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Biology

杂志简介:《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1-1482/Q,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生物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生物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论文、综述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6-687X
国内刊号:51-1482/Q
全年订价:¥ 460.00
创刊时间:1995
所属类别:生物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四川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58
复合影响因子:1.4
总发文量:2211
总被引量:27755
H指数:56
引用半衰期:5.8603
立即指数:0.0506
期刊他引率:0.9168
平均引文率:24.3258
  • 产甲烷生化代谢途径研究进展

    作者:方晓瑜 李家宝 芮俊鹏 李香真 刊期:2015年第01期

    微生物产甲烷过程产生的甲烷约占全球甲烷产量的74%.产甲烷过程对生物燃气生产和全球气候变暖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产甲烷菌的具体生化代谢途径,其本质是产甲烷菌利用细胞内一系列特殊的酶和辅酶将CO2或甲基化合物中的甲基通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还原成甲烷.在这一过程中,产甲烷菌细胞能够形成钠离子或质子跨膜梯度,驱动细胞膜上的AT...

  • 从原料到产品:生物基丁二酸研究进展

    作者:税宗霞 秦晗 吴波 谭芙蓉 王景丽 何明雄 刊期:2015年第01期

    丁二酸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及中间体,广泛用于生物高分子、食品与医药等行业,市场潜在需求量巨大;同时作为一种优秀的C4平台化合物,被认为是未来12种最具发展前景的生物炼制产品之一.近年来随着石化资源的日益枯竭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以生物质为原料生产丁二酸等生物基产品的研究备受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从产丁二酸菌种的种类...

  • 特低渗透储层微生物解堵响应特征及地质主控因素

    作者:张相春 孙卫 杨剑 刘向伟 陈富林 吴汉宁 刊期:2015年第01期

    为解决特低渗透油藏高效开发存在的问题以及微生物解堵技术在特低渗油田应用效果的不稳定性,根据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和三叠系特低渗储层地质特征和开发特点,结合现场应用情况,利用优选的微生物解堵体系,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其在特低渗储层解堵中的响应特征和主控因素.结果显示:优选的解堵体系能够适应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和延长组油藏,与原油...

  • 尿液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

    作者:刘柯 李大平 王娟 刊期:2015年第01期

    尿液是市政污水中氮、磷与COD的主要来源,将尿液从污水系统中分离单独处理可以缓解城市污水处理厂有机物、营养素的超负荷难题.以源分离的尿液为底物,研究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特征及其污染物去除效果,并进一步考察影响系统产电性能的因素.结果显示:在超过6个月的试验过程中,伴随有机物和总氮的减少,系统可保持长期稳定的功率输出.COD和总氮的...

  • 重组植酸酶appAM8的异源表达与性质比较

    作者:宋玛丽 王茜 杜军 惠德权 梁爱华 刊期:2015年第01期

    为比较在不同宿主中表达的大肠杆菌植酸酶突变体app AM8的性质,将app AM8基因分别在大肠杆菌BL21(DE3)和毕赤酵母GS115中进行表达,对纯化后的植酸酶进行酶学性质分析与比较.结果显示:(1)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app AM8(E-app AM8)和酵母中表达的app AM8(P-app AM8)的最适p H值均为4.5,最适反应温度均为65℃,与野生型的app A的最适p H无明显...

  • 超微七味白术散与酵母菌协同治疗小鼠菌群失调腹泻

    作者:郭抗萧 谭周进 谢梦洲 佘颜 王学红 刊期:2015年第01期

    探讨超微七味白术散与酵母菌联用对菌群失调腹泻的疗效,可为超微七味白术散与酵母菌配伍制剂的研发提供依据.采用抗生素建立小鼠菌群失调腹泻模型,灌胃给药七味白术散50%量超微汤药、50%量超微汤药+12.5%量酵母、25%量超微汤药+25%量酵母、12.5%量超微汤药+50%量酵母及全量酵母,比较分析小鼠体重变化率、免疫器官指数、肠道菌群数及酶活.结果...

  • 基于全基因组预测莱茵衣藻的新miRNA及其靶基因

    作者:岳建宇 费忠安 郎小强 徐辉 乔代蓉 曹毅 刊期:2015年第01期

    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是一种重要的模式生物,其miRNA的发现相对较晚.为系统化地预测分析莱茵衣藻的miRNA,采用比较基因组和同源比对相结合的方法,根据mi Rbase中已知的莱茵衣藻miRNA序列以及前体的特点,并且基于莱茵衣藻的全基因组对其miRNA的前体序列和成熟miRNA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筛选,使用unigene和JGI的莱茵衣藻相关序列数据...

