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与影视评论

戏剧与影视评论杂志 部级期刊

Stage and Screen Reviews

杂志简介:《戏剧与影视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0-1338/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前沿剧评、天涯看戏、别处看戏、当代艺术家、影视评论、剧本推介

主管单位:中国唱片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唱片集团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2095-8617
国内刊号:10-1338/J
全年订价:¥ 268.00
创刊时间:2014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1
总发文量:579
总被引量:110
H指数:5
平均引文率:1.5641
  • 卷首语

    作者:陈军 刊期:2018年第02期

    英国国家剧院现场(NT Live)是近年来新兴的戏剧传播形式,它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都取得很大成功。本期刊发陈恬《英国国家剧院现场与戏剧剧场的危机》一文,是与费春放教授《"剧本戏剧"的盛衰与英国"国家剧院现场"》商榷,她认为作为一种媒介化复制品,英国国家剧院现场的成功证明。

  • 英国国家剧院现场与戏剧剧场的危机──兼与费春放教授商榷

    作者:陈恬 刊期:2018年第02期

    英国国家剧院现场(National Theatre Live)是2009年开始的一个在电影院放映戏剧演出的项目,最初是为了让伦敦以外的英国观众有机会看到伦敦剧场演出,很快,这一传播形式就以其价格低廉、易于循环、易于市场化的优点深受欢迎,不仅有更多剧院的剧目加入其中,而且放映渠道早已超出英国本土。自2009年迄今,英国国家剧院现场放映了50余部作品,吸引了...

  • 谁需要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兼论梨园戏新编

    作者:周慧玲 刊期:2018年第02期

    论戏曲而言剧本,犹如隔靴搔痒,既不易中肯也难掌握重点,毕竟各剧种自当有其独特的表演科仪,场上演绎才成就一出戏的完整。但面对一出新编戏,即便是高度仰赖演员演绎的戏曲,也许还是值得略为一论。据闻新编梨园戏《御碑亭》的青年编剧随着此剧数次公演几度易稿,2017年11月上海的演出,似乎已经是第三稿了。能够数度演出并持续修稿,说明制作单位的...

  • 王有道的悲剧──评现代梨园戏《御碑亭》

    作者:黄斌 刊期:2018年第02期

    与状元柳生春一同打马归来的榜眼王有道,居然在御碑亭巧遇前妻孟月华。更巧的是,他破裂的婚姻也与这座亭子有着直接的关联。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雨,将素昧平生的孟月华与书生柳生春困在了城外荒郊的这座亭子里,拽入了疲惫困倦而又紧张惊恐的漫漫长夜中。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一直到五更天明,孟月华不停地观察与揣摩对方,但在现实中,她终究是一夜都...

  • “传统”的陷阱:谈梨园戏《朱买臣》《吕蒙正》

    作者:织工 刊期:2018年第02期

    《朱买臣》和《吕蒙正》都是梨园戏的传统剧目。去年底福建梨园戏传承中心在北京、上海的巡演中,它们虽不如新编剧目《御碑亭》那样引起广泛讨论,但演出的艺术水准还是得到普遍赞誉。这些赞誉主要集中在它的"敬畏传统""恪守传统",而我的感受恰恰相反:所有在剧场里真正打动我,甚至让我忍不住手之舞之的部分,其实并不那么"传统";而传统的串...

  • 当一切已发生──音乐剧《伊丽莎白》《莫扎特》和《摇滚莫扎特》观后

    作者:郭晨子 刊期:2018年第02期

    1音乐剧《伊丽莎白》开场,行刺者晃动着已在绞架上吊死的"自己"辩白,同样的身形和服装,绞架上的等大人偶脖子上系着黑色的带子;结束时,不见了人偶,行刺者拉着黑色的带子绕上脖颈,造型一如开场时的人偶──正是他,见证和讲述着奥地利皇后伊丽莎白的一生。在精心安排的皇帝与未来皇后的浪漫邂逅中。

  • 讲一个中国故事──从当下百老汇和外百老汇的中国叙事谈朱宜的《杂音》

    作者:孙冬 刊期:2018年第02期

    整个20世纪,纽约百老汇、外百老汇对于中国和华人的刻画,既罕见又充满负面与刻板的形象。进入新千年,随着中美外交和贸易联系的增加,百老汇和外百老汇对中国越来越感兴趣,2015―2017年间,除了黄哲伦(David Henry Hwang)的《中式英语》(Chinglish)和《功夫》(Kung Fu)之外,百老汇和外百老汇上演了四部关于中国的戏剧──《极乐世界》(The ...

