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工作

艺术工作杂志 省级期刊

Art Work

杂志简介:《艺术工作》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598/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稿、创作与评论、艺术史研究、设计平台、教学研究、外国美术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鲁迅美术学院
国际刊号:2096-076X
国内刊号:21-1598/J
全年订价:¥ 26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8
复合影响因子:0.43
总发文量:2177
总被引量:2190
H指数:9
立即指数:0.0055
期刊他引率:1
  • 面向新时代的美育工作

    作者:王慎十 刊期:2019年第02期

    2018年8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并就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出殷切期望。8位老教授写信给呼吁加强美育工作,是一种文化担当和教育担当。耄耋之年,初心不改,兼容求变,革故鼎新,体现了不懈奋斗的文化情怀和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

  •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大型组雕《走向胜利》的创作构思与体会

    作者:洪涛 刊期:2019年第02期

    2017年9月,受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委托,我们为其新改造的场馆设计了一组反映中国革命斗争史的雕塑。这是继中央党校大型组雕《旗帜》后,党和人民军队又一次交给我们的光荣的创作任务。受领任务后,我们组建了由李象群领衔、共30余人的创作团队。雕塑系全系教师迅速投入到各自的创作中,认真构思设计,及时拿出多个水准较高的设计方案。

  • 又说布德尔

    作者:马文甲 刊期:2019年第02期

    三年前罗丹来了,前年贾克梅第来了,去年初冬的北京迎来了西方雕塑史上的又一位雕塑巨匠布德尔。2017年11月20日,"回归·重塑:布德尔与他的雕塑艺术"大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展。开启了这位西方雕塑巨人作品的中国首展。当国内雕塑家与雕塑学习者们奔走相告这一送到家门口的学习机会时,也同样带出一个问题,布德尔的雕塑究竟好在哪里?

  • 大地艺术研究

    作者:吴彤 刊期:2019年第02期

    大地艺术即Land Art或Earth Art,原本是艺术家利用大地上的自然材料在大地上创造出来的艺术,其尺度往往非常巨大,相比较其他艺术可能是最大的,材料基本上是纯自然的,几乎包含了普通人一般意义上对自然中材料的认知。它产生于上个世纪那个轰轰烈烈的60年代初期的欧美,发达的经济伴随着动荡的政治成为大地艺术的产生和蓬勃发展的肥沃土壤。

  • 绘画创作瞬间性表达背后的心理诠释

    作者:赵天宇; 孟庆凯 刊期:2019年第02期

    一、绘画创作中的瞬间性与表达"瞬间"是一个充满动感的名词。时间因素和流动性其实在美术作品中并不具有真正的意义,即使是在一些作品中表现生命运动状态与流畅性情节的形象,或是社会生活发展过程,最终只是以某种静态的形式呈现。尽管如此仍旧有很多经典的美术作品能够在人们的心中"动"起来,"活"起来,尤其是一些带有情节性的静止的画面,能让人们...

  • 基因变异——走向观念主义的水墨艺术

    作者:王端廷 刊期:2019年第02期

    以文人为主体、以写意为内核的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性样式。实际上,文人画和水墨画是同一事物的两种称呼。文人画之名缘自艺术主体分类,水墨画之称基于艺术本体划分。水墨画自唐代兴起,随着文人画地位的提升,至两宋已臻成熟,后经元明不断延续,至清代走向衰落。按照高居翰的说法,"写意手法的普遍使用,是清初之后中国画衰落的重要原因,也许...

  • “水墨经验”重设中国“当代艺术”的格局——2001年以来“实验水墨”艺术家的新变

    作者:魏祥奇 刊期:2019年第02期

    2013年底,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部主任何慕文,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主持策划的"水墨艺术:当代中国的过去作为现在"[2013年12月11日至2014年4月6日,何慕文策划的"水墨艺术:当代中国的过去作为现在",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行,展出了徐冰、张洹、王冬龄、蔡国强、展望、黄永砯、杨泳梁、邢丹文、邱黯雄、谷文达、杨诘昌、方力钧、杨福...

