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新闻中心日常工作计划

新闻中心日常工作计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2-09-17 01:39:06

新闻中心日常工作计划

新闻中心日常工作计划第1篇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报纸新闻编辑应该打破传统的工作模式,树立策划的意识,从新闻的栏目、选题以及版面的策划等方面都需要具有敏锐的眼光,及时洞察读者的需求,准确把握新闻市场的动态,利用个性化的表达赢得新闻市场。

新闻编辑主要是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让更多的读者尽快了解相关新闻事件。作为新时期的报纸新闻编辑,特别是在信息化的发展形势下,报纸要想获得较快的发展就需要报纸新闻编辑不断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创新写作意识,精心编写各类新闻事件。首先,作为报纸新闻编辑应该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要严格遵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时地了解我国政治方面的发展动态,利用各种正面新闻事件的传播帮助公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作为一名报纸编辑对报纸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报纸新闻编辑应该具有良好的策划能力,要明确各类新闻事件的编排方法以及采编任务的安排;其次新闻编辑要具有良好的编辑能力,要掌握各类新闻事件的处理方法,要保证编辑的新闻事件符合读者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新闻报纸编辑要具有创新能力,要善于创新自身的理念,紧跟时展的步伐。

二、完善报纸新闻策划工作

通常情况下,报纸新闻的策划主要包括三方面:栏目策划、选题策划以及编版策划,要做好报纸新闻编辑工作应该分别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完善。第一,栏目策划是报纸给予读者的一个重要印象,针对报纸各栏目的分类需要对稿件的类别进行分类,将同属一个类型的文章归为一个栏目中,这样便于读者的阅览。并且编辑要对每一份新闻稿件的质量严加审核,稿件质量是报纸的生存之本,如果稿件质量不过关将会严重影响报纸的发展。第二,新闻事件的选题策划,对选题的策划要根据读者的要求,要选择一些能够吸引读者眼球的新闻稿件,同时报纸新闻编辑还应该对大众化的新闻热点从不同的层面进行点评,不能只局限于一种思路中。此外每一个报纸新闻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特色,报纸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特点更多的关注社会热点,利用社会热点的点评激发读者的共鸣。第三,新闻的排版要尽量地采取一些创新思维,不能只局限于一种排版风格,排版的过程中要以内容为基础,利用多变的形式或者是读者比较心仪的表达形式进行阐述;并且排版过程中要尽量的突出栏目的风格和版面特色,保持各版面的协调统一。

三、采用个性化的报纸标题吸引读者眼球

个性化的标题是新闻事件吸引读者的一大亮点,但是报纸标题的个性化仍然要切合实际,不能过于浮夸。做到个性化报纸标题的要求需要实现题目和文章内容的一致性;标题必须要保证简洁明了,能够让读者一看就知道文章的整体思路;标题的选择还应该突出亮点,应该是对整篇新闻事件的提炼和概括;同时,标题的设定还应该生动活泼,要尽量的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只有这样的新闻事件才能得到读者的关注和喜爱。但是在制定标题时应该注意各新闻事件的种类,如果是一些政治性比较强的新闻,标题的制定就不能生动活泼,而应该具备一定的严肃性,只有真正的掌握好报纸新闻编辑的基本思路,才能做好报纸新闻编辑工作。

四、美化报纸的版面

报纸版面的设计并不是单一的,它需要根据各报纸性质的不同量身定制,比如:娱乐报纸要生动活泼,而政治性比较强的报纸的版面设计则需要严肃一些,因此在日常工作中编辑应该善于观察,要通过多方面的交流拓宽自身的工作思路。通常报纸版面的设计要以报纸内容为基础,不能将版面设计的过于夸张,设计的版面应该贴近群众,要符合大众的眼光。但是版面的设计一定要具有美感,各种图片或者是文字的设计要充满灵动感,要让读者感受到一定的韵味。此外,版面的设计要具有自己的个性,要和市场上的其他报纸有所区别,要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在信息化的传媒市场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要做好报纸新闻编辑工作,需要编辑不断根据工作需要创新理念,并完善报纸新闻的策划工作,采用个性化的报纸标题吸引读者眼球,并尽量的美化报纸的版面,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做好报纸新闻编辑工作。

参考文献:

[1]裴妍萍. 提高报纸编辑素质 促进煤炭企业和谐发展――浅析报纸编辑素养的重要性[J].中国外资.2011,03(04):48-49.

新闻中心日常工作计划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新闻规律,在全州质监系统逐步建立职责明确、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新闻发言人制度,确保及时、主动、准确、地新闻,树立我局对内、对外的良好形象,为振兴湘西州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组织领导

州质量技术监督局新闻发言人的组织领导,由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担任长,负责州质量技术监督局重要新闻的对外工作;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分管领导为副组长,负责分管综合新闻;各科负责人为组员,负责新闻采访。办公室负责新闻的日常组织联络工作。

三、内容

1、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根据有关标准化、计量、质量监督管理和安全监察的法律、法规,进行行政执法工作的新闻。

2、制定和实施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规划,协调各行业和专业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新闻。

3、管理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管理和指导质量监督检查,负责对生产企业实施产品质量监控和强制检验;管理产品质量仲裁检验、鉴定;组织依法查处违反标准化、计量、质量等法律、法规的行为,打击假冒伪劣违法活动的新闻。

