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界

艺术学界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Arts Study

杂志简介:《艺术学界》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9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艺术理论研究、艺术史研究、民间艺术研究、艺术设计研究、影视研究、书与人

主管单位: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主办单位: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创刊时间:2009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2
总发文量:686
总被引量:256
H指数:6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2.9211
  • 美育与叙事转向

    作者:刘阳 刊期:2017年第02期

    晚近人文学术研究出现了叙事转向的范式新变,即叙事由被研究的对象开始逐渐转向成为研究方式本身。这是语言论转向的必然发展,也是叙事与人生的本体性深度关联在当代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审美教育作为引导人通过审美走向自由的活动,积极吸收叙事智慧来展开自身,也相应地具有推陈出新的潜力。沿此具体探索将使美育这一传统主题在当今语境中获得新的...

  • 如何使艺术资助更具社会影响力——我国艺术基金会实施艺术资助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作者:岳晓英 刊期:2017年第02期

    当前我国文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急需扩大社会力量对文化艺术的投入,大力发展文化艺术基金会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我国艺术基金会虽然广泛资助了艺术展演、艺术人才、艺术教育、艺术研究、艺术传承、智库建设等领域,但是存在缺乏焦点关注意识、创新意识、合作交流意识、社区服务意识等问题。我国艺术基金会需要以主动性为基础、持续资助关...

  • 中日漆器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从溢出到透入

    作者:潘天波 刊期:2017年第02期

    在全球范围内,中日漆器文化交流经历了从溢出到互动、从体认到透入的历史进程。天然港口、先进的海洋知识及造船技术为促成这种进程提供了契机,海上丝路贸易、宗教、遣使及朝贡也为推进中日漆器文化交流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溢出的中华漆器文化对日本文化的提升效应是强势的,但中华文化特有的秉性在面对日本文化透入之时,也实现了双向的耦合...

  • 东吴龙(虎)首青瓷罐造物形象考

    作者:徐亮 刊期:2017年第02期

    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馆藏一件东吴龙首青瓷罐,其造型在国内同类器型中极为罕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首先,龙首的造型虽少见,但通过与同时期其他文物上的龙首作比较,发现它们具有相同的形态特征,其表现手法也颇多类似,应为吴晋相交之际越窑系的成熟产品。其次,在同一墓葬中还出土了虎首青瓷罐、买地券、铜镜等体现当时南方民间巫教或早期道教特点...

  • 论明清之际复古观念对工艺美术之影响——以《闲情偶寄》为例

    作者:杨晓辉; 谢硕 刊期:2017年第02期

    明清之际,伴随时局动荡与朝代更迭,一股痛斥空疏之学,崇尚经典注重务实的复古观念随即兴起,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闲情偶寄》作为明清之际文人李渔的重要著作,其中论及了大量工艺美术事例。本文通过对《闲情偶寄》复古观念的分析,论述了《闲情偶寄》中对明清之际工艺美术的反思,对古法的重视与旧制的改造问题,以及其倡导工艺美术节俭之风,坚...

  • 桂南客家采茶戏历史流变考释

    作者:陈孝余; 王琼 刊期:2017年第02期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南客家采茶戏本源于江西赣南客家采茶戏。赣南采茶明末清初传入博白后与当地民间艺术不断融合,逐渐演化形成桂南采茶戏至今。桂南客家采茶戏从戏剧视角看,大体先后经历了唱竹马、唱采茶、采茶歌舞、采茶戏等四个主要发展历史阶段,其在客家人的音乐观念、行为与音响三维中构建出了其历史性架构与社会维持结构,并最终在...

  • 广义“艺术”层面的古代“风格”概念辨析

    作者:张兰芳; 田启川 刊期:2017年第02期

    '风格'概念内涵丰富,是艺术学基础理论的重要范畴。目前学界相关此概念的理解,或直接援引外来艺术理论,或局限于古代文论,而其他门类艺术理论文献中积累的'风格'概念尚未引起广泛关注。有鉴于此,本文拟从广义'艺术'层面对古代'风格'概念进行考察,对具有典型'风格'之意的概念予以辨析,进而形成对古代'风格'概念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与理解。

  • 中国“艺”范畴衍化的文献考释

    作者:李韬 刊期:2017年第02期

    中国艺术的发展与政治有着更为紧密的关系。先秦的艺术基本是在礼乐文化范畴内的艺术,礼乐借助艺术的形式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艺术借助政治的力量得以传播和发展。魏晋时期的玄学和佛学深度参与了艺术的构建,艺术的宗教属性得到了空前的强化。'唐宋转型'使艺术的世俗性逐步增强。明清的专制制度和市民社会使'艺'范畴成为匠人'治生'的工具、文...

