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评论

艺术评论杂志 部级期刊

Arts Criticism

杂志简介:《艺术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4907/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稿、特别策划·百年红色经典与文艺高峰、回望、艺界时评_舞台印象、艺界时评_影像阅读、观察与思考、书评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672-6243
国内刊号:11-4907/J
全年订价:¥ 484.00
创刊时间:2003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54
总发文量:4808
总被引量:6329
H指数:22
引用半衰期:5.4167
立即指数:0.024
期刊他引率:0.9964
平均引文率:2.2973
  •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作者:于幼军 刊期:2007年第11期

    10月25日,丈化部系统召开干部大会传达学刁党的十七大精神。本文摘自丈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于幼军在会上的动员报告。作者在第一、二部分着重就十七大报告在理论创新方面两大重要成果和突出贡献,也是我们党最为重要、弥足珍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今后必须始终坚持和全面贯彻落实的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科学...

  • 《太阳照常升起》:一部具有独特品格的后现代电影

    作者:胡雪桦 刊期:2007年第11期

    世界上目前有两个《太阳照常升起》。一个当然就是海明威(Earnest Hemingway 1899-1961)的成名作小说“The Sun AISO Ribes”,写于1926年;另一个就是姜文正在中国上映的电影,出品于2007年,它的英文名字也是“The Sun Alsog Eises”,不知姜文是否有意借用了这个名字。其实,二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关联,

  • 魔幻的时间游戏:一种新的电影结构类型——从《太阳照常升起》说起

    作者:周清平 刊期:2007年第11期

    姜文新作《太阳照常升起》近期在上映之前参加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虽然进入竞赛单元.但最终空手而归。在国内上演后票房成绩差强人意,对观众而言,理解《太阳》(简称)存在巨大的障碍。电影作者和观众之间的理解障碍证明了存在语言之间的围墙,姜文运用的电影语言和中国观众的阅读习惯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双方无法沟通。

  • 叙事实验、意象拼贴与破碎的个人化寓言——评《太阳照常升起》的创新与问题

    作者:陈旭光 刊期:2007年第11期

    任何艺术都有一个接受或消费的问题。在严格的意义上说,缺少艺术的流通、接受、消费这一环节,艺术是不完整也是不存在的。正如萨特所言:“鞋匠可以穿上他自己刚做的鞋,如果这双鞋的尺码符合他的脚,建筑师可以住在他自己建造的房子里。然而作家却不能阅读他自己写下的东西。”具有工业生产和商品消费性质的电影何尝不是如此。

  • 中国历史古城保护与利用之我见

    作者:阮仪三; 宋正正(整理) 刊期:2007年第11期

    中国的历史古城,其实就活生生地在我们身边。中国的大都市大多是部级历史文化名城——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意义。这些城市大多有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完整的城市格局、人文社会环境和独特的城市历史风貌。

  • 北京寺观文化的保存与活化

    作者:刘托 刊期:2007年第11期

    历史建筑的审视与保护 北京古城及历史风貌的保护与城市的改造已经成为时下难以回避的冲突,因此如何认识历史建筑并使之保存下来继续发挥作用就成了十分迫切的课题。

  • 试解中国建筑史的几大困惑

    作者:方拥 刊期:2007年第11期

    20世纪末的中国,当古城墙和古建筑被拆毁殆尽之时,“欧陆风”甚嚣尘上,到处都是“罗马花园”或“巴黎府邸”。在大都市的“创新工程”中,欧美建筑师的设计方案动辄消耗数10亿。在大学建筑系的设计课上,对欧美时尚的模仿往往就是不二法门。直到2007年初,新出炉的“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如是说,“创新就是率先模仿”。

  • 城市发展与历史记忆三题

    作者:王明贤 刊期:2007年第11期

    一、消解与记忆 近十几年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城市发展极为迅速,甚至在一两年之内就能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居住小区。在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无可挽回的败笔常常困扰着人们。大量的老建筑被拆毁,又新造出~批毫无特点的建筑,形成了大杂烩式的城市建筑景观。

