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

中国青年杂志 部级期刊

China Youth

杂志简介:《中国青年》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2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001/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封面人物、特别报道、专题、人物、文化、生活、共青之声、精神家园等

主管单位:共青团中央委员会
主办单位:共青团中央委员会
国际刊号:1002-9532
国内刊号:11-1001/C
全年订价:¥ 460.00
创刊时间:1923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11443
总被引量:252
H指数:3
  • 青岛:一座"懂你"的城市

    作者:皮钧 刊期:2019年第14期

    每个城市都是美丽的,但不是每个城市都是懂你的。只有懂你的城市,才能真正吸引到青年人青岛,正是一座“懂你”的城市。她懂得,青年选择你,不是来养老,而是来备斗、来创业的。你的过去不是青年人最关注的,你的未来才是青年人关注的重点。一个城市是否值得“冒险”,直接决定了青年人的“眼缘”。

  • 青岛:百川归海英才汇青--新时代中国青年成长与青岛发展调研专题

    作者:陈敏 刊期:2019年第14期

    “五月的风”是流动的诗句,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钢质城市雕塑。它坐落在青岛“五四广场”,背靠大海,面对园林,耀眼之红螺旋攀升,似猎猎作响。当人们徜徉在广场,回忆青岛百年,从“”的发源地,到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的战略要冲,不禁感叹:这座城市如何能在历史长河中锻造现代性的质感?无疑,青岛是娴静诗意的。

  • 投资年轻人,就是投资未来--在2019全球(青岛)创投风投大会上的主旨演讲

    作者:王清宪 刊期:2019年第14期

    2018年6月,就是在我们所在的青岛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主持了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并视察山东和青岛;今年4月23日,总书记也是从这里登上军舰,出席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总书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两次来到青岛,视察山东,视察青岛。对青岛提出了“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指示要求。

  • 政策解读:青岛为青年做了什么?

    作者:董铁莹(整理) 刊期:2019年第14期

    青岛外向型经济发达截至2018年,青岛累计利用外资达到849.7亿美元,在营外商投资企业6713家,156家世界500强企业落子。与全球21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与全球98个城市建立了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在全球99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投资超过330亿美元。

  • 开放:打造国际"朋友圈"

    作者:陈敏 刊期:2019年第14期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里,作为中国首批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青岛面朝大海、因海而生,更是立于开放、因海而兴。35年前获批成立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已从籍籍无名的小渔村,成为青岛乃至全国对外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 上合示范区,跑出青岛"加速度"

    作者:陈敏 刊期:2019年第14期

    “上合组织峰会2019”召开前,塔吉克斯坦工商会副主席鲁斯塔莫娃·曼苏拉曾笑着推荐,为进一步促进区域经贸合作,“中亚国家适宜仿效青岛建设上合示范区”。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18年前成立,现已吸纳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8个成员国。

  • 培植国际化人才的留"青"基因

    作者:董铁莹 刊期:2019年第14期

    2019年6月1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青年工程师刘磊撰写的《青年成长,信念做桨》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将一种全新节能建筑概念——“被动房”向读者娓娓道来。这项适应新旧动能转换和绿色低碳可持续要求的新技术,在适应本土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难题,刘磊团队的每个年轻人都干劲十足,主动挑起这项重担,最终主导建成了亚洲体量最大、功能最复杂的...

  • 现代:聚焦"海洋战略""青岛制造"

    作者:徐吉鹏 刊期:2019年第14期

    国盛之基,在于制造;制造之兴,在于强基。城市发展亦如此。拥有近百年现代工业基因的“青岛制造”,已建立起门类较齐全的制造业体系,孕育出了一批世界级品牌,并在家电制造、海洋制造等领域形成一定优势。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世界每一个角落,全球制造业进入了加速演进与变局的时代。

  • 青岛蓝谷:凝望无尽深蓝

    作者:彭姝疑 刊期:2019年第14期

    从市南区的五四广场站,坐一段2号线,再换乘被誉为“青岛最美地铁线”的11号线,一路将窗外大片大片的葱茏甩在身后,不出半小时,就来到了崂山北麓、黄海之滨。刚下过雨,空气仿佛都是蓝色的,而这里也有一个同样纯净的名字——青岛蓝谷。

  • 专家学者支招海洋科普:让更多年轻人亲海、爱海、知海

    作者:董铁莹 刊期:2019年第14期

    琴岛夏意浓,问海正青春。6月19日,一批从事海洋科普、海洋教育和海洋文化传播的专家学者齐聚美丽的青岛鳌山,参加由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青岛蓝谷管理局联合举办的海洋文化建设论坛,专家学者们以“加强海洋文化建设”为主题,围绕“海洋科普文化建设”“新闻宣传渠道拓展”等议题展开了研讨。

  • 青岛高新区:"智能"动力,抢占技术发展高地

    作者:董铁莹 刊期:2019年第14期

    《中国青年》记者在青岛调研期间,反复听到一种说法:知名企业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是至关重要的。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出现在哪里,更多年轻人就会选择去哪里。而在青岛高新区,我们看到了华为青岛智慧云小镇、腾讯双创小镇等一大批知名互联网企业在高新区落地,随之带来的是年轻人和科技动能的双集聚。

  • 工匠李文龙:不来青岛,我可能会默默无闻

    作者:郝志舟 刊期:2019年第14期

    提到青岛,李文龙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一个“家”字,“不只是我家庭的‘家’,也是我们公司的‘家’。”李文龙是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总装分厂的一名青年技工,从事高速动车组车辆组装工作已经有十余年的时间。

  • 北航青岛研究院:用好人才"存量",激活人才"增量"

    作者:王超 刊期:2019年第14期

    三年前,崂山区松岭路393号还不为人知。如今,这里被称为“北航青岛硏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令人瞩目的一片创新技术研发高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三年来,研究院从无到有,一个个平台规划、建设、启用,一个个项目酝酿、签约、落实;一项项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 智能控制:让工艺过程更完美

    作者:徐吉鹏 刊期:2019年第14期

    徐吉鹏位于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工研院”),环境清幽、景色秀美,一幢幢园区大楼间杂着绿茵有序排列。这里是青岛市推动高科技成果进行产业转化的重要科技园区,86亩土地上,围绕仪器仪表、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方向,集聚了1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被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就有40余家。

  • 为了不让一粒废催化剂进入土壤

    作者:彭姝疑 刊期:2019年第14期

    2016年8月,最新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公布,调整新增的117种危险废物,其中明确规定“石油产品催化裂化过程中产生的废催化剂”危险特性属于“毒性”(T),属于危险废物,明令禁止大量非法排放、倾倒等处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