4、管理和指导全州质量工作;组织贯彻实施《质量振兴纲要》,组织拟订提高本州质量水平的发展规划、意见;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和方法;参与省局对重大产品质量事故和锅炉、压力容器与电梯、防爆电器等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协助省局做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的管理工作;依法负责产品防伪的监督管理工作的新闻。

5、负责标准化工作;管理企业产品标准备案、标准登记工作,监督标准的贯彻执行;推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指导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推行农业标准化工作;管理全州组织机构代码和商品条码工作的新闻。

6、负责全州本文转载自计量工作的综合监督管理;推行法定计量单位,执行国家计量制度;组织量值传递和溯源;推行工业计量现代化;规范和监督商品量的计量行为的新闻。

7、依法对质量检验机构授权和相关的社会中介组织实行监督管理的新闻。

8、综合管理锅炉、压力容器与电梯、防爆电器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监督工作的新闻。

9、负责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科技工作,管理防伪技术产品工作的新闻。

10、承担州政府“打假办”的日常工作的新闻。

11、日常开展的农资、建材、食品及特种设备等危害人身健康安全的专项整治的新闻

12、开展315和质量安全月活动情况的新闻

13、州局领导认为需要的其他重要事项。版权所有

四、方式

1、日常新闻。由州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年初拟定本年度日常计划。

2、特殊新闻。遇有重大危害人身健康安全的事件发生,经州政府领导同意,进行新闻。

3、临时新闻。需要的新闻,随时申请州政府新闻办公室进行新闻,或州政府新闻办公室根据形势需要,约请州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新闻。

五、工作程序

新闻要履行严格的报批程序,经批准后方可。

州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新闻,由涉事的科室牵头拟定内容,形成新闻稿,报州质量技术监督局领导小组初审,再报州政府新闻办公室审核,再报分管副州长批准。

六、有关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服务中心工作、沟通人民大众、引导社会舆论、塑造良好形象的重要措施。全系统各相关单位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湘西州经济全面振兴的高度,切实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认真安排,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充分开掘和利用新闻资源,加强主动宣传,做好有关工作。

2、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要选择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较强的政治敏感性,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掌握本单位的业务和工作动态,具有较高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科室负责人担任新闻发言人。不断提高其思想和业务素质,以适应新闻工作的需要。

新闻中心日常工作计划第3篇

调查显示,9成以上的新闻人有烦恼,工作中最大的烦恼是职业前途迷茫,学习方面最大的烦恼是没有时间,日常生活中最大的烦恼是收入不高,在社会认知方面的烦恼主要是职业理想与从业现实的矛盾。下面是具体调查结果:

1.你有烦恼吗?

A 有 96.47%

B 没有 3.53%

2.你在平时的工作中常有哪些烦恼?(多选)

A 新闻工作入门易提高难 35.29%

B 任务考核压力大 49.41%

C 差错责任追究 18.82%

D 职业前途迷茫 69.41%

E 怎样做出好稿 43.53%

F 其他(请自填)11.76% 感情;记者职业越来越缺乏神圣感;新闻与经营之间的矛盾;怎样提升新闻稿件的质量;部门内部工作协调,配合不积极;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收入不高;记者无地位,不受重视;难把握市场和创新;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编辑内容时还要顾及广告;找线索;晨昏颠倒,影响健康。

3.你认为工作中最大的烦恼是什么?

A 新闻工作入门易提高难 5.88%

B 任务考核压力大 8.82%

C 差错责任追究 4.71%

D 职业前途迷茫 45.29%

E 怎样做出好稿 26.47%

F 其他(请自填)8.83% 活累钱少毛病多;采写稿件时间太紧;怎样做出好版好策划;如何让其他采编人员保持对新闻理解的一致;职场中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有能力有想法,但要有一个好的平台;人员结构;待遇偏低;经营压力大。

4.传媒工作需要不断地充电,你在平日的学习中遇到了哪些烦恼?(多选)

A 感觉知识不够可又无心向学 43.53%

B 有心学无时间 55.29%

C 没有好的老师,不知从哪里学 48.82%

D 其他(请自填)9.41% 静心读书和快餐式工作的矛盾;缺乏学习的渠道与环境;没有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媒体应多举办研讨会、业务沙龙,以老带新。

5.你在学习方面最大的烦恼是什么?

A 感觉知识不够可又无心向学 27.65%

B 有心学无时间 35.29%

C 没有好的老师,不知从哪里学 30.59%

D 其他(请自填)6.47% 缺乏一颗平静的心;自由时间少,应酬时间多;缺乏系统培训。

6.你在日常生活中常有哪些烦恼?(多选)

A 住房问题 37.06%

B 交通问题 26.47%

C 收入不高 77.06%

D 工作生活化,生活工作化 60.59%

E 没时间谈恋爱、照顾家人 41.76%

F 其他(请自填)4.71% 政府部门信息不公开,采访被拒次数上升;他人对这个职业的误解;没有时间锻炼造成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用工制度不规范;生活变成为工作服务的附属品,反了;媒体对外派记者和地方记者关心不够。

7.你在日常生活中最大的烦恼是什么?