  • 芳华:每个人的回忆都带着滤镜

    作者:王韫佳 刊期:2018年第02期

    一2017年9月,电影《芳华》在北大路演。当故事结束、字幕开始滚动时,观众席上一片沉寂,只听见韩红一个人在深情地歌唱。而当"一路芬芳满山崖"的歌声散去,观众席上却突然爆发出持久的、热烈的掌声。这一静一热的对比,是我第一次在电影院遇到。随后,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请我的"50后""60后"和"70后"朋友务必去看看电影《芳华》。

  • 《明月几时有》之文化隐喻和文人风格

    作者:马纶鹏 刊期:2018年第02期

    香港女导演许鞍华的影片《明月几时有》2017年6月中在上影节首映就显示出特殊的文艺片气质:无论是海报、电影本身还是导演见面会,都围绕电影所展现的或多或少被忽视的香港抗战史,普通人的卷入经历,战时日常百态以及许导的细腻铺陈。首映式片尾的致敬鼓掌也有好几拨,特别是献给久石让的配乐,虽然他的音乐的确澎湃激昂又带些俏皮,配合着电影舒缓...

  • 戏剧构作概念浅析

    作者:李亦男 刊期:2018年第02期

    绪言戏剧构作(Dramaturgie)原是德语国家剧场创作中的一种独特的制度与创作方法。从1767年莱辛被正式任命为汉堡民族剧院的戏剧构作师(Dramaturg)开始,这个职业已经有了200余年的历史。从18、19世纪开始,德语国家的戏剧构作工作方式就和德国启蒙主义一起流传到东欧、北欧等地,极大影响了当地的剧场创作和戏剧制度。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

  • 戏剧构作系列访谈

    作者:李亦男 刊期:2018年第02期

    一、巴伐利亚州立话剧院首席戏剧构作塞巴斯蒂安·胡波访谈 时间:2012年1月25日 地点:巴伐利亚州立话剧院首席戏剧构作办公室巴伐利亚州立话剧院(Das Bayerische Staatsschauspiel)是德语国家最重要的话剧院之一。从2011―2012年演出季开始,话剧院院长由奥地利导演马丁·库谢(Martin Ku ej)接任。为库谢担任首席戏剧构作的,是他的老搭档塞巴...

  • 戏剧构作的维度

    作者:凯·图赫曼; 黄亦平 刊期:2018年第02期

    绪论 本文主要论述戏剧构作在德国剧场中的工作内容。德国剧场体系多样,戏剧构作的工作范围据具体情况而各有不同。本文的论述是以作者本人在国立剧院系统中的工作经历为基础的:首先,我将反思本人在德国维尔茨堡曼弗兰肯国立剧院(Mainfranken Theater)作为首席戏剧构作师的工作经历;其后,将论述本人作为独立导演排演文献剧过程中的戏剧构作实...

  • 戏剧构作在英国(或许,企踵可待)

    作者:乔尔·安德森; 高音符; 王安妮 刊期:2018年第02期

    故事发生在1998年,伦敦大学玛丽女王与韦斯特菲尔德学院(Queen Mary and Westfield College,University of London)的一间教室里。当时我们还是学生,正在戏剧专业读本科。一位客座讲师要求我们对他所展示的一系列影像的戏剧构作(dramaturgy)发表意见。他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于是又让大家说说对"戏剧构作"这个概念的理解。

  • 张杭的青年之夜

    作者:王炜 刊期:2018年第02期

    观看黄露凝导演(并主演)、张杭编剧的《月亮的南交点》舞台现场,仿佛经历了一次进入青年之夜的漫长旅程。用"青年之夜"来称呼剧中展现给观众的那个艰难的、悲剧性的夜晚,是因为"人,这世界之夜"(黑格尔)呈现于两个中国青年的失败,而且被剧作者提炼为异常真实的无能性之中。另一方面,随此命名出现的至少有两个问题,其一,谁是这"青年之夜...

  • 月亮的南交点

    作者:张杭 刊期:2018年第02期

    【人物】袁瓷儿27―28岁郭笛21岁,大学生袁妈66―68岁间的样子【时间】2001年,暑期【地点】北京南城一处拆迁中的简易楼小区,一层住户的室内。(何为简易楼?20世纪60年代末,北京盖过几片简易楼的社区。城南老崇文区就有左安门内和金鱼池,是为代表。每栋三层,如平房垒起,上下楼要走楼外侧的铁栏杆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