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界

艺术学界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Arts Study

杂志简介:《艺术学界》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9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艺术理论研究、艺术史研究、民间艺术研究、艺术设计研究、影视研究、书与人

主管单位: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主办单位: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创刊时间:2009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2
总发文量:686
总被引量:256
H指数:6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2.9211
  • 时代需要艺术 艺术需要理论——刊词

    作者:王廷信 刊期:2009年第01期

    <正>很难想象,如果理论家缺席,我们的时代将会怎样。在当今经济大潮的影响下,理论已有被实用主义挤向边缘的危险。一切从实用出发,将会把我们的时代引向迷途。

  • 我所希望的《艺术学界》

    作者:张道一 刊期:2009年第01期

    <正>俗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会上的职业层出不穷,只要有需要,就会出现一群躬行于兹的人,既是生计所然,也是事业所需,从中还会深悟其意义,生发出乐趣,"敬业如敬神",为社会做出贡献。一群一群的同业者,划出了自己的界域,譬如演戏的有话剧界、京剧界、昆曲界、越剧界、评剧界等,统称为戏剧界或戏曲界;音乐界有声乐界、演奏界、歌剧界;美...

  • 我国艺术学学科建设的态势

    作者:凌继尧 刊期:2009年第01期

    艺术学学科建设在十年内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许多艺术学丛刊和书籍相继出版。最近一年来的艺术学论文主要围绕艺术学学科建设、中国艺术学命题的特质探讨、艺术学基础理论及跨学科研究、应用艺术学研究的破题、重要的学术争鸣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 建立现代形态和民族特色的中国艺术学之可能性探讨

    作者:陈池瑜 刊期:2009年第01期

    20世纪中国之现代艺术学的研究,与美学研究同步展开,并在艺术学学科研究及部门艺术学的研究、艺术原理的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一些成果,为21世纪中国艺术学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但在艺术学学科建设和部门艺术学及艺术学分支研究方面还没有形成我国现代艺术学的理论体系,且编译西方人的艺术学著述较多,民族特点不够突出。21世纪,我们应该在借鉴西方近...

  • 艺术学及其体系

    作者:梁玖 刊期:2009年第01期

    如何界定和构建艺术学及其学科体系是中国目前深入研究艺术学的现实任务。从艺术创作、艺术治疗等领域切入研究艺术学,将有助于促进艺术学学科建设、教育、评价等工作的开展。艺术是指人们为滋养性满足自己多种需求而原创的情趣文化。艺术学是一门关于研究艺术学科整体学问的人文学科。艺术学必须同等重视艺术的理论性研究和艺术作品创作实践研...

  • 中国艺术学的“变”“立”发生事实与辩证生态建设策略

    作者:杨梦婉 刊期:2009年第01期

    自艺术学作为独立的学科门类在中国建立发展以来,对其办学目的、设置标准、人才培养的确立与定位都有了一系列的成果。随着近年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剧和民族"文化软实力"的输出等背景,中国的艺术学学科的进一步确立与完善建设在面对诸多艺术事象变化的情境下,也遭遇到阻力与困难。中国艺术学学科的民族化推进与建设理念应需着力研究,表达真正具有...

  • 审美解放与艺术变迁——兼谈中国艺术史的分期问题

    作者:徐子方 刊期:2009年第01期

    审美解放的核心在于美的发现,既是接受,也是创造,既可据以理论分析,又可用于历史归纳。伴随着思想开放和精神解放的审美解放是我们理解和把握中国艺术发展的一把钥匙。在中国历史上,意义重大而深远的思想解放和文化转型时期很多,但与审美解放和艺术发展密切相关的莫过于汉魏交替、宋元之际、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此基础上将中国古典艺术和中国现代...

  • 艺术鉴藏史上的作伪现象

    作者:梁江 刊期:2009年第01期

    艺术的发展同时也伴随着艺术的伪作史。随着艺术品赏鉴收藏之风的盛行和艺术市场的活跃,对艺术品的仿制、伪造也日渐盛行。如果仅从技术手段和制作要求的角度考察,仿制、摹本和作伪并无根本差别,其目标都是最大程度地逼近原物乃至于乱真。问题的症结,只在于制作的动机和用途何在而已。仿古作伪的做法在春秋时便见于记载,西汉文帝时,赵人新垣平曾...

