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研究导刊

新闻研究导刊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杂志简介:《新闻研究导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0-1205/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新闻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新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党的百年新闻舆论工作研究、党史学习教育与传播、研究论文、国际传播、基金课题、学术探讨、媒介观察、传媒实务等

主管单位: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国际刊号:1674-8883
国内刊号:50-1205/G2
全年订价:¥ 720.00
创刊时间:2010
所属类别:新闻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重庆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4
复合影响因子:0.44
总发文量:32592
总被引量:30220
H指数:27
引用半衰期:3.63
立即指数:0.033
期刊他引率:0.9014
平均引文率:2.414
  • “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对外广播的内容分析——以《中国消息》为例

    作者:李涛 刊期:2016年第15期

    对外传播是世界各国都重点关注和倾注投入的一项工程,特别是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都逐步实现了高度一体化,对外传播是塑造民族文化、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从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新疆对外广播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 《新闻研究导刊》学术论文征稿启事

    刊期:2016年第15期

  • 论网络媒介的传播偏向——对伊尼斯传播偏向论的推进

    作者:胡晚婷 刊期:2016年第15期

    伊尼斯提出传播偏向论,认为传播信息的媒介有时间和空间两种偏向。传播偏向论在区分媒介偏向性时存在划分依据是符号还是介质的问题。因此,网络媒介的传播偏向性已经超出了伊尼斯的理论范围,其传播信息的特征既符合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又体现出数量——质量偏向和速度偏向。在互联网传播偏向的基础上合理发展其媒介技术有助于技术哲学理论的完善...

  • 从“柳岩当伴娘被扔事件”透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群体极化现象

    作者:刘晓新 刊期:2016年第15期

    "柳岩当伴娘被扔事件"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在舆论压力下,涉事各方纷纷致歉,一件普通的事情何以激起千层浪?这与网友们不理智的行为有必然的联系,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聚合作用将有共同兴趣的人群集中成一个个群体,群体趋向一致的意见导致一种群体极化的倾向,对事件的发展方向产生不容小觑的舆论压力。笔者认为"柳岩被扔事件"就严重透着群体极...

  • 本刊简介

    刊期:2016年第15期

  • 从网络群体事件看现代媒介环境下的“乌合之众”——以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为视角

    作者:聂妍 刊期:2016年第15期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媒介的发展,现代媒介环境下的网民群体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愈发强大的集体力量。尤其是在种种网络群体事件中,他们推波助澜、不容小觑。本文以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为视角,从网络群体事件中探析这一心理群体的特征及形成原因。

  • 投稿须知

    刊期:2016年第15期

  • 分析网络舆论传播的特点——以“魏则西事件”为例

    作者:王烨 刊期:2016年第15期

    在自媒体盛行的时代,"我的日报"经由自媒体的传播,群体极化的趋势在虚拟世界的个体间,逐步形成一股庞大的群体力量和舆论场。"魏则西事件"唤起了公众的集体记忆,议题的"序列化"叠加报道激起了网民对政府和社会的道德控诉和情感动员。此次事件形成的意见气候,在虚实之间的群体中形成强大的"共鸣效果"。笔者将以个案研究的方法分析"魏则西事件"中...

  • 大学生网络社群发展原因及规范研究

    作者:刘慧卿 刊期:2016年第15期

    大学生群体作为较先接触网络的"新新人类",能够熟练掌握网络技术,更易形成参与网络社群互动、传播活动的热情。随着网络传播平台的日益丰富,网络沟通形式日益多样化,大学生网络社群快速增长。本文拟分析大学生参与网络社群的原因,探索规范大学生网络社群良性发展的途径。

  • 苏北文化创意产业园品牌运营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连宿徐为例

    作者:王建彦; 纪峰 刊期:2016年第15期

    园区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式发展的主流模式,文化创意产业成熟发展的标志之一便是出现相对集中的集聚区。近年来,连宿徐三地文化创意产业开始步入起飞阶段,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数量不断增加,但园区大多遵循政府导向的模式,盲目跟风建设导致同质化竞争现象十分严重;园区内缺乏领军式企业,"小、弱、散"状况尤其突出;园区功能和定位不清晰,产业链不完整,...

  •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的国际表达

    作者:王小萍 刊期:2016年第15期

    国际表达是对外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对于扭转"文化逆差",增强文化传播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国迈进文化强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遵循受众接受、先进性与需求性结合、淡化政治、强化人文三原则,借鉴西方文化国际表达的经验,提出中国文化国际表达的相应策略。

  • 从粉丝文化看新媒体时代的青年亚文化诉求

    作者:甘瑞; 刘亚斐 刊期:2016年第15期

    现今,新媒体已成为构建青年亚文化群体文化身份的主要渠道。青年群体通过风格化和另类的符号对主流文化进行挑战,从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文化空间。本文以粉丝文化为切入点,探析新媒体时代的青年亚文化诉求。

  • 在藏语地区进行深度新闻报道的瓶颈与策略

    作者:叶娟 刊期:2016年第15期

    深度新闻报道能够对各种社会热点问题、重大新闻事件进行系统化反映,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意义、本质进行深入阐释,同时对新闻事件的发展动向进行追踪和探索。以西藏为代表的藏语地区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触发了大众传媒的改革契机。随着人们对藏语地区新闻报道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媒行业应正视藏语地区新闻的深度报道。然而最近几年发生...

  • 初探中外媒介批评机制

    作者:赵洁 刊期:2016年第15期

    媒介批评概念起源于西方,在媒介愈发繁荣活跃的今天,其带来信息巨量化的同时,也对社会文化及公序良俗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媒介批评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国外媒介批评体系与机制已基本建立和完善。本文通过梳理境内外媒介批评机制,对我国媒介批评的历史沿革及机制建立进行一定的探索与思考。

  • 浅析电视节目多屏互动应用误区及商业模式创新

    作者:陈思遥 刊期:2016年第15期

    互联网时代,电视媒体为应对严峻的产业形势,迎合用户媒介使用习惯,应用多屏互动的形式以提升用户对电视节目的关注度。本文针对多屏互动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在多屏互动推动下电视商业模式的创新方向进行分析,以期对多屏互动应用的未来发展起到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