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

语文知识杂志 省级期刊

Chinese Knowledge

杂志简介:《语文知识》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1-1041/H,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古代文学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理论新视野、语言学研究、语文教学研究、研究生论坛

主管单位:郑州大学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国际刊号:1003-6210
国内刊号:41-1041/H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0430000014603138
复合影响因子:0.08
总被引量:2857
H指数:15
  • 文言文文本中的人性美解读策略例谈

    作者:杨军 刊期:2017年第11期

    任何一个人,无论他是碌碌庸人还是达官显贵,只要他尚食人间烟火,就必定会产生七情六欲。文学作为人学,只有表现人的正常愿望、正常情感、正当需求等,才会令读者感到真实动人,才能拥有穿越历史时空的永久魅力。正因为如此,很多作家都以表现人性之美作为文学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与终极目标。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自然也不例外。...

  • 部编语文教科书言语实践活动架构与教学启示——以七年级教材为例

    作者:诸定国 刊期:2017年第11期

    2016年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开始在全国多所学校投入使用。这套教材在突出价值取向、遵循语文教育基本规律、继承语文教育优良传统、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经验,特别是吸收语文课程改革经验等方面有颇多创新之处。拙文以七年级教科书为例,探讨该套教材在言语实践活动设计方面的特色,以便教师更好地把握。一、个体言语实践是...

  • 基于作文历构建高中生作文成长档案

    作者:陈礼林 刊期:2017年第11期

    高中学生在母语环境中浸泡十余年,仍然在痛苦地呼喊:“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泛览当下的作文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对于此种现象成因的解释可谓是众说纷纭,令人目不暇接。作为工作在高中教学一线的老师,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许多作文研究成果无法切实有效地运用于课堂。如何有效地在课堂中作用呢?我想至少要做到以下四点:第一,...

  • 建构灵性课堂,实施“整本书阅读”——基于目标导向的“1+X”灵性读写课程建构策略探索

    作者:刘春文 刊期:2017年第11期

    2011版新课标在阅读的“具体建议”中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根据课标要求,部编本各册均安排2部名著,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整部书的能力和兴趣。所选名著以课程标准推荐书目为主,

  • 长啸高歌寄情怀——《项脊轩志》细节品读

    作者:梁娟 刊期:2017年第11期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项脊轩志》)此段通常译作:“借来的图书堆满了书架,我或偃卧或起身或长啸或放歌,有时又静默端坐,听自然界的各种声响。”字面上的意思非常清楚,它记录了归有光在项脊轩中的生活起居。但除了这层字面意思之外,是不是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可以探究呢?归有光为何长啸,为何放歌?他是带着怎样的心情...

  • 悲剧写在侵略者的后院——读《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作者:王桂芳 刊期:2017年第11期

    侵略战争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次毁灭,也是对人心灵的一次次摧残。海因里希·伯尔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不是表现侵略者的侵略前方,而是表现侵略者的“后院”。战争中,

  • 遨游书山学海唯勤与专

    作者:林海根 刊期:2017年第11期

    “劝学”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荀子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形象阐明了学业上持之以恒的重要性;颜真卿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则劝导年轻人读书用功要趁早……在诸多以劝学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中,明代文学大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无疑是非常值得青少年学习的一篇。作者在这篇赠序中用朴实的话语将自己求学的艰苦历...

  • 登高赋诗为哪般,如何能解其中味?——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中登高诗教学探析

    作者:顾春勇 刊期:2017年第11期

    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宋人韩元吉《虞美人·怀金华九日寄叶丞相》云:“登临自古骚人事。”登山、观海是古代文人士大夫陶冶性情的方式之一。从王粲登上当阳楼,发出“虽信美而非吾士兮,曾何足以少游”的感叹,到谢灵运的《登池上楼》,再到初唐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历代诗人在登高诗(包括登山、登...

  • 《逍遥游(节选)》的阅读困惑及思考

    作者:陆春建 刊期:2017年第11期

    《逍遥游》为《庄子·内篇》之首,其文想落天外,却时有清流,旁逸斜出然合于正道。纵时光流逝,数千年之后再翻此篇,仍心神摇曳,“恍兮惚兮”“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也正因如此,历来教读《逍遥游》,疏通多于点评,慨叹过于赏析,如不是高考背诵的需要,此文恐怕已成遗珠。那么,阅读该文容易产生哪些困惑?文章是否真的无迹可寻,

  • 曲曲折折好韵味——鲁迅小说《社戏》的情节之美

    作者:周博宇 刊期:2017年第11期

    “庭院深深深几许。”好的小说总是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事实上,曲折的故事情节,藏着很多韵味,读者只要沿着曲曲折折的故事情节,就能读出小说的妙处来。鲁迅的《社戏》就是这样的小说。一、故事的“引子”曲曲折折《社戏》中,作者并没有直接去写《社戏》的故事情节,而是在写《社戏》之前,给小说加了一个“引子”。作者写道,“我在倒数上去的二...

  • 捕捉细节,深度探究小说文本

    作者:沈玲玲 刊期:2017年第11期

    小说有极强的情节性和欣赏价值,但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要深入理解小说内涵,感知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初中学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自主建构,通过捕捉小说细节问题,探究文本内涵,这样才能让小说教学有水到渠成的效果。一、研读题目,辩证思维小说的题目往往起着概括文本主要内容、揭示文本主旨的作用,所以如果能让...

  • 《李将军列传》中不可忽视几句话

    作者:张志强 刊期:2017年第11期

    《李将军列传》是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不虚美,不隐恶——《史记》的史家传统”专题中的一篇课文。选入教材时编者删去了李蔡、程不识、李敢、李陵等人的事迹,使情节更集中于李广一人,结构更紧凑。但被删部分中有一节对解读李广悲剧的原因至关重要。原文如下: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

  • 例谈语文教材解读的几种偏差

    作者:阮班莲 刊期:2017年第11期

    语文教材解读的过程是学生在老师引领下,主动参与文本构建的过程。学生在教师引领下从“文本表面”进入“文本底层”,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深度感悟,形成语感、发展思维、积累语言。同时,探究文本的内涵,让学生完成自主意义的构建,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受到语言的熏陶,获得精神的提升。但是正是因为新课标强调文本意义的自主构建,很多老师产生了误解,...

  • 培养审美通感 襄助语文学习

    作者:张少瑄 刊期:2017年第11期

    通感,就是在审美过程中调动各种审美感官,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的一种重要的心理体验和状态。通感要求的是全身心地去感知生活,或审美对象,从而获得完整的艺术形象,得到极致的审美体验。通感触发后,

  • 品词析句能力的培养门径指要

    作者:周志恩 刊期:2017年第11期

    语文教师品词析句的能力强,就有可能读出自己对课文词句的深刻理解,读出自己由课文词句引发的个性化的人生感悟,就能对作品写作技巧之奥妙与言语背后之深意洞幽烛微。语文教师品词析句的能力强,深谙词句“三昧”,就为培养学生品词析句能力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但要用好这个条件,将教会学生品词析句的可能真正转化为现实,这中间还大有文章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