  • “摹仿”什么? “表现”什么?——兼论中西艺术与美学的异同问题

    作者:孙惠柱 刊期:2009年第01期

    西方艺术和美学重摹仿、中国艺术和美学重表现的传统理论并不准确。亚里斯多德摹仿说的对象是生活,柏拉图摹仿说的原点则是理念。艺术史上理念先行的创作无数,也有不少一流作品,证实了柏拉图对一种创作方法的天才猜测。中国艺术表现的对象亦应分而析之,主体、客体和形式都可能是重点。以中西文化中的戏剧这一综合艺术为坐标,可以看到摹仿和表现...

  • 艺术的界限——艺术思考札记

    作者:王廷信 刊期:2009年第01期

    人类因界限而文明,艺术因界限而独特,艺术门类的界限具有延续性和可变性。艺术是对现实的否定与超越,不能把现实生活等同于艺术。艺术不是按照世俗现实的逻辑被动地再现或表现现实,其逻辑特征就是抛却了随意性的主观性,永远都是遵循艺术家的情感逻辑。艺术不指向现实世界,不能用现实逻辑推断艺术作品。

  • 中国岩画的线性特征

    作者:朱志荣; 张岚 刊期:2009年第01期

    中国岩画以线条造型,以线成面,勾勒轮廓,线性勾勒是中国岩画的主要特点。先民对造型语言的体认是从线条开始的,在以线条体认造型的基础上,先民们的岩画创作重在以线表意。岩画的线条中蕴含了丰富的意蕴:以静显动,寓动于静,展示了万物生命的律动;在万物生生不息的生化过程中原始先民们体悟到一种有秩序的节奏变化,并用线条有序排列的感性形式来表...

  • 简论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作者:马龙潜 刊期:2009年第01期

    中国的书法艺术,之所以能够作为一种逐步成熟的自由的艺术形态,一方面同汉字这种特殊的符号系统密切相关,一方面也同中国古代审美理想与审美趣味偏于主体内在情感的自由表现有内在联系。中国古代的艺术和审美思想,一般偏重于主体内在审美情感的自由抒发与表现,又偏重于美与善的结合。因此,人们常常把自由地表现主体内在审美情感与意趣的书法艺术...

  • 论中国古典画论中之“写真”“写貌”“写生”

    作者:臧新明 刊期:2009年第01期

    "写真"、"写貌"、"写生"正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而出现的与绘画美学概念相吻合的语言表述。在这些专用名词诞生前,即漫长的绘画历史中,没有要写生独立出来细分化的需求,但到了有这种需要的魏晋南北朝,自然就会有理论研究先端的学者文人们制造出来。当"写真"、"写貌"不能满足要表达其写生行为与相对应深度的符合艺术精神的状况时,新的概念语言就会...

  • 群贤集聚·雅兴清风——从三幅明代的“雅集图”谈朝鲜后期“雅会图”的中国因素

    作者:金宝敬 刊期:2009年第01期

    以上海博物馆2008年举办的《世貌风情——辽宁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古代人物画精品展》中三件明代"雅集图"作品为例扼要介绍明代"雅集图"的基本特点,并且探讨其如何为朝鲜后期的"雅集图"所吸收、借鉴而形成的中国因素,阐释其形态特征、文化内涵及历史意义。

  • 试论古琴曲与中国画的道德情境表现

    作者:尹文 刊期:2009年第01期

    古琴曲和中国画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同属一个艺术体系。尽管它们的艺术形式与表现方法不一样,但是作品的题材和内容可以是同一个历史典故。听觉艺术的琴曲与视觉艺术的绘画,在历史典故的道德含义统领下,其意境与情感表达的象征性具有共通之处。"乐者所以象德也"。无论音乐还是绘画,都是对道德的颂扬与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