A 住房问题 10%

B 交通问题 2.94%

C 收入不高 42.35%

D 工作生活化,生活工作化 30.59%

E 没时间谈恋爱、照顾家人 10%

F 其他(请自填)4.12% 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缺乏信任;不从容;时间不是自己的。

8.在社会认知方面,你有哪些烦恼?(多选)

A 职业理想与从业现实的矛盾 76.47%

B 自己与社会脱节 20.59%

C存在社会认知盲区,只了解部分情况38.24%

D 其他(请自填)4.71% 接触了过多的阴暗面,缺乏正能量,生活态度消极;记者职业的堕落化。

9.你认为新闻人应该怎样消除烦恼?

参与调查者提供的消除烦恼的方法,大体可分为个人方面的和单位方面的两部分,用一句话就是:单位关心,个人排解,提高待遇。分类归纳如下:

个人方面――

首先,平衡心态。如:自我调整;坚持梦想永不言败;保持新闻理想,快乐生活,努力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自己的职业理想与现实实现最优化的结合;多与家人、朋友、同事沟通,不能凡事憋在心里;寻找爱好;做好未年5年职业规划方案,然后朝着设定的目标努力;每周忙完工作后,拿出一天时间给自己放松;摆正心态,看淡得失,从容工作,不懈学习,保持善念;正确认识传媒工作特性,把传媒工作普通化;从工作中寻找兴趣点;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做些实事;短期一个小目标,长期一个大规划;戒骄戒躁,执着从业,奋力拼搏;学会感恩,感恩媒体给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感恩读者给自己一个认知社会的机会。

其次,加强学习。如:不断充电,争取一个月看一本书,多与人交流;跟经验丰富的同事交流;多读书,寻得安宁。

再次,学会决断。如:喜欢就继续,不喜欢就走人。

媒体方面――

首先,改革现有体制机制。如:单位的环境需要改善,消除冗余的工作与沟通环节;给新闻和经营划清界限,给以宽松的环境追求更好的新闻;给一个良好的职业前途和美好前景;单位为年轻记者设计规划职业生涯,使每一个人都有奔头,都有激情;要以人为本,更加人性化地关心员工的发展;单位应该给新闻人,尤其是底层新闻人归属感。

其次,提高新闻人的工资待遇。

新闻中心日常工作计划第4篇

都市报的策划首先是做好版块策划,版块策划是指报纸由哪些版块组成,如要闻版块,新闻版块,财经新闻版块,文化娱乐、体育版块,专刊版块等等。一张报纸由哪些版块构成,每一版块又是由哪些版面构成,这些都是版块策划的重要内容。版块策划是根据报纸定位来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报纸定位,即相应有什么样的版块。都市报定位于市民生活报,因此,要闻版块中有关市民生活的内容就占据了主导地位。

版块策划定位以后,接下来就是版面策划。确定什么样的版块,就要相应地规划什么样的版面。如“经济生活”、 “生活服务”、“证券”等版块,体现这个版块服务市民的定位。版面策划的定位就是对具体读者的定位,因为不同的读者需要不同的新闻。喜欢炒股的市民自然很看重证券新闻,而看重娱乐的读者则喜欢体育和文娱报道,这些仍然是跟总体定位相一致的。这些都确定以后,接下来就是新闻报道的策划了。这是能否办好报纸的最重要的一环。

新闻报道的策划是指新闻媒介为了更好地在配置和运用新闻资源方面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以取得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在新闻实践活动中进行的谋划与设计,其目的在于使媒体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新闻资源去影响受众,以取得最好的社会传播效果。新闻报道策划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对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新闻事实在采写思路、采写角度、写作风格、编排处理等方面的策划,目的是让新闻报道实现最佳传播效果。二是对现实事物潜在的新闻进行策划,或者催生新闻事实,或者推动新闻事物向前运动。

