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学进展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统计源期刊

Advance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杂志简介:《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1-1187/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综述、节译、讲座、文摘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成都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国际刊号:1004-3934
国内刊号:51-1187/R
全年订价:¥ 228.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四川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1
复合影响因子:0.93
总发文量:3070
总被引量:18606
H指数:44
引用半衰期:3.4643
立即指数:0.0472
期刊他引率:0.9898
平均引文率:15.5222
  • 碎裂QRS——还有多少谜团有待解开?

    作者:田颖 杨新春 刊期:2010年第04期

    碎裂QRS(fQRS)是一项新近被广泛重视的无创心电学指标,其形成机制被认为是心肌瘢痕形成所致的传导延迟,常见于冠心病患者,但也可见于心肌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此外,fQRS也是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Brugada综合征、非缺血性心肌病临床预后的重要心电图预测指标。fQRS虽然在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的检出和预警方面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相关...

  • 早复极综合征——进展与困惑

    作者:张颖 刘兴鹏 刊期:2010年第04期

    早复极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电图现象,指至少两个连续导联上QRS波终末部和ST段起始部交界处的J点抬高≥0.1 mV,呈现圆顶或穹窿样改变。长期以来,早复极综合征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预后良好的心电图变异,然而最近多项研究揭示,早复极综合征与特发性心室颤动及心脏性猝死可能存在密切关系。现就近年早复极综合征临床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及尚存问题...

  • T波形成的心电生理机制及其争议

    作者:夏云龙 杨延宗 刊期:2010年第04期

    心电图应用于临床已逾百年,但是对于T波形成的基础心脏电生理机制仍然不完全清楚。随着心室肌M细胞的发现,部分学者应用心室组织块记录心室心内膜、心外膜和M细胞之间的跨壁复极离散,并与同步记录的模拟心电图T波相对应,认为T波主要是心室肌跨壁复极离散所形成。但是,与心室组织块相比,在体情况下全心室相对长的心室激动时间、较快的心室率、电...

  • 药物性Brugada样心电图/综合征

    作者:狄梦阳 白融 刊期:2010年第04期

    Brugada综合征以心电图上右胸导联ST段抬高和心脏性猝死为特征,是一种遗传性心电疾病。近年来发现多种非心血管疾病领域的药物,如抗精神病药、麻醉药、抗组胺药等在常规或过量使用时,可引起心电图呈Brugada样改变,少数患者可在此基础上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等心脏事件。临床医生应充分认识这些药物的电生理效应及其可能的后果并给予足够的重视。

  • 长QT综合征(二)

    作者:张莉 李翠兰 胡大一 赵博 刊期:2010年第04期

    2获得性长QT综合征 获得性长QT综合征(LQTS)远较先天性LQTS常见,也可导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心脏骤停和猝死。获得性LQTS可分为以下几类:

  • 2009欧洲感染性心内膜炎防治指南的解读

    作者:郑宏健(综述) 卢新政(审校) 刊期:2010年第04期

    2009年9月,欧洲临床微生物学和传染病学会(ESCMID)及国际感染与肿瘤化疗学会(ISC)共同公布了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endocarditis,IE)的预防及诊治指南,该指南在以往专家共识基础上更新,包括流行病学、病理生理、诊断、治疗、预防及预后评估。现对其主要内容作一解读。

  •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因素

    作者:刘汝刚 郝盼盼(综述) 陈玉国 张运(审校) 刊期:2010年第04期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及时形成和开放可以减轻心肌缺血,降低冠状动脉闭塞后心肌梗死的面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功能。基于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冠状动脉病变及其特点是侧支循环形成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血压病、血脂异常、吸烟等)和运动均可影响侧支循环开放的程度。治疗性血管再生已经步入了临床阶段,虽然临...

  • 间隔消融术对比心肌切除术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研究进展

    作者:郑志峰(综述) (审校) 刊期:2010年第04期

    先前认为室间隔心肌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药物难治性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金标准,近年来,经皮经腔间隔心肌消融术由于创伤小,操作简单,获得广泛开展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究竟哪种是更好的治疗方法,一直存在争论。现就目前药物难治性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两种方法疗效比较作一综述。

  • 血流储备分数在冠状动脉介入策略选择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林林(综述) 黄进(审校) 刊期:2010年第04期

    血流储备分数是指在存在狭窄病变的情况下,该冠状动脉所提供给心肌区域能获得的最大血流量与同一区域在正常情况下所能获得的最大血流量之比。血流储备分数直接评价受病变影响的血管供血生理功能,它所提供的信息与心肌灌注研究所得相似,但它较后者更为明确且有一个更好的空间分辨率。该指标可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各种病变的介入指导,尤其适用于复...

  •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治疗优劣对比

    作者:王慧(综述) 饶莉(审校) 刊期:2010年第04期

    临床上两种冠心病主要手术方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的相对益处对比研究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对近年来国内外多项研究分析发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的优劣无明显差距。临床医生只要严格按照手术适应证选择恰当的血运重建技术,就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益。

  • 分叉专用支架的进展

    作者:郑心田(综述) 李广平(审校) 刊期:2010年第04期

    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分叉专用支架是为克服常规的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局限性而设计。大多数分叉专用支架的目的就是易于在必要时置入边支支架。这是一种令人激动的全新技术,可能使复杂的分叉病变治疗简单化。目前有11种分叉专用支架完成或正在进行人体试验。随着更多的药物释放支架平台和更大规模的对照试验出现,在不久的将来成...

  • 体外心脏震波疗法——冠心病治疗的最新选择

    作者:杨萍 彭云珠(综述) 郭涛(审校) 刊期:2010年第04期

    体外心脏震波疗法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有效而无任何创伤的全新疗法,能够使活体内血管再生因子及其受体表达上调,有促进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和加速侧支循环建立的作用,为改善心肌缺血,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现结合文献对体外震波治疗冠心病的原理、研究现状、适应证、优缺点做一综述。

  • 氧化应激与心房颤动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官媛(综述) 单兆亮 郑强荪(审校) 刊期:2010年第04期

    研究已证实氧化应激参与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发病过程,其与心房颤动的关系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现综述氧化应激与心房颤动关系研究最新进展。

  • ACEI/ARB在心房颤动的预防治疗作用

    作者:王海云(综述) 刘小慧(审校) 刊期:2010年第04期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并且很难治愈。目前,大家都把兴趣集中在针对发病机制的新治疗手段。近期研究提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分泌系统。因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都成为了预防心房颤动的新型药物。现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房性心律失常的检测手段评价

    作者:王尹曼(综述) 张树龙(审校) 刊期:2010年第04期

    心房颤动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已取得了较高的成功率,但术后发生的短阵房性心律失常和无症状性心房颤动较常见,只靠偶尔检测的有症状性心房颤动可能高估了消融的成功率。因此,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的患者来说,需要长期通过心电图、起搏器的记录、事件记录仪、电话远程监护系统监测,以明确消融术后真实的心脏节律而不仅仅是基于症状的随访研究,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