  • 当代水墨的抽象叙事:“图像转向”中图像符号与话语符号的博弈

    作者:阎盈汐 刊期:2019年第02期

    诗人、艺术评论家朱朱曾将水墨自清末以来种种对现代文明冲击做出的被动回应称之为"发生在宣纸内外的""危机"~([2])。这种危机的首次显现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惊叹于东瀛极速取得近代化成功的清帝国开始谋求维新改制,这使文人画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很快遭到大量涌入的近代西方科学思想洪流的冲击。

  • 现实的体温与痛感——解勇艺术作品析读

    作者:兰迪 刊期:2019年第02期

    解勇的作品强调要在当代社会中开启自我反思的观察者立场,其所回应的并非是现代意识下"艺术一政治形态"的二元对立论,而是根据公共话语之失落与社会领域的恢复之间来看待艺术与当代社会环境的关系。这种灵感可回溯到一代人的特殊经验。也许,较之于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人而言,再晚一辈的人已经很难有这种体验:在平静如水的场面下涌动着自己汹涌...

  • 门,请不要关上——解勇作品的意义

    作者:王秋凡 刊期:2019年第02期

    解勇的艺术作品独树一帜,他有自己特殊的对艺术的理解:首先是他频繁地介入或参与社会——他把文字打造出能够用于组装的偏旁部首,再打造成可拆卸的冷兵器《拒绝语言暴力》,以思考儿童成长阶段来自家庭的语言暴力对人格塑造的影响;他还用3200多个姓氏打造了互动装置作品《守护天使》,目的是呼吁儿童安全座椅立法;他更打造了一组能发光、会说话的...

  • 为谁而创作?——解勇艺术小议

    作者:王熠婷 刊期:2019年第02期

    解勇创作于2003年的作品《千针万痛-R》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 1965年的作品《如何向一只死兔子解释绘画》和爱德华多·卡茨(Eduardo Kac) 2000年的作品《绿色荧光蛋白兔》。同样与兔子有关,三只兔子的背后却是三种截然不同的艺术观。1965年的博伊斯亲历了战争的残酷和古典哲学的失语,他思考的是给"人"一个新的人类学上的...

  • 公共雕塑中儿童形象的原型研究

    作者:马利 刊期:2019年第02期

    荣格作为分析心理学的奠基人,提出了基于集体无意识的原型理论,虽有其神秘主义的成分,但作为以人为本的心理学说,他对艺术创作的心理过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荣格看来,原型是具有普遍一致性的超越个人的先验形式。"原型是典型的领悟模式,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们遇见普遍一致和反复发生的领悟模式,我们就是在与原型打交道。"

  • 坚守、创新与突破(拓展)——从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新钢笔画学术展谈起

    作者:赵明 刊期:2019年第02期

    2018年12月25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委会、上海市宝山区文联、上海市宝山区吴淞街道联合主办,鲁迅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上海逸仙画院承办,民革上海市宝山区委等多家单位协办的"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新钢笔画学术展"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物馆开幕。至此,"新钢笔画学术展"自2014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三届。

  • 古籍版刻书迹释例(下)

    作者:祁小春 刊期:2019年第02期

    四、释例以下将本人在考察古籍版刻书迹时所见到的一些有代表性或特殊性的案例,运用上述方法作了浅显的考察,现以例说形式呈现如下,以期在引起有志者对此问题的关注,且期待为书法史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释例大致分类如下:名人名家书迹例,仿刻失真书迹例,书家自写字书例,名人后裔书迹例,名人尺牍手迹例,诸体风格书迹例,署名特征判断例,自书自...

  • 叶恭绰先生艺文年谱(下)

    作者:杨雨瑶 刊期:2019年第02期

    民国二十三年(1934)二月被聘为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博览会委员。是会[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博览会]为世界所注目,特聘各专家来华选定各出品,先生[叶恭绰]与国内各家先任提选,故宫博物院之出品几经审议方得确定,并由先生任撰中国书画学之概述。(《叶谱》,3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