对于新闻媒介来说,只要新闻事实一产生,就有一个如何报道的问题。要做好都市新闻报道,首先就要做好新闻策划。它是把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某个元素和现实中其它与新闻传播密切相关的元素联接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更有效的传播结构的一种创造性智力劳动。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第一,新闻策划是围绕新闻传播过程而进行的策划。所谓新闻传播过程,是指的新闻从采集、传输到接收的整个过程。第二,现实中的其它元素必须与新闻传播过程“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的联接才能进入新闻策划的视域。第三,策划出来的结果是一个“更有效的传播结构”。所谓更有效的传播结构就是指,通过策划,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某个元素和现实中其它与新闻传播密切相关的元素联接组合起来以后,这个新的组合能够使媒介的新闻传播效果更好,那么这个新的组合我们就叫他“更有效的传播结构”。第四,这种策划在本质上也必须体现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实践证明,报道策划对于推动新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有利于深化报道主题,强化舆论导向。需要进行报道策划的题材,往往是那些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事件、现象、问题。这些事件、现象、问题往往涉及到方方面面,纷繁复杂,不易把握。经过报道策划,新闻工作者就可以更好地认识其本质,把握其精神,从而深化报道主题,做好舆论导向工作。二是有利于发掘新闻价值,满足受众需要。报道策划往往是若干新闻工作者一起研讨报道对策,集中了集体的智慧,不仅可以敏锐地看到眼前发生的事实,而且可以回忆过去所发生的历史,可以科学地预测未来,找到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发展趋势,及时而准确把握发掘新闻价值。三是有利于强化报道创新,提高传播效应。新闻报道是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的及时反映,作为新闻报道内容的新事物、新观念、新问题从根本上决定了报道创新是新闻工作的内在要求。而且,在传媒产业化运作过程中,新闻竞争的加剧,受众水平的提高,使新闻报道的创新变得更加迫切。从某种意义说,报道策划正是新闻工作者为了适应这种日益凸显的新闻创新要求才出现的。四是有利于形成独家报道,推出新闻精品。都市新闻传媒崛起以来,新闻竞争日趋激烈,“新闻大战”已成为记者的家常便饭。在这样的形势下,新闻传媒不仅要努力向受众提供独家新闻,而且也要尽力推出独家报道。如果说 “独家新闻”主要是指“新闻事实”的独家,那么,“独家报道”则是在其他媒介对某一新闻事实已经作出报道的情况下强调报道视角和思想观点的独家。怎样抢到独家新闻,需要策划;如何形成独家报道,更需要策划。1987年5月6日,大兴安岭发生了后来震惊中外的森林大火。两天之后,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播发一条简讯。《中国青年报》闻讯后立即组织报道。应当怎样报道这场火灾呢?以往,在灾难发生之后,传媒总能把灾难化为“凯歌”,灾难一结束,报刊上的英雄赞歌就连篇累牍。《中国青年报》的记者编辑经过一番策划,认为抢险救灾中有着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事迹,需要我们去讴歌,但决不应仅仅止于讴歌。灾难就是灾难,无论怎样回避,它首先应是悲剧。因此,他们形成了一个想法:要突破以往的灾难报道模式,对这场特大火灾进行深入的剖析,尽可能做到真实地摹写客观面貌,仔细观察在特定环境中人性的卑琐、崇高与升华,展示人性在灾难中的瞬间的两极闪现。于是,经过深入采访和精心构思而写就的三篇报道《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分别在《中国青年报》1987年6月24日、27日和7月4日刊出,受到各方面好评,被认为是“《中国青年报》新闻思想成熟的标志”,是“当代中国新闻史上的经典之作”。

都市报要真正关心并了解读者的需求和愿望,才能在新闻报道方面千方百计去适应和满足读者的兴趣和需求。这就决定了它的新闻策划要有很强的贴近性、服务性和互动性。贴近性是都市报新闻报道的一个显著特点,这同都市报新闻报道的“平视”视角直接相关。正由于是“平视”,都市报才会“坐”到读者中间,才会同读者交朋友,也才可能真正关心并了解读者的需求和愿望,从而在新闻报道方面千方百计去适应和满足读者的兴趣和需求。一般市民最关心的是什么?是他们的切身利益,是菜篮子、米袋子和钱包,是房改政策、城市建设和交通问题等,一句话,就是那些同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关、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的,或者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人和事。都市报定位于市民生活报,以服务于市民生活为己任,版面上的报道内容主要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家长里短,是发生在大街小巷的凡人小事,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都市气息和市井气息。这一切,都体现出一种贴近性,因为这些新闻报道与市民生活之间完全是“零距离”。

不仅新闻报道如此,就连都市报的新闻评论,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绝大多数评论也是围绕市民生活做文章。可以说,都市报就是“市民生活报”,是一种有市民风格,富有生活味和人情味的报纸,它们以市民视角、都市风格进入平凡的生活空间,与市民生活最大限度地贴近,追求新闻的生活态,追求新闻报道与写作的平易近人,这既提升了报纸的亲和力,也能拉近报纸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都市报新闻报道的贴近性,决定了它必然具有服务性。因为要更好地贴近读者,就必须全心全意地为读者服务,千方百计满足读者的读报需要,为读者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这对办报人来说是个角色的转换。过去,办报人与读者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现在要转变为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关系。当然,办报者依然还有引导、教育的责任,但引导和教育都已融入了服务之中。所以,都市报要注意淡化说教的成分,改变正襟危坐、板起面孔的传媒形象,毅然将服务市民当成自己的天职。

市民读者对新闻信息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同时,由于报纸最本质的属性是信息属性,信息传播是其最本质的功能,故都市报的服务性最主要地体现为信息服务。上面所谈到的,都市报在新闻报道内容上重视可读性,特别是突出实用性,强调必读性,努力办成大而全的“信息超市”以便让市民们“一报在手,什么都有”。

此外,从都市报的版面安排、栏目设置等来看,其服务性也应突出(如《美食》《养生》《证券》《银发》《读书》《荧屏导视》等),阶段性的服务性专题报道(如“3・15”期间服务于消费者的维权报道,中考、高考期间服务于考生及其家长的系列报道),日常具有服务性质的新闻报道(主要体现在经济、教育、卫生等领域的报道中),零散的服务性信息(如停水停电、公共汽车改线等)。当然,都市报的服务性报道决不满足于为市民提供信息服务,还应积极“干预生活”,直面社会矛盾,反映市民呼声,促进问题解决,努力为政府分忧、为市民排忧解难。比如各家都市报设有“服务热线”专栏,每天将市民在电话中所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公布于众,凡是市民们希望解决的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都积极介入,并且力图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促使问题尽快得到解决。正因为如此,都市报在市民中建立起了自己的形象和威望,看都市报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内容之一,有困难找都市报帮助也成为许多市民的一种习惯。

