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肤性病学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The 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venereology

杂志简介:《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1-1197/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论著、临床经验、性传播疾病、病例报告、调查报告、中医中药、综述、基层园地、短篇、药物与临床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国际刊号:1001-7089
国内刊号:61-1197/R
全年订价:¥ 520.00
创刊时间:1989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94
复合影响因子:0.76
总发文量:5530
总被引量:32004
H指数:46
引用半衰期:4.5458
立即指数:0.0166
期刊他引率:0.9033
平均引文率:5.6349
  • 广西壮族系统性红斑狼疮与HLA—DQA1基因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栋华; 梁伶; 苏家光; 郑文军; 林有坤; 严煜林; 莫雪安 刊期:2004年第08期

    目的为了探讨广西壮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HLA-DQA1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51例SLE壮族患者和70例壮族健康人的HLA-DQA1基因进行研究.结果两组均未发现HLA-DQA1*0201,*0302及壮族健康人的DQA1*0601等位基因.SLE组DQA1*0101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RR=3.2727,x2=7.321,P=0.009),而DQA1*0104,*0301频率均显著低于...

  • HLA—DR基因与汉族寻常型天疱疮易感性及临床表型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周淑华; 林麟; 靳培英; 叶顺章 刊期: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HLA-DR位点基因在寻常型天疱疮(PV)易感性中的作用以及DR基因与PV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R)方法,对61例PV患者和57例正常对照者进行了HLA-DR等位基因的分型,并分析了DR基因在两组中的分布;对56例临床资料完整的PV患者进行了临床特征与HLA-DR基因相关性的研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V患者组DR4、DRB...

  • 婴幼儿皮肤血管瘤发生发展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研究

    作者:王康敏; 孙润芹; 黄莺; 靳耀锋 刊期:200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小儿皮肤血管瘤增生消退过程中细胞增生和凋亡状态,以探讨小儿血管瘤发生发展机理.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TUNEL检测58例不同阶段血管瘤组织中PCNA增殖指数(PI)和凋亡指数(AI).结果增生期血管瘤PI明显高于消退期,AI显著低于消退期(P<0.05).消退Ⅰ、Ⅱ、Ⅲ期PI逐渐降低,AI逐渐增高,除Ⅱ、Ⅲ期AI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组之间均有显...

  • 维A酸受体mRNA在寻常性银屑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表达水平的研究

    作者:冯素英; 林麟; 吴勤学; 周武庆 刊期: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维A酸受体(RARα、RARγ、RXRα)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用RT-PCR法对比研究了2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维A酸受体mRNA表达情况.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的维A酸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结论用维A酸治疗寻常性银屑病过程中,免疫细胞是否为维A...

  • 犬小孢子菌胞外酶活性研究

    作者:朱敬先; 胡沙沙; 高顺强; 林元珠 刊期:200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感染不同部位的犬小孢子菌胞外酶活性.方法将20株犬小孢子菌临床株按采集的部位分为头癣株和体癣株,分别进行胞外酶丝氨酸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检测.结果犬小孢子菌头癣株丝氨酸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体癣株(P<0.01),而两者的脂肪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感染部位的犬小孢子菌存在着种内差异,其致病活性有明显不同.

  • 花生四烯酸人体皮肤炎症模型

    作者:刘永生; 尤立平; 杨顶权; 马蕾; 李慧清; 许光仓; 张立新 刊期:2004年第08期

    目的建立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人体皮肤炎症模型.方法在健康志愿者前臂屈侧做0.03%AA、0.16%AA、0.8%AA、4%AA、20%AA、40%AA浓度的点刺试验,分别记录其30 min红斑面积、风团面积.结果点刺AA后5 min左右即可产生红斑、风团,大约30 min产生最大红斑与风团(个别在30~60min达最高峰),2~4 h后消退(个别在6 h后消退).炎症模型中以20%AA...

  • 原位杂交技术鉴定马尔尼菲青霉

    作者:曹存巍; 邓卓霖; 罗虹; 李佳全; 韦义萍 刊期: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原位杂交技术(ISH)特异性检测马尔尼菲青霉(Pm)感染组织标本的可行性.方法以Pm的rDNA区间种特异性序列作为特异性探针,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合成并以地高辛标记,与12例临床确诊的Pm感染组织标本中的靶DNA杂交.结果12例Pm感染标本中全部阳性,其它种属真菌感染组织均为阴性.结论ISH技术可以灵敏、特异地检测出组织中的Pm,适用于今后...