  • 明清小说戏曲插图的“图文理论”——《明清小说戏曲插图研究》对“图文理论”的本土化探索

    作者:何平 刊期:2017年第02期

    《明清小说戏曲插图研究》从个案入手对本土图文理论展开探索,呈现的图文思想撬动了图文理论中的一些既有定论。文本和插图是包含多要素的多维动态关系;插图与文本互为主体,图文互馈促成文本增殖和意义再生。这些富有本土色彩的图文思想可发展为阅读插图本、打开插图的新的方式与方法,更启发对图像时代流行观点和基本问题的进一步反思。

  • 书法新文献资源的当代创新

    作者:刘灿铭 刊期:2017年第02期

    本文梳理了现代考古学背景下所发现的以甲骨文、简牍残纸、敦煌遗书为代表的书法新文献资源,从时代机遇、融通综合、可塑性、文化精神的反哺四个方面分析了书法新文献资源对当代创新的影响与重要意义,体现了其当代价值,为当代书法实践创新提供依据。

  • 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与城镇化进程之悖论

    作者:兰晓敏 刊期:2017年第02期

    自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学术话语体系,影响民众生活之始,如何存续(即生存和继续发展)便成为'非遗'工作的重中之重。进入21世纪,上至官方,下至知识精英和传承人一直不遗余力地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进行着思考和探索。然而,'非遗'在城镇化进程中本质上就是一场文化尺度上的革命。'非遗'是一种'活态'的存在,城镇化是不断改变的生态环境,它影响着'非遗...

  • 论非西方艺术研究中审美中心主义的误区及超越路径

    作者:李世武 刊期:2017年第02期

    艺术哲学界误将审美作为非西方艺术研究的中心。此种误区忽视了审美经验和社会文化语境的关系,割裂了艺术形式和内容的有机联系,误认为不存在仅附带体现审美属性的艺术,误将审美因素视为界定某种人类活动形式为艺术的充要条件。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康德的美学理论,驳斥艺术线性进化论,走出将西方哲学中的美学概念直接运用到非西方艺术研究中的误区,...

  • 反思格林伯格“平面性”理论

    作者:李嘉璐; 赵崇华 刊期:2017年第02期

    格林伯格作为为现代主义绘画'立法'的艺术理论家,他的理论影响了一批艺术风格的探索和一代前卫的艺术家。本文将格林伯格及其'平面性'理论置于艺术史中,首先对现代社会的现代性品质进行考证,格林伯格的理论基石即在现代性背景中生发,并梳理其理论探索步骤。其次,对格林伯格'平面性'理论进行作品分析,归纳出媒介不断彰显、形式逐渐独立的演进过程...

  • 新媒体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对戏剧美学的变革探析

    作者:张华; 张天曦 刊期:2017年第02期

    戏剧的发展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史有密切的联系。新媒体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戏剧艺术的融合,是技术与艺术的交融互动,导致了戏剧艺术生存土壤的改变,与此同时,戏剧美学上也会发生相应变革。新技术的使用拓宽了戏剧时空,实现了舞台时空的可操纵性,形成流动的现实,完成了戏剧时空观'现实'到'超真实'性的变革。新技术丰富了戏剧的观演模式,传统戏...

  • 王骥德“法与词两擅其极”之戏曲美学观

    作者:梁晓萍 刊期:2017年第02期

    王骥德'法与词两擅其极'的美学思想兼顾戏曲的舞台性与文学性,既主张'合律依腔',使戏曲达到流转、整严之美;又主张真情与浓淡相宜之词采,使曲词具有本色之美;是王骥德对于中国古代诗学传统及其美学思想的有效接续,又体现了王骥德对于'曲诗一体'之传统诗学戏曲观的大胆突破。这一美学思想既具有超越性,摆脱了前人重案头而轻舞台的褊狭理解;又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