新闻中心日常工作计划第5篇

关键词 民生新闻 拓展 创新 高度 深度

近几年来。以电视民生新闻为发端,民生新闻在业界和学界被炒得红红火火。业界和学界一般认为,民生新闻在中国叫响。发端于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的开播。

其实,这是一种误读。

考察民生新闻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民生新闻在中国起步,应归于晚报的兴起。晚报类报纸从我们国家原来单一的时政类报纸中走出,其报道内容主要就是以平民视角,反映百姓的生活,在发挥报纸政治功能的同时,强调休闲、娱乐、服务等功能,从而走进千家万户。只是这时还没有民生新闻的提法,但可以称作是民生新闻的雏形。

都市类报纸的崛起,民生新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认同和发展。几乎所有的都市类报纸,都元一例外地以民生新闻为特色,只是有的公开宣称,有的没有公开说出而已。比如,深圳特区报业集团2001年创办的《晶报》,就公开宣称自己“以民生新闻为特色”。可以这样说。民生新闻正是都市类报纸崛起的内在缘由。

尽管民生新闻在业界和学界被炒得热热闹闹,但对于什么是民生新闻,目前的定义五花八门,业界和学界并来统一。有的说。民生新闻是“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两大板块中各划出一块来合并而成的”一类新闻;有的说,“民生新闻的主要形态是以城市居民为传播对象,以频道主要覆盖城市为报道范围,以市民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题材的一种电视新闻体裁”;有的说,民生新闻是“一种新的新闻传播范式”……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不管民生新闻的定义如何,但民生新闻的本质内涵离不开“民生”二字。也就是说。民生新闻所报道的内容与“民生”紧密相连。

那么,“民生”是什么?《辞海》对“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按此解释。民生新闻的题材选择十分广泛,“除了日常社会新闻外,可以涵盖于地方百姓最直接相关的政策服务资讯,有与时政新闻、社教新闻的交叉,还可涵盖一部分消费、经济信息”。

因此。就民生新闻的内容而言,可以说是“对最新的有关人民大众生计来源、生活质量、生存状态、生命安全及其相关心态的事实的报道”。

以此来观察。目前的民生新闻还只是“小民生”――罐砌琐事,止于表层。把民生新闻等同于一般的社会新闻和市井新闻,而社会新闻和市井新闻又局限在负面题材上,有的民生新闻甚至卖弄噱头。迎合低俗。有业内专家把它概括为“四多四少”:一是从题材上看。细碎杂零的新闻多,连贯深入的少;二是从主题上看,小新闻软新闻多,有力度有硬度的新闻少;三是从报道形式上看,随意捕捉的多,精心策划的少;四是从报道取向上看,媚俗社会大众的多。体现新闻良心和社会责任心的少。

有鉴于此,一些富有远见的媒体,已经开始民生新闻的拓展与创新――谋求民生新闻的高度与深度。

比如,江苏卫视民生新闻专栏“1860新闻眼”2005年打出了“公共新闻”的旗号。“1860新闻眼”在报道基本事实的同时,还以组织者的身份介入,发起公民讨论,组织各种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又比如,楚天都市报提出了向“主流化转型”的口号。转型的目标是“有影响力、公信力、引导力的主流综合性大报”,抓手是“信息量大”、“深度思维”、“舆论监督”、“服务性强”。

民生新闻的兴盛,与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时代大背景相适应。也与向受众回归的新闻改革风向标相契合。对此,作为主流媒体的党报,不能缺位,也不应缺位。无论是从履行党报职责,还是从提升报纸公信力、影响力来说,都理当如此。

显然,党报操作民生新闻,不应是电视民生、都市类报纸民生新闻的简单复制,而应是站在更高层次上的拓展与创新。因为,党报必须既体现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又能找到与百姓需求的契合点。

传播学者约翰・费斯克认为,媒体的最终目的是把所具象化的社会意念、社会政策和社会价值,即主流意识形态变为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模式和价值标准。在当今中国,媒体需要承担的是将人本、和谐的主流理念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理想。为此,主流媒体必须建构一个有意义的符号世界。追求民生新闻的高度与深度理念的确立,体现了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在这一点上,广州日报已经做出了较为成功的实践。他们较早地认识到民生新闻的重要性与号召力,迅速跟进,将关注的目光锁定“民生”――不仅关注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样的“小民生”,而且更应关注“大民生”――站在民生的角度、以群众的语言去解读重大政策和决策的内涵对民生将可能带来的具体、直接的影响,解释政策和决策出台的背景和依据。

从广州日报操作民生新闻的做法。我们不难发现,他们追求的实际上就是民生新闻的高度与深度。所谓高度。就是民生新闻不再仅仅局限于关注百姓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等寻常生活。而是从宏观层面,从国计的角度来关注民生。所谓深度,就是不仅关注是什么。而且关注为什么,会怎样。

