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研究导刊

新闻研究导刊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杂志简介:《新闻研究导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0-1205/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新闻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新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党的百年新闻舆论工作研究、党史学习教育与传播、研究论文、国际传播、基金课题、学术探讨、媒介观察、传媒实务等

主管单位: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国际刊号:1674-8883
国内刊号:50-1205/G2
全年订价:¥ 720.00
创刊时间:2010
所属类别:新闻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重庆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4
复合影响因子:0.44
总发文量:32592
总被引量:30220
H指数:27
引用半衰期:3.63
立即指数:0.033
期刊他引率:0.9014
平均引文率:2.414
  • 国际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探讨(上)

    作者:马胜荣 刊期:2011年第05期

    在长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的岁月中,我遇到过不少重大突发事件,曾经采访过泰国的政变,柬埔寨战争、斯里兰卡的种族冲突,组织指挥过海湾战争、南斯拉夫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报道。这些经历给我留下了难以淡去的记忆。有人说,作为一个记者和编辑能够有机会采访或者参与组织指挥重要和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几乎是可遇不可求的。事实确...

  • 我国财经报道的现状、问题与思考(下)

    作者:强月新 刊期:2011年第05期

    (二)、预测性财经报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报道缺乏必要的连续性。媒体和记者缺乏反思意识。

  • 采访日本大地震回顾

    作者:喻尘 刊期:2011年第05期

    我们为何要对近邻日本发生的一场巨大地震给予那么强烈的关注?我们为什么要派出那么多记者奔赴险地?我们要关注发生在日本地震中的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不仅困扰着我一个人,相信3月11日以来。被此困扰的中国媒体人有很多,桌上桌下的争论此起彼伏,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 中央电视台日本大地震报道的阶段性特点及功能

    作者:肖燕雄; 谭瑞英 刊期:2011年第05期

    中央电视台(以下简称为央视)作为我国媒体的领头羊,在突发灾难中的表现极具代表性。本文从灾难爆发期、延续期和恢复期的三个阶段来分析以央视为代表的我国媒体对日本大地震报道中的各阶段特点及功能表现,以期媒体在应对我国自身灾难时发挥好信息传递作用。

  • 网络媒体如何应对灾难性事件——以日本9.0级强震引发核危机为例

    作者:陈晨; 孟祥森; 刘学峰 刊期:2011年第05期

    网络已经走到“自媒体”和“聚媒体”的时代,传者和受众可以角色互换,每个受众都可以成为传者。与此相适应,网络媒体在应对灾难性事件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加强其对社会事物的知觉和判断能力。另一方面,作为传播者的网络媒体,也需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加强新闻专业精神的塑造。

  • 报道重大灾难事件的体会——以日本大地震为例

    作者:肖福燕 刊期:2011年第05期

    在国际新闻报道中,灾难新闻占据很大的比例,特别是近年来极端恶劣天气频繁,飓风、洪水、地震、干旱、泥石流等大型灾难时有发生,在报道这类事件时,如何能在同城媒体中出奇制胜,一直是相关编辑摸索和思考的问题。下面我以此次日本大地震为例,阐明重大灾难事件报道需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

  • 从日本大地震看微博信息传播作用

    作者:冉志敏; 赵晶 刊期:2011年第05期

    在“日本地震”中以微博为首的新媒体在信息传递上首当其冲,微博主们多角度全方位报道灾区情况,掀起“全民新闻”的热潮。日本消防厅除公布抢险救灾和灾情外,还专门开设“灾情Twitter”(微博),提供灾情信息交流。这种做法在日本还是首次。本文以微博在“日本地震”中的信息传播为研究对象,从微博在震难中凸显出来的传播效果的角度切入,...

  • 西方媒体对中国汶川地震与海地地震报道的比较分析——以《纽约时报》为例

    作者:严功军; 张力 刊期:2011年第05期

    地震报道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灾难新闻,在国际传播中,同样的地震报道却有着不同的报道方式及立场。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以美国《纽约时报》有关中国汶川地震报道及海地地震报道作为研究样本,分别从报道量、报道主题和报道倾向方面进行定性对比分析研究,以探究西方媒体对非西方国家灾难报道差别化背后的深层原因,并提出建议。

  • 美国传统媒体与ipad的融合之路

    作者:王赛男; 杨新敏 刊期:2011年第05期

    继苹果公司iPad以来,美国各大媒体纷纷发行iPad版,以期搭上新科技的顺风车带动媒体的发展。本文通过陈述平板电脑的特性,分析传统媒体的iPad版创新模式、iPad上的广告经营以及苹果公司的订阅政策来研究美国传媒的iPad版如何运作,从而探究在新科技风潮下美国媒体的发展之路。

  • “注意力经济”时代下媒体的社会责任——以“麦乐鸡事件”报道为例

    作者:黄欢; 刘莎 刊期:2011年第05期

    当今,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也频频成为各大媒体的头条。在“注意力经济”时代的今天,媒体更应当科学客观地报道事件,避免为吸引读者的关注度而大肆炒作。本文通过对2010年6—7月的“麦乐鸡致癌”事件的报道分析,全面地剖析了媒体在此次新闻报道中的表现,指出了其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在“注意力...

  • 掐架与围观——以南都报道“微博元年”的两桩文化事件为例

    作者:郭爽 刊期:2011年第05期

    微博当道,新闻事件的发生和传播有了些什么改变?纸媒如何应对和运用新的传播方式进行报道?本文以2010年发生的两桩文化事件——淘花百度侵权和鲁迅文学奖颁给“羊羔体”为例,分析《南方都市报》在新闻报道中与微博平台产生的互动即纸媒的新特点。

  • 传统出版与手机出版联姻的条件、优点和路径

    作者:杨姗 刊期:2011年第05期

    不久前亚马逊公司表示,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来浏览Kindle电子书,而无需购买Kindle。搜索巨头Google也在近日宣布开发了移动版图书搜索功能通过手机浏览器可搜索150万本图书并且可以全文阅读。国外手机阅读的热潮值得中国出版人深思。

  • 记者认知图式及其优化

    作者:田鸿明 刊期:2011年第05期

    如果说新闻事实和新闻素材仅仅是记者形成认识和提炼主题的客观要件,那么与之相应的主观要件又是什么呢?

  • 民生新闻批评报道采访技巧和策略

    作者:郝雨; 郝艳辉 刊期:2011年第05期

    民生新闻批评类报道是民生新闻的主打内容。是实现媒体舆论监督职能的重要构成;而电视民生新闻批评报道又是最难作的新闻报道节目之一。其最大难点首先就在于采访这一环节,批评对象的拒绝、干扰、不配合,往往使得采访无法完成甚至根本难于进行。尤其是,民生类批评报道的基本事件大都是人民内部矛盾,或者只是一些比较小的利益冲突,

  • 浅谈社会科学期刊编辑的素养及责任意识

    作者:马健 刊期:2011年第05期

    现代出版对编辑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笔者认为,期刊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期刊的稿源质量;二是期刊的技术质量。前者取决于投稿者水平的高低,而后者则决定于编辑的水平及他们的积极创造性劳动。因此,期刊编辑的素养不仅已成为影响期刊质量的主要因素,更是出版繁荣过程中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素质素养作为期刊出版运作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