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hinese Calligraphy

杂志简介:《中国书法》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136/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学术_蔡襄书法研究特辑文丛、经典_蔡襄书法研究特辑、学术_访碑、学术_美学、学术_史论、学术_考证、学术_简牍研究、学术_论坛、创作_展...

主管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书法家协会
国际刊号:1003-1782
国内刊号:11-1136/J
全年订价:¥ 820.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07
复合影响因子:0.1
总发文量:8849
总被引量:2190
H指数:8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0.6676
  • 构建与阐释:中国古典书论体系在唐代的形成

    作者:朱天曙 刊期:2019年第14期

    中国古典书论在汉魏六朝时期奠定了基本门类和基础,唐代时得到极大发展,从印象式的描述转向对书法笔法和精神具体而深入的讨论,形成了包括技法、审美、人文、哲学四个方面内容的完整系统,中国古典书论体系在这一时期完全形成,且唐以前的书法文献也得到了保存。本文从唐太宗与王羲之经典地位的确立、李嗣真与"逸品"的提出、《书谱》和张怀瓘书论...

  • 地域、时代与书风选择——药王山北魏造像题记类型特征与成因考论

    作者:何慧斌 刊期:2019年第14期

    对陕西铜川耀州药王山北魏时期的碑刻造像题记的整理归置始于清代后期,佛道造像的图式与内涵,集中反映了此地在北魏时期多元的宗教信仰与民族融合的趋势。与"平城体""洛阳体"不同,受地域、时代和宗教等因素的重叠影响,药王山北魏造像题记书法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本文以书法审美本体为切入点梳理药王山造像题记书法的风格类型,并对其成因予以...

  • 试论药王山北朝造像碑题记的风格特征

    作者:雷雨 刊期:2019年第14期

    药王山北朝石刻造像记是北朝石刻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处渭河北岸,与北魏时期的官方书风"平城体""洛阳体"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同时又有着其所处地域导致的书体的自然演变以及南北书风融合带来的渭北地区楷书的新发展。本文从药王山北朝造像记的时代书风入手,分别解析了药王山北朝石刻造像记的刊刻基础、药王山北朝造像记的风格特征以及药王山...

  • “长安书风”艺术形式特点刍议——以《姚伯多造像碑》为例

    作者:解安宁 刊期:2019年第14期

    于右任将《姚伯多造像碑》与《广武将军碑》《慕容恩碑》并称"三绝"。《姚伯多造像碑》书风自然质朴充满天趣,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日本书家关野雄称其为"一种罕见的楷书"。《姚伯多造像碑》书法"平画宽结",与平城时期、洛阳时期的书法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着地域特色,本文以《姚伯多造像碑》为例,对相关学者提出的"长安书风"的艺术形式特点作进一...

  • 论药王山北朝造像记书法的经典化——以《姚伯多造像碑》为中心

    作者:王学强 刊期:2019年第14期

    自现代以来,药王山造像记书法逐步为书坛所关注,最终成为书法经典谱系中的重要成员。本文从经典化途径和经典意义两方面考察药王山造像记书法的经典化过程,这既有利于开掘其书法价值,也可以启发学术界重新思考书论领域的重要问题,为书法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 药王山北朝造像碑的碑学审美形态演进

    作者:彭砺志 刊期:2019年第14期

    近代以来,以药王山碑林为代表的渭北地区北朝造像碑群陆续出土和发现,其"新体异态"为清代以来碑学"新理"的最后完结提供了有力新证。至此,康有为鼓吹的"穷乡儿女造像"的真正形态昭然若揭。原来康氏所言"碑学"之"碑",是接近书法审美的理论概念,属西方审美形态中"壮美""崇高"的范畴,而关中地区造像碑则是对其中"拙丑"审美形态的肯定和表达。造像碑...

