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麻风皮肤病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a Journal of Leprosy and Skin Diseases

杂志简介:《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7-1348/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麻风图谱、论著、临床研究、病例报告、中医中药、综述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9-1157
国内刊号:37-1348/R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山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82
复合影响因子:0.76
总发文量:4525
总被引量:15984
H指数:27
引用半衰期:4.8221
立即指数:0.0133
期刊他引率:0.8342
平均引文率:4.9509
  • 体外培养正常人黑素细胞TGF-β1及其Ⅰ型受体的表达

    作者:徐前喜; 杜娟; 朱铁君; 张建中 刊期:2006年第05期

    目的:检测TGF-β1和TGF-βI型受体在体外培养正常人黑素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黑素细胞培养技术及免疫组化技术。结果:在体外培养正常人黑素细胞中有TGF-β1和TGF-βI型受体的表达。结论:黑素细胞中有TGF-β1和TGF-βI型受体的表达,结合其他实验,提示TGF-β1及其Ⅰ型受体可能在白癜风的发病中发挥作用。

  • 丝白祛斑软膏联合口服中成药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作者:欧柏生; 刘卫兵; 陈洪晓; 楚海燕 刊期:2006年第05期

    丝白祛斑软膏(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治疗黄褐斑的唯一中成药外用药制剂,为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我科从2002年10月~2005年2月应用丝白祛斑软膏治疗黄褐斑,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 外周血不同制备法对检测两种性病患者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影响

    作者:陶娟; 涂亚庭; 陈兴平; 陈映玲; 张晓冰 刊期: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中的裂解全血法和分离淋巴细胞法对检测尖锐湿疣(CA)和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实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单色、双色和三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经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20例RGH、CA患者的裂解全血及10例RGH、CA患者的分离淋巴细胞中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0抗原、CD40OL抗原...

  • 白色萎缩1例

    作者:鲁清滨; 孙建方 刊期:2006年第05期

    临床资料 患者男,17岁。因双足踝反复发生红丘疹,溃疡,瘢痕1年余,于2004年8月就诊,皮损初起为红色丘疹,无明显不适,出现破溃,结痂.以后逐渐萎缩,形成星状白瘢反复发生,经久不愈。发病期间无特殊不适。在多家医院就诊为变应性血管炎,服用火把花根,芦丁,抗组胺等药物未见明显好转。既往史无特殊。体检:一般情况尚好,头颅五官(-)...

  • 细胞角蛋白在皮肤附属器肿瘤的表达及其诊断意义

    作者:李新功; 孙莉; 高虹; 周晓秋; 孙希印; 徐志秀 刊期: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7种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s,CK)在皮肤附属器肿瘤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9例不同皮肤附属器肿瘤进行CK7(K72.2)、CK8(C-51)、CK10(DE-K10)、CK14(LL002)、CK17(E3)、CK18(DC10)、CK19(KS19.1)标记,观察不同细胞角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模式。结果:49例皮肤附属器肿瘤中7种细胞角蛋白的...

  • 小棘状毛壅病1例

    作者:黄敏; 杨坤杰 刊期:2006年第05期

    临床资料 患者男,48岁。因背部出现点状黑色皮疹4年来诊。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于背中部出现黑色毛囊口栓塞物,无任何自觉症状,未予处理。近1年来皮疹逐渐增多,波及整个背部。既往体健,否认食物和药物过敏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患者一般情况可,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背部密集分布米粒大小黑头粉刺样皮疹,毛囊口扩...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在人皮肤血管瘤不同分期的表达

    作者:张平; 许成蓉; 毕昊 刊期: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与血管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半定量RT-PCR检测不同分期血管瘤中IGF-IR的表达水平,并与血管畸形及正常皮肤进行比较。结果:SP法和半定量RT-PCR结果均显示增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IGF-IR表达水平增高,与血管畸形及正常皮肤组织间差异显著;而消退期的IGF-IR表达水平降低与血管畸形及正常...

