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争鸣

杂志简介:《文艺争鸣》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031/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当代百论、新世纪文学研究、当代阅读、当代视野、当代文学论坛、视像、视点等

主管单位: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1003-9538
国内刊号:22-1031/I
全年订价:¥ 484.00
创刊时间:1986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6
复合影响因子:0.49
总发文量:6309
总被引量:15428
H指数:35
引用半衰期:10.0916
立即指数:0.0331
期刊他引率:0.9443
平均引文率:12.5957
  • 重审“文明等级论”

    作者:孙郁 刊期:2016年第08期

    凝固的常识受到质疑而被悬置的时候,我们可能一时失语。假如有人以大量的实例告诉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背后乃空虚的所在,意义便容易被消解到黑洞之中。这是颠覆的力量,与此相遇,将考验我们的智力。而学术研究遇到此类难题的时候,也恰是思想生长的时候。无论颠覆者还是被颠覆者,都有了一次重新自我定位的机会。许多年间,这种颠覆我们思维的工作,大...

  • 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文学”

    作者:洪子诚 刊期:2016年第08期

    祝贺史料研究中心的成立。相信中心的成立,对当代文学史料整理和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是研究文学史的,自然要阅读、处理各方面的庞杂材料。也编过供教学用的当代文学史料选,编过《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的当代卷,但没有专门做过史料整理、研究工作,对这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说不出什么来。这里只是提一点建议,就是在当...

  • 亟待抢救的共和国文学史料

    作者:丁帆 刊期:2016年第08期

    作为一个具有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立场的现代研究学者,我们不能回避历史,因为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核心元素就是历史的和美学的,规避了历史的元素,我们就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源,所以,敢于直面惨淡的历史,才能更好地推动历史的车轮前行!我想这个普通的历史常识应该是每一个学者所必须具备的研究识见吧。

  • 当代文学考证中的“感情视角”

    作者:程光炜 刊期:2016年第08期

    今年5月,我应浙江大学中文系吴秀明教授之邀,去参加他博士生的毕业论文答辩,这期间还有一次与博士生的座谈。吴秀明教授是我老朋友,他闲谈中问道:"你怎么看当代文学考证过程中叙述者的‘感情视角’?"他指的是我前两年在刊物上陆续刊登的《莫言家世考证》等系列文章。我们知道,

  • 当代文学史料的历史价值与构成逻辑

    作者:张福贵 刊期:2016年第08期

    人们往往习惯于依据时间的长短来评价历史产物或文化的价值,而最终得出的结论也往往是价值与时间成正比。正是依据于这样一种逻辑,人们对于当代史料往往轻视和忽略,因为当代史料就是现实存在,而且往往是日常化的存在。在这种状况下,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几乎处于同一时空中,都是历史的当事人和史料的构成者,最终人们在忽略了当代史料价值的同时,也忽...

  • 当代文学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

    作者:王尧 刊期:2016年第08期

    重视搜集、整理、使用中国当代文学史料,是中国当代文学史这一门学科不断成熟的标志之一。洪子诚老师、丁帆老师、程光炜老师等,都有当代文学史著作,他们对史料之于文学史研究和文学史写作的意义有很深刻的体会。随着当代文学在"时间"上的累积,史料的发掘,知识谱系的更新,文学史研究方法的变化,学界对当代文学研究与史料关系的认识也在深化。...

  • 拓展中国当代文学史料的几个方向

    作者:谢泳 刊期:2016年第08期

    凡成熟的学科,必有稳固的史料基础,无史料基础,则学科地位极难牢固。我非常赞成"中国当代文学史料研究中心"的建立,期待中心今后能为中国当代文学史料打一个扎实的基础,这是开创性的事业,值得长期坚持和积累。中国当代文学的史料基础长期没有建立,不是学者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而是人性弱点所至。"贵远贱近,向声北实"是人性常态,除非我们有很强...

  • 当代文学史料研究:老问题与新情况

    作者:黄发有 刊期:2016年第08期

    史料研究对于人文学科而言,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好比盖房子,房子能够盖得多高,取决于地基是否牢靠。当代文学史料研究,正是当代文学这门学科的地基。老问题的另一重意思,就是这个问题无法一蹴而就,而是始终存在,并且不断延续。但是,老问题绝非一成不变。

  • 文学史料:记忆之上、历时性、共时性及其他

    作者:王侃 刊期:2016年第08期

    一历史是什么?美国学者贝尔说,历史就是被记忆。换句话说,历史仅留存于记忆之中,凡不能进入记忆的就不是历史。记忆可以被增益、补充,可以被改造、修葺,也可以被抹除、芟夷。但不管怎样,我们其实应该意识到,记忆是从外部输入的,也就是说,历史是被外力植入的。在记忆之外,

  • 当代文学史料利用中的问题意识

    作者:张均 刊期:2016年第08期

    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史料利用的重要性在理论意义上是被广泛承认的,但就实践操作而言还远未兑现为普遍的研究现实,"目前当代文学研究仍程度不同地延续着20世纪80年代‘泛理论化’的路径,无视或忽视文献史料的现象依然相当普遍","不仅不能与古代文学相比,就是与近现代文学也存在较大差距"。(吴秀明、章涛:《当代文学文献史料研究的历史困...

  • 当代文学史料与“文学年代”的“重返”

    作者:钱文亮 刊期:2016年第08期

    接到会议通知,我马上联想到的是近些年由程光炜、李杨两位老师带起的"重返八十年代"的研究热潮。根据程老师他们的说法,"重返八十年代"的目的主要是想解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去政治化"的学术神话,通过揭示八十年代文学创作及批评与社会体制、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

  • 当代文学史料应用的现状和方法

    作者:钱振文 刊期:2016年第08期

    文学史是一门既是文学又是历史的学科,我们有时候重视其中文学的部分,有时候重视其中历史的部分。近年来,很多人在谈论当代文学的"历史化",推动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学转向",用历史学的观念、方法来研究当代文学。包括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方法两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文学的研究对象是作品,历史的研究对象是史料,按照"历史化"的观念,作品也只...

  • 当代文学史料建设的路径与问题

    作者:易彬 刊期:2016年第08期

    时代在变,文学在变,文学研究的范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就当代文学史料而言,相比于现代文学研究,相关知识、理念有了非常重要的变化,史料形态、采集范围以及由此所衍生的文学史话题,也都出现了很多新的动向。近年来,我在当代文学史料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要还是属于传统范畴的、常规性的工作,

  • 口述史:抵抗平庸之恶

    作者:申霞艳 刊期:2016年第08期

    当代文学历经了六十多年,而且这六十多年不再是一个甲子的循环往复,而是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产生大变化的时代。很多东西被时光淘洗,有些成为历史,有些烟消云散;有些被遮蔽,有些被遗忘。今天的大学中文专业的学生对于八十年代以前尤其是17年的历史隔膜程度堪忧,种种现实催促我们去清理和抢救历史。

  • 从“史料”到“文献”——以贾平凹《文论集》《书画论集》的编选为例

    作者:杨辉 刊期:2016年第08期

    论及现代文学的文献问题,钱理群先生颇为看重王风的如下说法:"史料与文献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史料整理是个初始的工作,为的是给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真正的文献工作则不止于此,通常,它本身的过程可以成为发动学术的工具,甚至成为一代思想的发源"。"古印度两度佛经的汇聚、整理对佛学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