湖北日报的民生新闻实践。也呈现出同样的操作路径。

2008年元旦,湖北日报在原特稿部的基础上成立社会部,在保留原特稿部机动、深度报道职能的同时,将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民政、医疗卫生、药品食品监督、气象、安全生产等领域的报道任务划归社会部。以加强民生新闻的报道。在特稿部的基础上组建社会部,其深意也十分明确,发挥原特稿部深度报道的优势,在关注“小民生”新闻的同时,把触角伸向“大民生”,追求民生新闻的高度与深度,以提升民生新闻的品质,体现主流媒体的话语权。

我们以社会部近期组织策划的就业报道等民生新闻为例,来看看追求高度与深度。对民生新闻的拓展与创新的意义。

去年下半年,国际金融风暴引发全球经济寒潮,大批农民工失业提前返乡。出现农民工“返乡潮”。经济寒潮背景下的农民工失业与就业问题,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也触动了我们敏感的“新闻神经”。农民工就业问题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热点。我们曾连续多年关注过民工潮、民工荒问题,组织策划过《小小汉川缺工三万》等多组深度报道。我们分析后认为,尽管农民工返乡潮有着特殊盼经济背景,但也并非孤立的社会现象,它与以前出现的民工潮、民工荒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因此,我们把报道的视角锁定在如何辩证看待农民工返乡潮?这是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拐点?

我们的产业结构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政府将如何应对从“招工难”到返乡潮这一反差和变化等问题上。

根据这一思路,我们组织策划了连续报道《从“招工难”到返乡潮》系列报道,从去年11月12日推出到12月7日结束,持续近一个月。整组八篇报道加编者按语,以客观描述返乡潮现象为切人口(《这个冬天,他们回乡很早》、《“招工难”的汉川在裁员》),接着分析了经济结构与就业容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失业农民工如何实现再就业(《刘健的忧虑与就业容量》、《技能:20万人重新就业的关键》、《用创业改变就业》),继而观察了大量农民工返乡后,将会给农村带来的变化(《田野归来生力军》、《他们回来会争地吗》),最后以《一份沉甸甸的考卷》作结,分析了政府如何应对返乡潮、思路与出路等。

总理2月28日与网民在线交流时说:“就业不仅关系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一个人的尊严。”就业又是民生之基,政府高度关注,百姓热切期盼。这组报道体现了党报民生新闻的高度与深度。

党报民生新闻如何操作。才能体现主流传媒的高度与深度?

春节后是农民工返城就业的高潮,政府每年都要采取得力措施。组织农民工有序流动。但今年在全球经济寒潮的大背景下,政府的努力对农民工来说,意义就显得不同寻常。

报道政府对农民工的关爱,如果按常规做法,很容易做成一般的工作性报道。经过认真的分析与思考。我们站在“民”的立场上来打量和包装政府的关爱行动,在深度报道“关注”版推出了《百万失业农民工,路在何方?》组合报道。报道由五篇稿件组成。主稿《信心在关爱中传递――三位农民工就业榉本思考》中,三位农民工重新就业的经历,成了整个稿件的主体,而政府的关爱行动和政策措施则成为背景,在稿件中以记者采访手记的形式呈现。视角的转变,增强了稿件的贴近性和深度。

四篇辅稿围绕主稿展开,分别从专家和政府官员的视角,深层解读了农民工返乡潮的背景及失业农民工重新就业的方法途径,并为农民工提供了就业招聘信息。这充分体现了报道的深度与服务性。读者评价说:整组报道“体现了关注民生、贴近民情、为民解惑的人性化情结。”删

通过总结农民工就业报道的实践,我们认为,追求民生新闻的高度与深度,必须做到:

第一,树立“民”的理念。追求民生新闻的高度与深度,其视角必定是微观的,必定是站在“民”的立场上来打量和包装民生新闻,以百姓的语言去解读民生新闻。因为,民生新闻不仅是一种题材的选择,更是一种立场、一种操作手段。只有真正实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既改善了党报的宣传,也才有可能拓宽党报的生存空间。

第二,策划先行。报道的深度来自对已占有信息的科学分析与研究,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把别人没看清的东西看清楚说明白,必经科学、周密、细致地谋划。策划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报道的深度。

新闻中心日常工作计划第6篇

策划一词最早源于《后汉书.隗器传》,“是以终申,策画复得”,策划在《辞海》中作策画之解,是计划、打算的意思。

电视新闻节目的选题策划应遵循真实性、创新性、贴近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所谓真实性就是选题不是凭空想象,随心所欲,杜撰新闻,制造新闻,而是尊重新闻规律,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事实为基础和依据,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做到本质真实,尽可能全面、深刻地反映事物的内在品质和规律,达到舆论引导效果最大化。所谓创新性就是突破常规,标新立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创意新奇,独具一格,这是电视新闻节目选题策划的灵魂。所谓贴近性就是立足地域化,把党的主张与群众的心声结合起来,围绕百姓的生命、生计、生活、生产做选题,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苦辣酸甜。所谓可操作性就是要根据本单位、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情况以及节目的定位量力而行,量体裁衣,不能云山雾罩,好大喜功,脱离现实。

电视新闻节目的选题有很多路径。可以从各级党政工作信息、各级媒体报道的信息以及网络信息中找选题,再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作报道。除此之外,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电视新闻节目选题路径,在此与同行进行交流。

