后的美国推拿术》一文,最大感触是此文鞭辟入里,对作者的精准分析表示由衷的赞赏。油价是牵动油品经销商和消费者最敏感的神经。特别是随着国际原油价格频繁震荡,进而导致国内成品油价格也相应涨落调整的定价“新规”的实施

  • 从《祭旗》体会“说”的学问

    作者:大风 刊期:2010年第11期

    贵刊今年第8期刊发的《资源税:别拿石油来“祭旗”》,是一篇摆事实、讲道理的好文章。近几年,明眼人会看到,石油行业日子“不好过”,拿这个行业说事的人很多,石油行业几乎成为众矢之的。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骂”石油行业的人,差不多都是对这个行业了解不多的人。

  • 宏观动态

    刊期:2010年第11期

    国务院:新疆率先进行资源税费改革 5月17日,国务院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出,在新疆率先进行资源税费改革,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对新疆困难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十二五”期间新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比“十一五”期间翻一番等。

  • 公司活动

    刊期:2010年第11期

    中国石油拟购买母公司海外资产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公司计划在今后10年里耗资600亿美元来收购海外资产。包括从母公司中国石油集团购买海外资产来扩大其海外油气储量。据了解,去年,中国石油收购了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中亚地区国家的炼油厂和石油储量。

  • 勘探开发

    刊期:2010年第11期

    辽河油田将开始大规模化学驱、调驱实验 中国石油5月13日表示,辽河油田即将开始的首次大规模化学驱、调驱实验目标已确定。实验将开展稀油、高凝油、常规稠油化学驱和调驱13个区块,储量规模近亿吨,恢复生产能力120万吨,为辽河油田千万吨以上规模稳产提供技术支撑。

  • 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考察中国海油控股的电池公司

    刊期:2010年第11期

    5月22日,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考察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拓展中美两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是骆家辉此次访华的主要目标。对此,我国商务部官员表示,因清洁能源投资额通常很大,且具长期性、延续性等特点,因此,若美国不能在放宽对华出口管制方面做出实质性推动,将会成为中美在清洁能源和其他领域加强合作的障碍。

  • 炼油化工

    刊期:2010年第11期

    2020年新疆炼油能力达3000万吨/年 中国石油5月21日表示,未来10年,将继续加大新疆投资力度,计划到2015年油气当量达到5000万吨,炼油能力达到2600万吨/年,到2020年油气当量达到6000万吨/年以上,炼油能力达到3000万吨/年,并力争油田持续稳产20年。

  • 销售市场

    刊期:2010年第11期

    中国石化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1.7%。该公司表示,今年将继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优化炼化装置布局,增产高附加值产品,做强营销网络。通过科技创新推进清洁能源生产和新能源研究开发,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 工程建设

    刊期:2010年第11期

    中国石化天津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开工 5月中旬,中国石化天津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工程正式开工,基地规划库容320万立方米,预计两年时间建成。建成后将满足以京津冀为核心的华北地区不断增长的石油资源需求,保障国家石油安全。

  • 跨国公司

    刊期:2010年第11期

    沙特阿美寻求合作伙伴建造天然气厂 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日前邀请基地设在沙特的公司开始资格鉴定过程来竞争建造瓦西特天然气厂和谢巴天然气厂的协议。瓦西特天然气厂建成后将是沙特阿拉伯最大的天然气厂,具有日处理25亿立方英尺天然气的能力。

  • 韩国蔚山石油储备基地竣工 确保世界顶级水平的能源安全

    刊期:2010年第11期

    5月19日,石油储备能力达650万桶的韩国蔚山石油储备基地举行了竣工仪式。至此,韩国政府1980年起分三阶段推进的石油储备基地建设计划已全部完成,由此该国确保了1.46亿桶的石油储备能力。韩国总统李明博表示,通过蔚山石油储备基地的竣工,韩国已确保了世界顶级水平的能源安全。

  • 国际动态

    刊期:2010年第11期

    国际能源机构降低全球原油需求预测 由于欧洲债务危机可能影响世界经济前景,进而削减能源需求,国际能源机构将今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下调22万桶,至8640万桶。目前,欧元区财长们正努力确保希腊债务危机不会蔓延到其他欧元区国家。

  • 石油巨头与地炼的“孩子游戏”

    作者:汪雷 刊期:2010年第11期

    4月底,两大石油巨头要求决策层中止原油进口多元化的改革推进,不允许进口原油直接供给地方炼厂。他们是的理由是一旦地炼摆脱了两大对其油源的控制,将会出现大规模兴建的局面。这自然不利于节能减排。此外,多个企业同时到国际上进口原油会抬高国际油价,重蹈铁矿石的覆辙。

  • 勿让碳减排的全球化影响贸易全球化

    作者:林伯强 刊期:2010年第11期

    二氧化碳的气候变化影响是全球性的,在哪个国家的排放没有区别。但是,发达国家如果不兼顾不发达国家的产出和能源效率,全球贸易可能导致更多的碳排放。 发达国家会采取的对策可能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通过技术和资金援助。第二,通过碳交易,支持发展中国家进行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