  • 脱敏组方抗Ⅰ型变态反应的实验研究

    作者:毕丽丽; 于业军; 刘晓萍; 王桂芝 刊期: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脱敏组方对Ⅰ型变态反应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抗Ⅰ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皮内注射抗卵蛋白的抗血清(含IgE)诱导被动皮肤过敏反应,观察脱敏组方抗Ⅰ型变态反应的作用。并以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为细胞模型,观察脱敏组方对被动致敏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结果:脱敏组方14g/ks、28g/ks灌胃均可明显抑制由卵蛋白致...

  • 微波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35例临床观察

    作者:李志红; 孙鹤春; 姜洪起 刊期:2006年第05期

    尖锐湿疣(CA)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性传播疾病。本病的治疗方法虽有多种,但其复发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自2003年1月-2005年2月,我院门诊应用微波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Imiquimod,商品名忧必青,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生产)治疗尖锐湿疣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慢性荨麻疹与HLA-DRB1、DQ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谭志建; 陈静; 李家文; 熊平 刊期: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国湖北汉族慢性荨麻疹(CU)的生生与HLA-DRB1、DQB1等位基因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已经确诊的湖北汉族CU42例和正常对照组193例进行HLA-DRB1、HLA-DQB1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患者组HLA-DRB1*12、*0901等位基因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RR=3.11,χ^2=7.579,P=0.006;RR:2.47...

  • 颜面大疱性丹毒并发带状疱疹1例

    作者:姚军英; 熊吉奎; 杨发枝; 马烈 刊期:2006年第05期

    临床资料 患者女,55岁,左面部红肿大疱,发热10天加重5天。于10天前因镶牙装冠,牙龈破溃后肿胀疼痛,第3天面部红斑肿胀疼痛,陆续出现水疱,体温38℃,自服消炎药(药名不详)2片每日3次,共5天,病情渐加重。红肿面积扩大、水疱增大,疼痛剧烈、左眼睑不能睁开,发烧39.2℃,伴头痛、心慌、恶心,周身不适故门诊以颜面丹毒收入院治疗。体...

  • 小剂量阿维A与MTX联合治疗重症寻常型银屑病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卢庆芳; 孙本海; 李怀章; 李世德; 李金辉; 杜东红 刊期: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维A与甲氨蝶呤(MTX)联合治疗重症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观察组:阿维A0.3mg/(kg·d),MTX2.5mg,12h1次,每周连服3次,辅以叶酸5mgd,维生素E300mg,d,用药6周。对于6周内临床治愈的病人,先停用MTX,阿维A减半维持治疗2周,停药。对照组1:阿维A0.3mg/(kg·d),3~5d后加至0.5mg/(kg·d),叶酸...

  • 20味中草药体外对解脲脲原体的抑菌实验研究

    作者:林平; 边保华; 陈万平; 金彩云; 余素飞; 金保富 刊期: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Uu)对20味中草药的敏感性。方法:用临床分离的Uu为受试菌,采用几何级稀释法测定20味中草药水煎剂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20味中草药对Uu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黄柏、蒲公英抑菌效果最好,其MIC范围分别为0.97.7.81和0.97~15.62,MIC50均为3.90,MIC90均为7.81。抑菌效果最差的马齿苋、牡丹皮...

  • 咪唑斯汀和氯雷他定抗炎作用的比较研究

    作者:应作霖; 吴瑞勤; 徐晓寅; 朱光斗 刊期:2006年第05期

    目的:检测咪唑斯汀的抗炎活性,探讨咪唑斯汀抗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花生四烯酸诱导小鼠耳部肿胀的模型,了解咪唑斯汀和氯雷他定对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耳部肿胀的抑制作用;同时用酶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液中的白三烯浓度。建立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鼠爪肿胀模型,了解咪唑斯汀和氯雷他定对角叉菜胶诱导的炎症的抑制作用。结果:咪唑斯汀可抑制花...

  • 夫妻同患鲍温样丘疹病

    作者:蒋丽红 刊期:2006年第05期

    鲍温样丘疹病(bowenoid papulosis,BP)是指发生于生殖器部位的多发性斑丘疹,1970年由Loyd首先报道,并取名为多中心性色素性Bowen病。临床并不多见。本科近期见到夫妻二人同患鲍温样丘疹病,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