  • 5种沉水植物对斜生栅藻的化感作用

    作者:闫志强 宋本如 刘黾 刘燕 吴小业 李洁珊 林燕珍 冯翊果 陈章和 赵建刚 刊期:2015年第01期

    为了解不同湿地植物和不同处理方式下化感作用的差异,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5种常见的沉水植物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和皇冠草(Echinodorus amazonicus)与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共培养以及用这5种植物的种植水、浸提液培养斜生栅...

  • PCR-DGGE分析合肥市塘西河表层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空间分布特征

    作者:沈烁 杨长明 成水平 刊期:2015年第01期

    微生物在城市内河沉积物物质循环和污染物释放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群落结构特征可作为评价城市河流入河污染负荷大小以及城市河流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采用PCR-DGGE技术研究合肥滨湖新区塘西河不同河段表层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对DGGE图谱中15条主要条带进行回收、扩增和测序对比,然后对采样点进行UPGMA聚类分析.同时,采用蒙特卡罗(Mon...

  • 长江口不同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比较

    作者:殷晓龙 徐兆礼 刊期:2015年第01期

    依据2009-2010年期间对长江口南支、北支、北港和长江口外水域春季和秋季海洋综合调查,对长江口不同水域的浮游动物群落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春季长江口水域共出现浮游动物27种,其中南支出现11种,北支出现9种,北港出现5种,长江口外出现17种.秋季时长江口出现浮游动物71种,其中南支出现6种,北支出现11种浮游动物,北港出现8种,而长江口外共出现63种....

  • 长江江苏段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

    作者:李娣 牛志春 王霞 吕学研 蔡琨 于红霞 刊期:2015年第01期

    底栖动物是长江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结构域和多样性对长江水资源开发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分别于2013年5月和9月对长江干流江苏段17个采样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生境状况进行调查,并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对底栖动物多样性进行评价,用聚类法分析采样点底栖动物群落相似性.结果显示:17个采样点共采集到底栖动物36种,其中南京和...

  • 三峡水库水位波动对支流库湾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及其时滞性

    作者:张敏 蔡庆华 孙志禹 邵美玲 刊期:2015年第01期

    为了解三峡水库水位波动对支流库湾底栖动物的影响,研究了自2005年起三峡水库春季和夏季水位波动对其支流库湾——香溪河库湾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时间滞后性.分别以水位落差和水位波动率的绝对值之和表征水位波动,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其与底栖动物各生物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水位波动率的绝对值之和与底栖动物无显著相关关系;而...

  • 灵空山不同生境油松种群空间格局的地统计学分析

    作者:李颖 上官铁梁 郭东罡 张婕 刊期:2015年第01期

    为揭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空间相关关系,采用地统计学的半方差分析法对灵空山部级保护区内不同生境油松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并用克里金插值法绘制不同生境油松种群胸高断面积的等值线图.结果表明:(1)山脊的油松种群胸高断面积的最优半方差拟合模型为指数模型,缓坡和沟谷的最优半方差拟合模型均为球状...

  • 镉胁迫对龙葵生长、质膜ATP酶活性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作者:陈颖 刘柿良 杨容孑 张思寻 罗承德 刊期:2015年第01期

    采用模拟镉(Cd)污染土壤培养法研究不同浓度Cd(0、10、20、40、80、160 mg kg^–1)处理对Cd超积累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幼苗营养元素氮(N)、磷(P)、钾(K)吸收及质膜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d处理浓度≤40 mg kg^–1时显著促进龙葵幼苗的生长(叶性状、主根长、株高度和基径粗度)以及生物量的积累与分配;而当Cd处理浓度〉40 ...

  • 华南热带沿海不同林龄木麻黄人工林养分利用特征

    作者:李钦禄 莫其锋 王法明 李应文 徐馨 邹碧 李晓波 陈瑶 李志安 刊期:2015年第01期

    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人工林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重要的防护林类型,但近年来出现明显的衰退现象.以广东省电白县沿海4种林龄(3、6、13、18年生)木麻黄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林龄木麻黄人工林系统养分利用特征.研究表明,木麻黄不同器官含碳量差别不大,枝与干含碳量(448-462 g kg^-1)略高于叶与枯落叶含碳量(416-430g k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