一、围绕主旋律作新闻选题策划

作为地方一级主流媒体,如果离开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作报道,就是做无用功;如果不关心百姓现实所思、所想、所盼,无病,或报喜不报忧,群众也不会买账,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媒体存在的价值也不大。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知媒体的责任,自觉担当,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从年初开始,按照不同节点精心策划选题。例如,2014年,阜新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在《阜新新闻》中先后开设了《群众路线进行时》、《推进200万亩示范带建设》、《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寻找最美劳动者》、《创业有未来》、《优秀人才风采》、《感动在基层》等二十多个专栏,改碎片式宣传报道为集群式宣传报道,并配发本台评论、述评、编后话、记者感言等,为弘扬主旋律、提供正能量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围绕民生新闻做选题策划

用电视表现形式,以市民为主要受众,关注老百姓的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热议事,重点是围绕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收费、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司法公正、收入分配、企业改制、环境保护、城市拆迁、土地征用这些考题做策划,避免了鸡杂狗碎式的选题。每年,我们结合《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民生工程逐项按照进度进行跟踪报道,年底再进行整体盘点。此举提升了百姓幸福指数的同时,提升了《新闻广场》这档民生新闻栏目的品质。

三、围绕重要节日做选题策划

利用节日做新闻选题是增强新闻贴近性、时效性的有效途径。连续多年,阜新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抓住元旦、春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重阳节、中秋节、十一等重要节日,除了报道动态新闻外,以此为切入点,拓宽话题,延伸报道链,做组合式报道,将相关新闻做深、做透。例如每年的元旦前夕,新闻中心精心策划元旦那档新闻节目。新年当天,派出多路记者奔赴企业、项目建设一线、乡村、社区、军营、商场、农贸市场等,采取现场报道的形式,反映各条战线新年新气象,后期进行精心制作、编排。基于此,阜新广播电视台参评的辽宁新闻奖多次荣获电视节目编排类一等奖。

新闻中心日常工作计划第7篇

一是日常工作,主要是新闻报道方面。从数量上看,这段时间新闻部共计报道新闻与评论60余篇,其中有不少受到华工学生关注,如cctv的专题、奥运火炬传递专题、四川赈灾专题。我们还以新闻评论为突破口,发表了数量相当的评论文 章。我们一直强调新闻的质量,以体现bbt记者的专业素质,还有强调营造健康文明的舆论氛围。突出的问题是在新闻类型的构成上,还是官方新闻占主导,新闻发现和学生生活类的新闻比较少。记者的摄影素质和新闻策划能力还有待提高,可惜的是,计划中的培训都未能实施。 相关推荐: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

二是部门文化建设。这届新闻部成员经过近一年的相处,感情都很好,部门内部气氛友好和谐,而且尊重个人,讲究平等自由。我们根据成员的特点,分配他们擅长的工作。我们还经常与前任部长交流与聚会,吸收他们的经验。其次,新闻部一直保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作风,还让新闻部成员多与其他部门成员接触交流,参与百步梯活动,增强部门的凝聚力,促进部门成员的感情的融洽和对组织的认同感。

三是部门制度完善。我们非常重视部门制度建设,完善的制度对未来的每一届新闻部都有很好的作用。我们对新闻部的记者公约制度、物资管理制度、例会考勤制度、新闻的和审批制度进行了完善,并在成员间强调这些制(中国教育查字典语文网提供)度的权威性。在这段时间的工作上,我们也发现新闻部的制度很不完善,有很多漏洞,例如我们还没有形成记者素质的培训制度和新闻资料如图片的存档制度,在下学期招新前,我们将致力于这些制度的完善和修订。 中国教育查字典语文网 chazidian.com

对于下学期的招新,我们的计划如下:

1、新闻图片展,把过去的新闻专题和图片展出,要求文字编辑和美工,开学前一周完成,招新的同时展出。

2、新闻部的电子杂志,主要是想展示新闻部的文化和记者的风采吧,我们自己做就行,具体用来干什么还没想到,可以在网站上最好,不能的话用作自己留念吧。

3、新闻部的一段视频(如果太麻烦的话音频也行,就像it浪潮宣传篇的那段),由我们自己策划,希望视频部能提供技术支持。

新闻中心日常工作计划第8篇

作为我国铁路勘察设计的领军企业,面对国内外严竣的宏观经济形势,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以下简称铁四院)大力实施“一主两翼”发展战略,构建了勘察设计、工程总承包,监理咨询、海外工程、资本运营、房地产和高端制造七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格局,逐步实现转型升级。

作为勘察设计咨询企业,铁四院具有知识密集、职工文化程度高、流动分散等特点,在互联网时代充分利用新媒体这块阵地,为解放思想导航,为生产经营鼓劲,为发展成就喝彩,为凝聚人心铸魂显得更为重要。

2014年10月8日,铁四院党委宣传部创办的“喝彩四院”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创办以来,坚持“特色内容、时尚表达,快乐阅读”的原则,坚持推送与铁四院息息相关的原创图文信息,在几乎没有做任何推广的情况下,依靠粉丝主动在朋友圈分享,实现自然“增粉”,目前已获得2000余个用户关注。

