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工作

艺术工作杂志 省级期刊

Art Work

杂志简介:《艺术工作》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598/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稿、创作与评论、艺术史研究、设计平台、教学研究、外国美术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鲁迅美术学院
国际刊号:2096-076X
国内刊号:21-1598/J
全年订价:¥ 26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8
复合影响因子:0.43
总发文量:2177
总被引量:2190
H指数:9
立即指数:0.0055
期刊他引率:1
  • 《贤·彼岸》

    作者:李象群 刊期:2019年第01期

  • 鲁迅美術學院 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在大连校区召开

    刊期:2019年第01期

    2018年10月29日上午,鲁迅美术学院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在大连校区召开。院长李象群、副院长及云辉、副院长常树雄出席会议。会议由委员会秘书长胡秉文主持。李象群院长在会上的讲话中对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的委员任期、续任工作、成员构成以及未来的工作重点进行了详细说明和阐述,并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希望。

  • 超当代:艺术的变革与守恒

    作者:尚辉 刊期:2019年第01期

    由被认作全球化艺术的“当代艺术”所一再凸显的“当代性”命题,成为当下困扰人们有关艺术定义及艺术发展模式认知的难题。欧美当下流行的对艺术“当代性”认知,暗示了艺术不断进化的演变逻辑,似乎科技革命是导致艺术不断变革进行媒介“当代性”颠覆的根源和动力。本文提出艺术的根本问题是审美地解决人与社会的纠葛、审美地解放人在生存中遭遇...

  • 同行:在逝川潮头遇见孔子

    作者:朱青生 刊期:2019年第01期

    李象群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独特地位,随着他个人地位的变化显得更为变动不居,犹如新作三尊孔子像,或者拱手沉思,或者舒张怀抱,或者凝视不语,正如孔子临渊,面对“逝者如斯”,既见到时代奔涌的潮流,又要在其中把握方向,如今以当代艺术关照社会,正当的航向难以确定,纷纷涌涌,顺之者昌,逆之则亡。

  • 古典建筑上的场景雕塑形式美感探究

    作者:李占洋 刊期:2019年第01期

    场景雕塑最早作为建筑中的装饰部分存在于建筑的各个角落,与建筑和谐呼应,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因建筑的各部分的需要或厚或薄,或长或短,或威严耸立,或细若游丝,或厚重千钧,或面薄如纸。整体风格根据建筑所在时期的审美需要,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宗教文化等因素的不同而形成独特的风格面貌。

  • 三种“空间”的思索——安东尼·葛姆雷的雕塑艺术

    作者:李孟阳 刊期:2019年第01期

    “身体”和“空间”是安东尼·葛姆雷雕塑创作的两条主线,这是今天我们谈及葛姆雷雕塑作品时,一个标准化、模式化的概括性界定和定位。其实,葛姆雷的雕塑艺术,是以“身体”作为载体,重点探讨、触碰和挖掘“空间”的边界。除去雕塑自身所具有的物理性的空间形态,纵观葛姆雷的作品.

  • 鲁艺精神的重塑与弘扬

    作者:王树山 刊期:2019年第01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2018年正逢鲁艺建院80周年,传承鲁艺精神,“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

  • 影像艺术中的时间与历史

    作者:殷双喜 刊期:2019年第01期

    当我们讨论当代艺术的时候,“现代性”是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概念,对这一概念有很多学者进行了范畴的界定与内涵的讨论。但是“现代性”容易被人忽略的一个特点却是其最基本的“时间性”,这不仅是指“现代性”具有时代划分的内涵,也具有时间的连续性与过渡性的特点,这一特点在当代艺术中(当然也在当代影像艺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真实、拷问与错位:中国当代摄影与“红色图像”

    作者:王璜生 刊期:2019年第01期

    中国的当代艺术包括当代摄影,其创作的思想资源及图像生成内在动因,有不少是来自于中国历史,中国的文化、所处地域的传统与现实等等,这样的思想资源及图像生成机制,其构成的原因及内在因素是极为复杂的。有如对红色历史、“”历史及其视觉图像等,艺术家是如何以个人的立场及表现的方式,针对、延伸、挪用、反思、反讽等,对这样的历史进行思考、表...

  • 自拍:作为自我成像的摄影叙事两个维度

    作者:佟玉洁 刊期:2019年第01期

    这里所讲的自拍不是一个简单的摄影手段问题,而是一个观念性的话题。自拍作为一个观念性的学理概念又如何定义呢?所谓自拍,是自我成像意图的一种摄影叙事方式。这里有两个关键词:“自我成像”和“意图”。通常把利用自己或他者成像技术完成的角色介入的摄影叙事,视为自我成像的学理特征。

  • 使命与阵营——1930至1970年代国内外艺术思潮与美院影像教育萌芽

    作者:薛志军; 傅遥 刊期:2019年第01期

    一、摄影机作为武器1930年代初的东西方国际社会,日本军国主义与德国法西斯主义正在滋生蔓延。1931年9月18日晚,在中国东北沈阳爆发了轰动国际社会的“九一八”事变。翌日,时任中共满洲省委宣传部长的青年赵毅敏发表了充满抗日激情的《九一九宣言》。

  • 论江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美术思想

    作者:闵靖阳 刊期:2019年第01期

    江丰(1910-1982),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代表画家之一,杰出的美术活动家和美术教育家。1930年起江丰一直在上海从事革命美术活动,参与创办“铁马版画研究社”“上海木刻作者协会”等革命美术组织,曾任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执委和党组书记。1938年到达延安,后任鲁迅艺术学院美术部主任、陕甘宁边区美术工作者协会执行主席。

  • 迈向不断退后的地平线——记尤劲东和他的理想国

    作者:陈延辉; 王秋凡 刊期:2019年第01期

    乌托邦远在地平线上,我靠近两步,它就后退两步;我前进十步,它就向更远处退十步。无论我如何迈进,永远够不着它。那么,乌托邦为什么存在呢?它存在的作用就在于——让我们前进。——加莱亚诺用文学家加莱亚诺这段话,来形容此刻坐在笔者对面的艺术家尤劲东,及挂在画室墙上一幅又一幅的作品,带给笔者的感受和领悟,是再恰当不过了。

  • 数字媒介中雕塑艺术的空间升维

    作者:苗鹏 刊期:2019年第01期

    引言科技缔造媒介,媒介又影响文化。几乎每一次重大的科技革命都会引发一系列文化思想领域的变革。数字技术催生出了数字雕塑这一崭新的艺术样式,它是由科技革命所掀起的在各领域深度技术迭代的产物之一。在空间维度、构成载体、思维逻辑等方面的深度颠覆决定了数字雕塑必然会形成不同以往的气质特征和艺术表现语言。数字雕塑存在于高维度的空间...

  • 古籍版刻书迹释例(上)

    作者:祁小春 刊期:2019年第01期

    一、缘起大约在二十多年前,我于1994年在日本书论研究会大会上宣读了题为“版刻序跋书法试探”的学术报告,1997年又在学刊上发表了《中国古籍版刻书法例说》论文,一年后又出版了我的第一部日语专著《中国古籍の板刻书法》,当时我还是立命馆大学在读研究生。至于为什么会关注这一课题,我在《中国古籍の板刻书法》序中有如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