  • 咪唑斯汀治疗荨麻疹前后患者血浆中组胺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李翠华; 张弘; 焦来文; 王冬云; 彭振辉; 李政霄 刊期: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组胺在荨麻疹发病中的意义及咪唑斯汀在治疗荨麻疹中的抗组胺作用.方法采用酶免疫法测定45例荨麻疹患者在应用咪唑斯汀治疗前后血浆中的组胺含量.结果24例急性荨麻疹和2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浆中组胺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症状缓解后组胺含量下降,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急、慢性荨麻疹组胺含量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

  • 家族性与非家族性大疱性扁平苔藓临床分析

    作者:严小枫; 黄长征; 宋洁; 林能兴; 涂亚庭 刊期:2004年第08期

    目的比较家族性与非家族性大疱性扁平苔藓(BLP)临床特点的异同.方法对36例家族性BLP和21例非家族性BLP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家族性与非家族性BLP在初发年龄、病程及皮损累及范围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P均<0.01).结论与非家族性BLP相比,家族性BLP患者发病年龄更小、病程更长、范围更广、更易累及甲.遗传因素在BLP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地洛他定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作者:彭振辉; 杨闰平; 焦来文; 李翠华; 袁景奕; 李政霄 刊期: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合并皮肤划痕症的慢性荨麻疹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慢性荨麻疹8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用地洛他定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对照组单用地洛他定治疗,连续4周.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2.5%.治疗28天后两组总积分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地洛他定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满意,安全性好.

  • PUVA联合α—干扰素及氮芥外用治疗斑块期蕈样肉芽肿1例

    作者:孟繁俊; 刘跃华 刊期:2004年第08期

    患者女,45岁.全身浸润斑块、瘙痒18年,诊断为蕈样肉芽肿斑块期.采用PUVA联合α-干扰素肌注及氮芥外用治疗4周,皮损消退,留有较重色素沉着.

  • 双氢克尿噻 安体舒通辅助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赵庆利; 侠; 史飞; 冯燕君; 吴卫红 刊期:200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利尿剂辅助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接触性皮炎、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自体敏感性皮炎、郁积性皮炎的基础上加服双氢克尿噻25mg 1~2次/d、安体舒通40mg l~2次/d,并与常规治疗相比较.结果加用双氢克尿噻、安体舒通的治疗组基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利尿剂可以作为治疗具有渗出倾向的皮炎...

  • 穴位注射治疗发廊工作人员手部湿疹疗效观察

    作者:林克 刊期:200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醋酸曲安奈德两侧曲池穴位注射合用火把花根片治疗发廊及美容工作人员手部湿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5例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进行两侧曲池穴位注射合用火把花根片口服;对照组44例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进行臀部肌肉注射合用刻免胶囊口服.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为56.4%,有效率为90.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2.7%、59.1%(P均<0.01).治疗组的复发率...

  • 反相银屑病48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刚; 高天文; 刘玉峰 刊期:200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反相银屑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2年9月~2003年8月一年间的银屑病病例,对其中的反相银屑病患者的病史、临床特征和治疗经过进行分析.结果反相银屑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境界清楚的淡红至深红色斑片,有不同程度的浸润,鳞屑较少或无鳞屑;常累及腹股沟、腋窝、外生殖器、脐部等处;对以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为主的综合治疗反应良好.结论与...

  • 桂林市33例新发现麻风病人临床分析

    作者:刘正东; 全小荣; 李光萍; 蒋信年 刊期:2004年第08期

    目的早期发现麻风病,早期治疗,减少畸残.方法对1997年~2002年底以来桂林市新发现33例麻风病人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3例中有25例曾被误诊,误诊率75.76%;多菌型25例,占75.76%;畸残人数22例,畸残率66.67%.结论临床医师不能忽视麻风病,以便尽早发现病人,早期治疗,切断传播,减少畸残,以防疫情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