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工作

艺术工作杂志 省级期刊

Art Work

杂志简介:《艺术工作》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598/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稿、创作与评论、艺术史研究、设计平台、教学研究、外国美术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鲁迅美术学院
国际刊号:2096-076X
国内刊号:21-1598/J
全年订价:¥ 26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8
复合影响因子:0.43
总发文量:2177
总被引量:2190
H指数:9
立即指数:0.0055
期刊他引率:1
  • 西方问题与中国美术现代性

    作者:杨振国 刊期:2016年第06期

    自从1978年至今,当代中国美术已经走过38年,此间先后参与美术界活动的艺术家已有四代人。当代美术所表现出来的异常的复杂性是前所未有的,从抵制“极左”思想到追求艺术自由再到自我表现,从简单的模仿西方到反传统思潮再到与西方接轨,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再到当代艺术,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再到当代性,从地域的、民族的、东方的到国际化...

  • “艺术家教师”对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启示

    作者:周沁悠 刊期:2016年第06期

    一.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沿课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师发展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要素,甚至被视为“是学校与教学革新的心脏,它能最大程度地重建和振兴一个国家的教育希望。”。美术教师作为整个教师群体的一部分,其专业化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研究具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

  • 纪录片的真相

    作者:陈雨 刊期:2016年第06期

    一.纪录片的定义 1、纪录片的历史追溯 要了解当下的纪录片现状不能回避温故电影的历史,电影的诞生来源于纪录片,卢米埃尔兄弟1895年创造的第一组在公共场所放映的流动画面标志电影的诞生,《火车进站》是人们生活的场景,摄影机是一个记录“真实”的工具,在当时被当作一个科学仪器。但电影保存客观的作用毋庸置疑革新了世界。今天,影像的...

  • 经典作品的时代性与超越性

    作者:刘智勇 刊期:2016年第06期

    打开艺术史,或走进博物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经常是一件件经典艺术作品和那些饱经历史风霜的艺术大师的名字,他们的不同于常人的生平事迹和非凡的创作结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一部艺术史就是一部经典和大师交相辉映的历程。当然,随着研究工作的逐渐深入和细化,许多平凡的艺术作品也会映入我们的眼帘,进入我们的视野。但是真正代表历史上...

  • 鲁美艺术教育历程访谈录——访谈惠淑琴、王庆珍、庄子平、任绘、赵璐

    刊期:2016年第06期

    席田鹿:我知道您以前曾在法国巴黎呆过一段不短的时间,目前担任文化国际服装学院院长的工作,并且一直在教学的第一线。可以说您一直没有离开国际服装时尚的世界,请您谈一谈服装设计当下的问题。

  • 一切皆可老去,唯青年精神永新——有关杨劲松的一些杂感

    作者:孔国桥 刊期:2016年第06期

    劲松老师嘱我为他写些东西,这给我带来很大的压力。因为对我这种文字的业余者而言,写作实往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同时,对于相识相交了整整三十年、自以为非常了解的“亦师亦友”的老杨,从心底我又觉得有着太多可写的东西。

  • “有异于现实的别样化景观”——关于庞茂琨的手稿研究展

    作者:鲁虹 刊期:2016年第06期

    本文标题是从艺术家庞茂琨的自述中借用而来的,因为我感到,这句话恰好表明了庞茂琨艺术创作的特质,即:虽然他的作品大多以极为写实的面貌出现,但他从来都没有用画笔简单照抄他眼睛所看到的现实。恰恰相反,他总是想办法借具有写实特点的图像来呈现自己的主观意识,以表达超越画面图像的思想内涵。

  • 论中国当代艺术的技术性缺失相关问题——观鲁迅美术学院毕业季作品展后所展开的思考

    作者:王默林 刊期:2016年第06期

    鲁迅美术学院毕业季作品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当代艺术的缩影,观展引发了笔者对中国当代艺术种种问题的思考。这些问题中的相当一部分与当代艺术的技术性缺失有关。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而发展形成的各种工艺操作过程、方法器具和技能。”’它是西方传统艺术为社会、观众提供服务的手段和前提条件,体现了艺术与社会的一致性...

  • “揭开美的奥秘——赵经寰艺术探索60年回顾展”访谈

    作者:张天一 刊期:2016年第06期

    张:您好,赵老师,韦尔申院长让我专程来人连,井代表他向您的个展表示祝贺,您是我们敬重的艺术家,您的特点是“融汇中西,进行多种风格的形式探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我想问:多种风格的形式探索对您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是否和展览主题“揭开美的奥秘”有关?

  • 生命之美——DNA元美学细节再分析

    作者:赵经寰 刊期:2016年第06期

    一个受精卵细胞的不断分裂,最后成长为一个极其复杂而神秘的成年生命个体。这个工程究竟是谁来设计的?是怎样设计了消化、呼吸、循环、神经、生殖、泌尿、运动和内分泌系统的生命蓝图?而且配置合理而精密、节能而高效,甚至人类至今还不能自我仿真复制。眼神怎能会“暗送秋波”?

  • 从雕塑中寻找自我——解读我眼中的贾科梅第

    作者:姜晓梅 刊期:2016年第06期

    贾科梅蒂说:“有一天,我在街上看到了我自己,活像那条狗,我就是狗!”。1995年,我还在上大学,在老师的工作室翻看贾科梅第的画册,看到了这句话。当时我没觉得这句活有多么深刻。然而,20多年后,却发现这句话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原来贾科梅第一直在努力认识世界的同时,他是在认知自我。

  •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梁蓝波《墨象》系列解读

    作者:徐修玲 刊期:2016年第06期

    继《云·山·梦》、《岁月·退想》和《聚合大系》等系列作品之后,梁蓝波把近年的当代水墨系列命名为《墨象》,英文名为“Inkscape”。“-scape”作为后缀表示一种景象,与“ink”结合所展现的是一种三维的景观、一个水墨交融的世界。就中文“墨象”来说,“象”的涵义展现了中国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除了表示一个物种,更多的是指自然物象,象征...

  • 现代绘画形式的综合运压——漆的艺术表现

    作者:张丽娜; 刘志艳; 才智琦 刊期:2016年第06期

    一.导言 美国艺术理论家杜安·普雷布尔在《艺术形式》一书中指出:“一件艺术品是运用某种媒介,通过人类的技巧构成的某种观念的审美表现,媒介是艺术创作所使用的材料,如果某一种媒介使用的非常完美,把我们的感受扩展到了超越普通的意识,那么媒介的这种特殊的使用方法就可以视为艺术”。

  • 后现代绘画的艺术抽象力

    作者:张群; 许乐 刊期:2016年第06期

    后现代绘画在后工业社会的背景中以艺术的方式洞见了现代绘画对“定在”的表现。并将这种理论洞见外化在拒斥现代绘画艺术手法的后现代抽象力之中,形成了后现代主义绘画独特的艺术技法。后现代绘画通过截取的搬用、变化的组装、碎片的整体突破了现代绘画“形式化”的创作路线。

  • 米开朗琪罗与达·芬奇以及提香在女性裸体形象描绘上的较量

    作者:乔纳森·K.奈尔逊; 丁宁 刊期:2016年第06期

    在16世纪早期的佛罗伦萨曾经有过一场围绕着如何描绘女性裸体形象的较量,它虽然对欧洲艺术的发展形成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是,如今却被人忽略了。先是米开朗琪罗创造了一种革命性地描绘女性身体的方式,就如他的《圣家族圆形画》所展示的那样,然后,是达·芬奇以其《勒达》做出回应,用的是一种同样新颖却更具影响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