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杂志 省级期刊

Capital Markets

杂志简介:《资本市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895/F,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经济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经济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别报道、重组案例、专访、事件、调查分析、资本学院、述评、资本观察

主管单位:北京首都创业集团
主办单位:北京首都创业集团
国际刊号:1008-066X
国内刊号:11-3895/F
全年订价:¥ 520.00
创刊时间:1989
所属类别:经济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28
复合影响因子:0.23
总发文量:2390
总被引量:1313
H指数:12
立即指数:0.1442
期刊他引率:1
  • 谁拯救房地产商?

    作者:仲志远 刊期:2005年第12期

    房地产招致的金融风险仍旧单一地挤压着各个商业银行.愈来愈见负荷之重,一旦风吹草动,银行随时都有被房地产商拖入绝境的可能,即使央行高官也不再对此讳言。央行“121文件”的本意是化解房地产业施加的金融风险,但时至今日已有两年之久,收效甚微,累积在银行的压力依然高达75%。

  • 给我们指明了一个资本舞台

    作者:刘衡 刊期:2005年第12期

    贵刊第11期《到纳斯达克去》的一系列文章让我受益颇深,该文通过对参与上市工作的专业人士一系列的采访,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对于去纳斯选克上市所面临的诸如市场、法律、财务等问题做了比较详尽的解释,对我们这些正在或者预备寻觅海外上市的地方中小企业来说,就像是一本《纳斯达克入市指南》很具实用性和操作性。

  • 直面淘汰法则 基金何去何从?

    作者:顾纪生; 于桂清 刊期:2005年第12期

    一是新资金淘汰老资金。我国基金业自1991年起步,它就背负着“稳定市场”、“引导投资理念”的光荣而艰巨的“红色”使命因而受到管理者的百般呵护。而现在的新基金则是由保险资金、银行资金和国外资金等进入而设立。

  • 读“资本故事”有感

    作者:张红基 刊期:2005年第12期

    近代算得上是一个乱世,但正是这样一个乱世,却造就了一些英雄,比如像刘鸿生这样的企业英雄,还有如荣氏家族、张謇、荣德生、刘国钧等等,他们这些人在当时的环境中,除了有机灵的商业头脑外.还得与政府周旋,还要向社会黑恶势力屈服。在贵刊第11期《大亨与流氓》这篇文章中就能看见“已经是千万富翁的身家”的刘鸿生被杜月笙称了自己儿子一...

  • 富与商,的确是“离不开靠不住”啊

    作者:连平 刊期:2005年第12期

    我家曾有亲随在海淀区政府做官,利用他的关系和资源,前些年我开的公司委实赚了不少钱,但我的这位亲戚出国之后,我的生意落千丈,曾经的客户随着新官的上任,纷纷转向了他的势力范围。我知道,我只算是小生意而已,还上升不到“官与商”这个历史性的大话题上。但看那些依托政府资源组合的国有企业,那些老总和政府的关系却不是贵刊所表达的样...

  • “华尔街悖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作者:程实 刊期:2005年第12期

    理论告诉我们,股票价格最终取决于公司的收益和利润,这也是股市被叫做“经济晴雨表”的主要原因。事实证明美国经济繁荣总是与大牛市如影随形。但现在,这种唇亡齿寒的亲密关系似乎正受到扭曲,在美国经济增长持续强劲的同时,美国股市却出现了种种熊迹。

  • 头条解读

    刊期:2005年第12期

    证监会再批两家QFll 两项实际利好政策很快出台;银监会“走马换将” 八部门主任大调整重新分工;国企改革2020年前结束 将培育30家大型国企集团;明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有望超16000亿美元;今年全球汇款超过2320亿美元 中国名列全球第二。

  • 事件

    刊期:2005年第12期

    宝洁蝉联央视标王;中国富商10亿购3架空客 开私人飞机成新符号;《信息周刊》公布“2005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榜单;统一掌控健力宝再清障碍1元甩卖足球俱乐部。

  • 国际

    刊期:2005年第12期

    不堪网络冲击 美报业负担加重纷纷准备裁员;国际黄金价格创24年新高 逼近500美元心理关口;日本批准东京三菱银行与日本联合银行合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埃雷利:中国是伙伴而非对手;全球最受尊敬商业领袖揭晓 海尔CEO张瑞敏入围。

  • 声音

    刊期:2005年第12期

    格林斯潘:外资总有一天会厌烦美国巨额赤字;周小川:“十一五”期间金融改革将有六大着力点;任志强放炮“房产就该暴利”易宪容直言绝对错误;龚方雄:全球经济风险、人民币改革和银行体系等将影响明年中国经济。

  • 中国经济的真相

    作者:冼岩 刊期:2005年第12期

    “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同在美国甚嚣尘上,这种基于政经上的蓄意敌视,并不能在国际上抹杀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反而暴露了其居心险恶的用意。

  • 民间金融正名第一步

    作者:彭兴韵 刊期:2005年第12期

    在监管层对民间金融放松管制的同时,一直为其鼓呼的金融专家进而提出,“只贷不存”只是为民间金融正名的第一步,只有遵循金融机构运作的基本规律,在规范的同时对其再加以“松绑”,才能真正发挥民间金融对社会融资方式的补充作用。

  • 企债市场:为何“深度昏迷”

    作者:王俭保 刊期:2005年第12期

    企业债券虽然是融资产品,但其所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企业信用,而这恰恰是当前包括主管部门在内的各方在讨论企债市场时所忽略的,他们只将注意力放在其融资功能上,这与当初将股票市场定位为为“国有企业解困”服务,是国有企业改革的融资场所之悖论如出一辙。

  • 两法通过尚留遗憾

    作者:李赟 刊期:2005年第12期

    “两法的修订,是一个遗憾的艺术,在不断的完善中又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诸多遗憾。”

  • 禽流感药物幕后的资本商战

    作者:赵小村 刊期:2005年第12期

    禽流感药物的资本商战再次印证了慢鱼必败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