  • 不真实的城市

    作者:克里斯多佛·菲利普斯; 向竹(译) 刊期:2007年第11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奥利沃·巴尔比埃利曾到法国北部的布列塔尼拍摄过一些最古老的欧洲人造景观的照片,即五至七千年前安置的巨石阵。这一地区至今仍可见大量遗迹——耸人云霄的巨石以一定形状位置排列,高度大约在三至六米,无需质疑其所花费的巨大人力物力。现在很难想象放置这些巨石背后的原因,但那一定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在卡那克附近,至...

  • “观念”必须对现实作出回答

    作者:鲍昆 刊期:2007年第11期

    2007年度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终于谢幕了。这届大展,仍然是许多摄影人的大型派对,观摩、讲座交流、喝酒聚会,一如往昔的热闹。但今年的表面热闹后面,似乎暗暗传递出一丝凉意,除了人数比上一年度略微减少之外,就是整个大展的重头戏——展览,似乎并未出现过多的亮点。值得玩昧的展览非常罕见,让许多对它抱有期待的人们难免有些失望。

  • 意义的道具:器物/符号/个人观察及其记忆

    作者:杨小彦 刊期:2007年第11期

    本雅明在描述摄影的意义时曾强调指出:大自然对着镜头和眼睛说了各不相同的话。这句话的意味深长。在我看来,本雅明的意思是,当人们以为摄影的拍摄和眼睛的观看相互重合时,摄影的结果.也就是照片本身,却恰恰证明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我们既不能把照片看成是纯粹的纪录,以为它就是构成人类视觉记忆的惟一材料,

  • 面对世界——昆曲与《牡丹亭》

    作者:白先勇; 张静(整理) 刊期:2007年第11期

    昆曲和《牡丹亭》如何面对世界,它的可能性和遭遇到的一些困难,我有一些建议。为青春版《牡丹亭》,我准备了一年,到苏州大概有12趟。从2003年4月开始到2004年,大约磨了一整年。我们走了相当长的路,当时苏州昆剧院排练场,演员们穿着破旧的排演服排演,而今天进了国家大剧院演出,这期间相当漫长艰难、但又是令人非常兴奋高兴的旅途。 

  • 《牡丹亭》的历史解读与舞台呈现

    作者:江巨荣 刊期:2007年第11期

    《牡丹亭》是一部内涵丰富、结构恢宏的剧作。从它诞生的年代起,其“丽事奇文”(梅鼎祚语),便引起文学家、曲学家及广大读者和观众多种多样的评说。或言其情真,或言其情幻(潘之恒),或以为情节诡丽幻特(茅元仪),或言其“情之一字遂足千古”(吴从先)。凡此种种,都是当时人对此剧所写“生死至情”和所写人物及情节“奇幻”的认识。

  • 明代昆腔的雅化和官语化

    作者:戴和冰 刊期:2007年第11期

    当年一出《十五贯》造就了昆曲“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辉煌,成为戏曲“推陈出新”的典范。青春版《牡丹亭》成功上演一百多场,在戏曲不景气的今天,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现象。如何发展戏曲,如何适应今天的观众,尤其是适应青年观众,成为我们保护昆曲、保护戏曲的热门话题。有人说,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它忠实地诠释原...

  • 情感之域对中国传统中戏剧能动性的跨文化重访

    作者:颜海平 刊期:2007年第11期

    我自1991年起在美执教至今,讲述欧洲现代戏剧和希腊经典的同时,一直开设中国戏剧文化课程,尝试如何使美国青年学生感受中国的艺术境界,新世纪后在国内兼职,勾画境外各类艺术范式裂变的同时,一直探索如何重访中国的人文气脉,使当代学子自觉流动在血液里源远流长的中华底蕴得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