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界

艺术学界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Arts Study

杂志简介:《艺术学界》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9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艺术理论研究、艺术史研究、民间艺术研究、艺术设计研究、影视研究、书与人

主管单位: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主办单位: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创刊时间:2009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2
总发文量:686
总被引量:256
H指数:6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2.9211
  • 论艺术作品自身

    作者:霍华德·贝克尔; 卢文超 刊期:2016年第02期

  • 社会学视野中的艺术家——霍华德·贝克尔的艺术家观念探析

    作者:卢文超 刊期:2016年第02期

    传统的艺术家观念在艺术品与艺术家之间画上了等号,美国艺术社会学家霍华德·贝克尔揭示了'艺术品=艺术家'所带来的五个问题,在此基础上转向了对艺术界中的艺术家的探讨,并提出了新的艺术家分类。贝克尔为社会学家研究艺术家开拓了空间,但也有其局限性。

  • 多重作者与复数的艺术界——从霍华德·贝克尔的《艺术界》谈起

    作者:程文欢 刊期:2016年第02期

    美国社会学家霍华德·贝克尔在《艺术界》一书中对艺术制作过程中的合作网络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对艺术活动的集体性、过程性、合作性等特征进行了描述。本文将贝克尔的理论构架置于当代艺术创作活动的语境之中,参照鲍伊斯·格罗伊斯、阿瑟·丹托等人对相关问题的论述,分析了贝克尔的'艺术界'理论在解释当下艺术创作活动时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 消费社会:先锋派的遗产和美学自律的错误扬弃

    作者:罗素·伯曼; 马正应; 甘锋 刊期:2016年第02期

    先锋派排斥19世纪的资产阶级文化中处于某种决非普遍存在的特权状态的自律美学而构建自身,试图通过根除自律而否定资产阶级制度的矛盾特征,通过处理早期封印于美学领域的价值而保留这一制度。它对资产阶级艺术制度既有抨击,更有扬弃,美学自律的资产阶级文化与先锋派之间具有辩证的连续。历史先锋主义在后资本主义消费社会中的参与作用可以通过具...

  • 温克尔曼:希腊理想及其他

    作者:唐宏峰 刊期:2016年第02期

    德国艺术史家与美学家温克尔曼为欧洲18世纪的启蒙思想运动增添了艺术的位置,他为欧洲人重新发明了希腊艺术与文化传统,影响深远。本文探讨其生命与性格,并着重探讨了温克尔曼《古代艺术史》中'美与表现'这一核心问题,以及在这一问题上他与莱辛的分歧,并进一步指出温克尔曼的希腊主义理想,及其背后古今之争的时代背景。

  • 什么是艺术

    作者:王廷信 刊期:2016年第02期

    西方先哲一直在探索并尝试着为艺术下一个定义,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使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础来探讨艺术的界定。本文认为,艺术是可以界定的:它是作者以情感为内核的感性形式,也是有着特定结构的审美形式。

  • 交泰的易学美学观念

    作者:张乾元 刊期:2016年第02期

    《周易》所建立的乾坤二元,是一组对应而不向背、本体而非极端、非线性确定而非线性裁定的二元范畴。'乾坤交泰'即是道,含有多种智慧和寓意。'泰'虽为亨通、吉祥之卦,但事物的发展总是易变的,福祸相依,物极必反。交泰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生生不息的审美理想,也形成了一种普遍的、开放的、创新的、与时俱进的思维模式。交泰实现了大人、圣人、君子与...

  • 艺术家的精神世界

    作者:周渝 刊期:2016年第02期

    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对艺术创作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是其孕育艺术作品的灵魂场所。正是艺术家将自己对外在世界的观察,与自身所独有的精神世界相融合,才最终导致艺术作品的物化成型。探讨艺术家的独特气质与神秘的心理,发掘艺术家的创造意识与精神追求,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领悟艺术的本质。

  • 中国古代艺术风格论题研究的多向度——基于创作实践的古代艺术风格论题研究

    作者:张兰芳 刊期:2016年第02期

    在文艺学、美学和艺术学三大学科领域,风格问题一直被视为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论题。特别是基于创作实践的中国古代艺术风格论题研究,视角丰富多元,解析细致深入,成果层出不穷。不仅有助于对古代艺术创作资源的挖掘整理,充分展现古代多门类艺术创作风格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而且直接关涉我国基础艺术理论体系的本土化建构。本文拟对目前基于创作实践...

  • 宋代文化观念对宋代图像和文学关系的影响

    作者:沈亚丹 刊期:2016年第02期

    宋代是文学和图像深度结合的时代。宋代特定的社会环境、文化观念对宋代图像和文学的关系也产生了影响。宋代内忧外患,'忠''孝'作为儒家的精神内核,成为宋代文学和图像的主要组成部分。理学作为儒学的组成部分,也促成了宋代诗画合一的局面。诗画互喻、诗语和画境相互印证,是宋代文学和图像关系的一大特色。这一特色形成的源头,便是理学对于万事...

  • 新兴艺术环境下国内舞蹈艺术的审美变迁——技术手段的介入对舞蹈艺术本体审美的影响

    作者:窦笑智; 尹震 刊期:2016年第02期

    全球化的格局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国内的艺术环境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当下,舞蹈艺术更趋向于将'舞蹈的本体传播'与'舞蹈符号的二次传播'合成为'集成式'的传播模式。随之而来的是,舞蹈艺术的呈现状貌发生了改变。技术的介入,丰富了编导呈现舞蹈作品思想内涵的手段,使其不仅可以轻易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而且还可将凝练的艺术符号或艺术情感直观...

  • 戏曲、书法、绘画中的“虚”“实”观——以《挑滑车》、王铎书法、《寒江独钓图》为例

    作者:朱小峻 刊期:2016年第02期

    '虚'与'实'是一对美学范畴,是艺术创作、欣赏、批评中的重要标准,其历史发展脉络是从哲学中诞生,蔓延至美学领域,并走向繁荣。虚实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广泛运用于戏剧、书法、绘画等艺术门类。本文以戏曲作品京剧《挑滑车》、书法作品王铎草书立轴、中国画作品《寒江独钓图》为研究对象,旨在阐释'虚'与'实'在作品中的应用,及对'虚''实'关系的...

  • 中国宗教场所绘画艺术浅析——以佛教和基督教为例

    作者:颜恺; 张诚; 许景怡 刊期:2016年第02期

    宗教场所的绘画艺术是宗教内在生命的外部延伸,本文通过对中国佛教和基督教宗教场所绘画艺术的简要梳理,从历史源流和美术技法深入到社会学领域,着眼于从规定性和民族性的角度探究两大宗教场所绘画艺术的异同,将宗教场所绘画艺术置于宗教与社会互动的关系中进行考察。

  • 中国当代《印人传》研究评述

    作者:方弘毅 刊期:2016年第02期

    《印人传》是中国印学史上的重要史论著作,20世纪以来,逐渐成为中国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试图对中国当代关于《印人传》研究的文献作简要的梳理和概括,在此基础上把握《印人传》研究的现状与前景。

  • 略论董每戡剧学的观众意识

    作者:段金龙 刊期:2016年第02期

    董每戡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戏剧史研究专家、戏剧理论家和剧作家,他的戏剧学研究以强调戏剧的'演剧性'和'舞台性'为核心观点,在这一观念统领下,他进而关注戏剧观众,提出无论编剧还是论剧,都须站在观众的立场,并通过语言的通俗性、重视观众的心理以及让观众'入戏'三方面来说明'演剧是为了观众'的论题,而董每戡这一前瞻性研究无疑也为后辈学者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