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界

艺术学界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Arts Study

杂志简介:《艺术学界》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9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艺术理论研究、艺术史研究、民间艺术研究、艺术设计研究、影视研究、书与人

主管单位: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主办单位: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创刊时间:2009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2
总发文量:686
总被引量:256
H指数:6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2.9211
  • 文艺评论的“战国时代”

    作者:廖奔 刊期:2011年第01期

    我们多年期盼来的文艺多元化局面正在平稳而沉实地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是:面对批评观念、批评对象、批评内容、批评载体也包括批评主体的多元化延伸,文艺批评自身的多元化征候也在逐步显现,我们日渐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一个真正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正在确立。文艺评论进入了"战国时代",人人都可以对文艺发言。文艺评论生态环境发生了变...

  • 确立实事求是的艺术学科中国本土建设原则——关于“艺术学理论”二级学科划分的设想

    作者:梁玖 刊期:2011年第01期

    当艺术学终于成为中国的新的独立门类学科之时,如何面对中国艺术学科完善性建设的这个新现实,如何将艺术学独立为门类后的学科建设思想转入到中国艺术学科建设的各个方面,是当下必须讨论和解决的现实问题。艺术学门类中作为一级学科的"艺术学理论"的二级学科划分原则、划分依据和具体学科类别划分,应该依据中国艺术学建设状况,实事求是地建立中...

  • 艺术学的“总管”——关于“艺术学理论”学科定位与设置的思考

    作者:任也韵 刊期:2011年第01期

    当下,中国"艺术学"升格为独立门类对整个艺术学科都是大喜事。同时,如何厚实艺术学理论学科就成为眼下讨论的焦点问题。首先应确立"艺术学理论"学科是"艺术学"门类"总管"地位的观念;其次,提出构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三环学科框架",即确立艺术学原理、学科艺术学、生态艺术学三个基本框架学科类型。

  • 论“艺术系统”作为一般艺术学的独立研究对象

    作者:黄贤春; 谢建明 刊期:2011年第01期

    由于历史原因,一般艺术学的研究不仅长期受到来自美学方面的干扰,而且还困扰于与特殊艺术学之间的错综关系。实际上,它隶属于以人类的艺术活动为考察对象的具有实证倾向的艺术科学,而有别于对人类的审美活动进行哲学思考以获取绝对知识为己任的美学;同时,它又平行于以特定"艺术子系统"为各自研究对象的特殊艺术学,而把"艺术系统"设为自己的研究...

  • 当代西方动漫发展的若干趋势

    作者:周安华 刊期:2011年第01期

    西方动漫的发展,从模拟到数字的历史性转变,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时刻。伴随数字技术的发展,西方动漫艺术的发展表现出一些特点:3D和手绘动漫两路高调推进,重要的目标观众由儿童转向成人,非主流动画的主流化,空间和地域的辐射性增长。

  • 昆曲十年——新世纪昆曲遗产之路

    作者:陈忆澄 刊期:2011年第01期

    昆曲荣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0年以来在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也初步探索了昆曲艺术的发展之路。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下,在昆曲界的不懈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下,昆曲的面貌和存在状态焕然一新。昆曲遗产的保护贯穿了博物馆和有机社会,昆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敢于做文化产业的弄潮儿。新剧目体系的建立,新技术下的演出...

  • “样板戏”观众的角色认同

    作者:李松 刊期:2011年第01期

    对于观众来说,""时期"样板戏"的传播、流通、接受包括被动与主动两个方面:既有国家意识形态机器有目的的高饱和"宣传轰炸",也不能完全排除群众主动的配合接受。"样板戏"被接受的过程体现了""时期观众与对象之间角色认同的过程:一方面,"样板戏"的创作者在文本中制造了快感,渗透了宣传说服的意识形态功能;另一方面,观众与对象又体现为凝视与被凝视...

