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评鉴

艺术评鉴杂志 省级期刊

Art Evaluation

杂志简介:《艺术评鉴》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2-1165/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评论、书画视界、音乐舞蹈、艺教论坛、戏剧与影视、艺术交流

主管单位: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1008-3359
国内刊号:52-1165/J
全年订价:¥ 840.00
创刊时间:2016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贵州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5
复合影响因子:0.44
总发文量:20503
总被引量:12992
H指数:16
引用半衰期:4.7353
立即指数:0.0366
期刊他引率:0.8743
平均引文率:2.8919
  • 《西藏热巴音乐文化研究》评析

    作者:孙莉 刊期:2019年第17期

    西藏昌都地区的“热巴”是一种集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民间活动,由于传播地理范围相对边远以致对于它的研究工作也受到一定限制。王华教授的著作《西藏热巴音乐文化研究》则填补了此方面的学术研究空白,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大音希声——《波西米亚狂想曲》的哲学反思与生命呐喊

    作者:张塬铃; 张烈琴 刊期:2019年第17期

    音乐之美不仅在于表现外在的情感的切合,更高的审美需要,还在于使人的神灵回归,跨越表象的误导,直接的直观到本然的“道”。波西米亚狂想曲这样的“合众”之声,正是人在对生命的反思与崇敬中,宛如精灵般的闪现。本文通过对波西米亚狂想曲内在情感与诉求的浅析,以及“大音希声”的这样超越经验的直观简述,在比对中西的逻辑与直观中,浅述波西米亚...

  • 由《心香》浅析影视配乐中二胡的二度创作

    作者:陈嘉钰 刊期:2019年第17期

    二胡作为一件具有中国代表性的民族乐器,在影视作品中常被用来表现中国民族元素,《心香》即是赵季平先生在2005年由其为同名电影创作的配乐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一首独立的二胡协奏曲。本文通过对本曲的分析希望能够从情感分析到演奏技法上更直观地展现二度创作的重要性。

  • 继往开来积极探索——以四位作曲家为例析河北籍作曲家对传统音乐结构的突破

    作者:刘沛轩 刊期:2019年第17期

    在如今求新求变的社会氛围下,河北籍作曲家本着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始终坚持着创作的民族性,使它成为了音乐创作的灵感来源与创作内核。同时河北籍作曲家们并不守旧,他们在吸收西方作曲技术的同时积极探索着各种技法的可能性。故,本文以对西方传统结构观念的突破为切入点进行论述。

  • 论青年作曲家谭真主旋律歌曲的创作特征研究

    作者:欧树宏 刊期:2019年第17期

    谭真是我国现代的青年作曲家,从事歌曲创作近二十余载,其创作的作品风格涉及到主旋律、歌唱家乡、亲情、儿歌等多个方向,其中以主旋律歌曲的成就更为突出,他创作的主旋律歌曲内容丰富,种类多样,涉及面广,每部作品都与时代的步伐相一致,在音乐的创作上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他的主旋律歌曲以“正能量”为基点,具备了歌颂性、艺术性、时代性、流...

  • 浅析同构联觉在音乐欣赏中的作用

    作者:韩旭 刊期:2019年第17期

    同构联觉机制是指由一种感官刺激引发其他感官感受的心理活动现象,它可通过音的高低、强弱、紧张度、发音状态、节奏与速度五个方面实现音乐形式与人类情感的连接。作为音乐欣赏的重要环节,明确同构联觉的功能、意义及其局限性对于音乐欣赏的传播及普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 武冈丝弦艺术团现状考察

    作者:戴玲艳 刊期:2019年第17期

    本文通过对武冈丝弦艺术团进行问卷与访谈式地实地考察,描述和分析艺术团的发展过程、组成结构、表演的曲目类型以及生存状况等信息,肯定该团对传承武冈丝弦艺术的功能与价值,同时在基于当代社会文化背景下对武冈丝弦艺术团的发展提出几点思考,以期对武冈丝弦艺术团的发展及武冈丝弦传承机制的整体化探究产生一定的作用。

  • 龙门石窟音乐图像中的膜鸣乐器研究

    作者:吴璇 刊期:2019年第17期

    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蕴含着丰富的音乐图像,音乐图像中现存的可辨识乐器有18种类型,其中膜鸣乐器主要有细腰鼓、粗腰鼓、杖鼓、鸡娄鼓。这些音乐图像是当时乐器形制和结构的真实呈现,既有中原特征,又有西域风格,体现了丝绸沿线音乐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

  • 论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及创新发展

    作者:邓统明 刊期:2019年第17期

    藏族舞是一个经过历史长期洗礼形成的极具代表性、风格性、民族性的舞种,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通过藏族舞的概述引申到其舞蹈的审美特征,继而通过分析研究藏族舞关于创新发展的程度、存在的部分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旨在希望让藏族舞蹈能有更好的传承与传播,推进藏族舞对于现代人们审美的追求,加快藏族舞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开...

  • 长角苗舞蹈文化研究

    作者:李晓艳 刊期:2019年第17期

    聚居于“六枝梭嘎箐苗社区”的长角苗是贵州苗族的一个支系,由于其特有的文化生态,被列入贵州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社区内舞蹈风格独特、内涵丰富。通过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发现:受地域、自然环境、社会结构、风俗习惯的影响,区域内舞蹈有起于心、发于腰、平稳、庄重、紧而不僵,松而不漂、重歌轻舞的风格特点。对长角苗...

  • 乐器学视野下的新疆少数民族乐器及其展望

    作者:梁红玉 刊期:2019年第17期

    新疆少数民族乐器是本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但也离不开世界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实践证明,新疆少数民族乐器的发展之路实际上就是民族乐器的改良之路,对新疆少数民族乐器的展望,将会带给我们众多的启示。

  • 苏杭地区“仿真绣”与“乱针绣”的比较研究

    作者:唐峰; 郑泽君 刊期:2019年第17期

    本文以苏杭地区“乱针绣”和“仿真绣”为例,对比两者的起源与发展。从题材、技法进行比较研究,突出“乱针绣”与“仿真绣”的改革创新。通过归纳“仿真绣”与“乱针绣”的共性,进而更好地解析“乱针绣”与“仿真绣”。

  • 美术表现视阈下的南雄香火龙范式传承研究

    作者:陈永亮 刊期:2019年第17期

    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当下的研究热题,合理利用也是传承创新的难题。南雄香火龙面临文化缺失、后继乏人、审美不足和宣传单一等困境,在存其传承特征不变之语境下,从美术表现视阈下积极探索跨界传承方式,以期用美术的多种表现创新非遗文化的范式传承策略。

  • 浅论装饰语言在当代中国画中的表现与运用

    作者:覃丹丹 刊期:2019年第17期

    当代的中国画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探寻新的语言形式,试图以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新颖独特的画面去阐释艺术家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事物本质的理解。于是,富有现代形式美感的装饰语言理所当然地被运用到绘画作品中。装饰语言在中国画中的运用,提高了当代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意趣,使艺术作品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主要从构图...

  • 浅析杨大鲁油画风格

    作者:易俊杰 刊期:2019年第17期

    通过对画家本人生平的深入了解,结合其艺术之路的经历,从多方面入手去分析画家的油画风格,如表现手法、情感表达、素材方向、创作目的等。杨大鲁老师为中国油画的探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