应该说,“喝彩四院”公众微信号创办的最大意义在于,企业宣传一改严肃面孔,从内容到形式都变得鲜活、贴近、接地气,受读者欢迎程度显著提高,企业宣传的有效影响力明显扩大。

作为中国铁建第一家创办企业微信公众号的二级单位,铁四院党委宣传部的勇于及善于创新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同行单位也纷纷取经学习。在铁四院,“喝彩四院”更成了从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到一线职工关注院内信息,分享真挚感悟的一个重要平台。

一、平台定位――面向企业中坚力量,打造新闻宣传新阵地

在企业内部宣传报道方面,国有企业的宣传往往以报纸、电视、网站为主要宣传媒介,同时,企业宣传在保密、传播范围上具有自身特点。作为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铁四院新闻宣传需要经过“保密”要求的筛选,因此,内部宣传以局域网为主要阵地。以铁四院局域新闻网为例,新闻网更新频率每天30篇,内容涵括企业新闻动态、党群工作、文化生活等内容。每篇文章阅读率平均200人左右,阅读范围受到了极大限制。

据统计,一个人平均每天要触摸手机150次,每天要打开微信38次,微信已经开始占据了人类的碎片时间,成为广大职工,尤其是青年职工获取信息和人际交往的新兴媒体。据缔元信《社会化媒体用户分群及因素研究》报告指出,在年龄差异上,微信用户表现的较为明显,在各年龄段的人群中,70、80后对社会化媒体更热衷,他们对微信使用频率更高。由此可见,作为新一代的社交媒体工具与企业中坚力量的70、80后不谋而合。

此外,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模式不再是“一对多”形式的传播,而是呈现出裂变式的传递规律,即读者不仅是读者,也同时成为传播者,通过二次分享转发,使得新闻传递呈现裂变式的传播。 因此,微信公众号其传播范围较之报纸、网站更为广泛。

“喝彩四院”微信公众号,将手机这块屏幕作为企业宣传的重地。通过后台编辑发送的信息,在十分钟之内即可到达每个人的手机,新闻信息落地率达到百分之百。阅读新闻信息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新闻装进了职工的“兜”里,打破了局域网络的种种限制。

据此,铁四院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目标受众差异化的新闻宣传体系,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受众需求。企业报适应了老一辈离退休职工的阅读需求,因为是半月一期,时效性较差,所以在新闻报道上更注重专题性质的报道宣传;新闻网站适应了公司动态、党群工作、员工感悟等内容的需要,微信则成为新媒体势头正足形势下的新平台,以短平快内容为特点,内容编排上尽量适应青年人的需求,成为企业内外宣传的重要阵地。

二、内容定位――以策划带新闻,着力彰显影响力

对选题的策划,对内容的编排,可以体现一个新闻宣传平台的影响力。“喝彩四院”微信公众号开办以来,坚持以策划带新闻,坚持内容为王,彰显影响,做到重大题材求质量,日常新闻求特色。

一是以新角度报道新内容。 “喝彩四院”推送的110余条信息中,全部不是对局域网及报纸新闻的照搬复制,而是改头换面,另起炉灶,有意识的生产符合互联网阅读习惯和传播规律的内容,用“网言网语”轻松活泼地讲新闻,力求让宣传入脑入心,喜闻乐见。比如2014年12月28日,铁四院设计的武汉地铁4号线二期开通,当天微信推送的消息没有仅仅局限于这一条,而是梳理了近几年12月28日铁四院设计通车的相关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项目,以《12月28日,必有与四院有关的大事发生!!!》结集推出;又如《10张照片,带你领略四院大美设计》,选取了铁四院最有影响力的高铁、站房、桥梁、水下隧道等工程,让职工感受自己设计的美好,在自己设计的美图中养眼、走心;《那些来,来访四院的外国人》,收集整理了建院以来到四院进行学术交流、参观访问的国外专家和政府团体,展现了铁四院担当高铁走出去设计先锋的海外渊源;《铁四院这些绝版照片,你见过几张》,带大家通过图片回望那一帧帧不为人道的细节,让职工对四院的发展有了更多生动的认知。这些精心策划的图文信息,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起到提升员工自豪感,传递企业正能量的作用。

二是以新形式实现新表达。“喝彩四院”推送图文信息时,力求做到不仅仅当“传声筒”,而是从选题到角度都符合职工群众的需要,通过精心编排,把集团公司的意愿、方针政策同职工群众的思想、感情、生活联系起来,做到既有高度、深度又不死板、生硬。比如今年3月,当微信朋友圈里都在晒四处赏春看花的图片时,“喝彩四院”受此启发,连续编发了《四院春色也蛮拽的你造吗》,《你这么美,你这么媚》两组内容,通过一组组图片,带大家领略身边可能被忽视的四院春光,以及阳春三月里四院高铁让南来北往的乘客穿行在祖国绝美春色中,带大家再次认识高铁背后那些“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勘察设计人员。又比如为了配合集团公司“领军发展、高位竞进”的奋斗目标,出台的“361人才工程”计划,“关于进一步规范员工日常行为的通知”等等,微信都做到及时跟进,第一时间综合图片、视频、文字等多种方式加以解读,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融合了许多个体、细节、故事和情感,通过“微视角”、“微文化”达到举重若轻,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