  • 九头鸟雕塑发微

    作者:喻学才 刊期:2011年第01期

    "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是尽人皆知的关于湖北人的俗谚,有褒也有贬,内涵十分丰富。九头鸟在楚文化的古老传统中一直是吉祥、美好、智慧与创造的象征。九头鸟的存在实际上是楚文化浪漫主义精神的艺术体现,九头鸟精神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仍有继续发扬光大的必要。

  • 山西原平土圣寺及其碑刻考

    作者:魏利军 刊期:2011年第01期

    山西原平土圣寺地处晋北山区,现存有大雄宝殿、地藏殿、菩萨殿、天王殿、舍利塔及明清五通碑刻。据碑刻得知其始建于宋元年间,千余年来,历数次重修,由最初一座严格的佛教寺院到明末清初渐渐转型为佛、道诸神并存的民间神庙,客观地反映了本地区民间信仰的变迁。碑中记载了明僧会司、政府官员官阶与清代民俗神庙的相关信息,对其进行研究考证,有助...

  • 傅抱石留学日本及其对日本中国美术史研究成果的译介

    作者:万新华 刊期:2011年第01期

    留学日本期间,傅抱石师从金原省吾研究画论,得以经历系统的理论训练,促使他走向上专业精深的学术之路。日本美术的一系列现状给傅抱石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引发了他美术观念、治学态度等方面的诸多变化。傅抱石以比较的眼光辨明当时中国美术史学之所需,译介了日本的中国美术史学成果。他的这些译作,对日本美术史观和方法论的传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

  • 浅论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个性

    作者:徐宏 刊期:2011年第01期

    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造园中最为完备和成熟的园林体系,包含了规模不等、功能齐全、风格各异、隶属有别的多种园林形态。在长达3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古典园林在整体上越来越显著地流露出世俗化和文人化两大倾向。通过这两大倾向的结合互动,中国古典园林形成了区别于世界其他造园体系的独特个性,即以"自然"、"和谐"为最高艺术原则,以"本于生活...

  • 艺术精神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

    作者:黄永健 刊期:2011年第01期

    艺术并不是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反映,也不是对于绝对理念(道、梵、逻格斯)的感性表现,艺术是人类的情感在不同社会话语环境之下的自我敞露、展开和演绎。从存在论的角度看,它是人类情感的自在性实体,永恒地自在于与人类的理性、理智的对话状态之中,是人类感性、理性、对话性交往共在的一极。艺术精神与主流意识形态发生疏离,其前提是一定社会的主流...

  • 音响与音乐

    作者:宋莉莉 刊期:2011年第01期

    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是音乐就要有音响,无音响也无所谓音乐。而在20世纪后现代主义音乐家的观念里,音乐和音响是两种既可以合一也可以分开的因素,甚至两者可以毫不相干。所谓的音响并不一定与音乐作品画等号,无声也可以做成音乐作品。这种特殊的音乐做法初闻让人惊异,但却是具有深层意义的。20世纪现代主义的作曲家在乎的不是要表现什么,而是刻...

  • 公孙尼子的《乐记》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作者:韩斌生 刊期:2011年第01期

    《乐记》认为艺术的起源"在人心之感与物也",是为"物感说";而《诗学》以为"这一切实际上是模仿",故为"模仿说"。二者异中有同。《乐记》中的"乐和论"以"和"为美学特质的观点,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宇宙情怀,是中国古代美学的最高境界;而《诗学》中的"和谐论"则建立在其"整体说"的基础之上,是从部分与整体的逻辑学角度对美的特质的一种诠释...

  • 郑板桥的艺术思想

    作者:黄桂娥 刊期:2011年第01期

    郑板桥的艺术思想主要体现在艺术创造理念、艺术审美理念和艺术价值理念中。关于艺术创造,郑板桥强调艺术感性经验每一次都是不可复制和独一无二的。关于艺术审美,郑板桥构造了"地上之竹"、"天上之竹"、"半山腰之竹"的审美意象,这三竹各代表他对艺术美的一种理想和追求。关于艺术价值,郑板桥认为艺术可以给自我、亲友、劳人带去精神的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