  • 从《吴洪标造像碑》等探秘药王山北魏石刻书法之美

    作者:王智杰 刊期:2019年第14期

    本文通过对药王山《吴洪标造像碑》《夫蒙文庆造像碑》《仇臣生造像碑》《俊蒙氏合邑三十一人造像碑》等四通典型北魏造像碑刻进行分析,认为药王山代表性北朝碑刻,除具备魏碑书法的共同特征外,还有着厚重质朴、遗貌取神、生动自然、格调平和、刚中带柔等独特审美内涵。

  • 药王山北朝造像碑刻书法选

    刊期:2019年第14期

  • 长沙尚德街东汉简与东汉后期墨书研究

    作者:王晓光 刊期:2019年第14期

    本文重点介绍新出土长沙尚德街东汉简牍,分书体分析该简墨书特征,将其与另外几例近年新发现的东汉简及吴、晋简略做比较,探讨这些简牍中多体并存、特别是新体(今草、今楷、行)居于书写主流的社会书写实况,考察它们所呈现的书写技术在后汉魏晋书法发展中的意义,并阐述东汉书刻在书史上的价值。

  • 从英藏S.2711号等佛教写卷看吐蕃时期写经机制

    作者:吕丽军 刊期:2019年第14期

    英藏S.2711《金光明寺写经人名》、S.7945《僧俗分团名簿》等几件写卷是唐代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关于抄写佛教经卷制度的真实记录,本文以这几件表面看似不相关的经卷为研究对象,通过探寻其内在联系,为无纪年的写卷确定书写时间,同时梳理出吐蕃官方写经生群体及写经的运行机制和流程。

  • 《宣和书谱》之“吴通玄”及相关问题辨正

    作者:黄修珠 刊期:2019年第14期

    吴通玄与其兄吴通微于唐贞元中时期相继为翰林学士,皆有时名。吴通玄(?—七九二)仅以文章显,不闻善书。吴通微(生卒不详)善书,流传可征,长于楷、行,习王羲之。先是《新唐书·吴通玄传》将吴氏兄弟行次易位,后《宣和书谱》承其谬,又误解其中的相关内容,因此将吴通玄列入书家传,而不具载吴通微,显误。吴通微是唐代院体书的代表人物,被后世认作院体...

  • 明中期书法审美风尚略论

    作者:刘元良 刊期:2019年第14期

    明中期是明代书法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节点,它处于书法的复古与变革时期,一方面延续了前人的复古思想,另一方面也在复古的基础上有所新变。在复古与新变的思想指导下,明中期的书法有着自己的显著特色。这个时期的书法以魏晋书法为取法对象,在风格上以风韵和妩媚为主,推崇古雅与才学并重的书法观,同时又表现出反叛的一面,这为明末的浪漫书风的形成...

  • 简论吕碧城书法艺术风格及成因

    作者:刘兴 刊期:2019年第14期

    吕碧城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杰出的女词人,也是中国女权运动的先驱,亦是最早担任编辑记者并游历欧美的新女性。清末民初,正值社会变革时期,作为一名传奇女性,在文学、女权、佛教等方面卓有贡献,在书画艺坛上也颇有名气,堪称巾帼英豪。本文主要阐述吕碧城的生平及书法艺术风格和特色,并结合晚清民国整体书风、个人素养、中西文化熏陶融合、"慈悲为...

  • 敦煌本《佛藏经》断代考

    作者:曾少林 刊期:2019年第14期

    敦煌本《佛说佛藏经卷第一》保存良好,书法精美,已刊印出版多次。因其保存、流传等多方面的原因,记载年代、书者的跋记已佚失,致使其成书年代众说纷纭。本文依据写本文字、书法及写本背面内容等信息,并参照其他敦煌写本,综合分析并重新推断其大致书写年代。

  • 《墨缘汇观》“续录”研究

    作者:李万康; 高泽婷 刊期:2019年第14期

    《墨缘汇观》是清初鉴藏家安岐编撰的一部书画著录,有"续录"两卷,其中著录的作品真伪杂糅。本文认为,"续录"所著录的书画,多是安岐编写《墨缘汇观》时拣定剩下的作品,由安岐从子安元忠整理编写。安元忠编写"续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记录安岐曾经过眼的作品。在整理编辑之时,他并未仔细检阅《墨缘汇观》,使得"续录"著录作品与《墨缘汇观》提及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