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争鸣

杂志简介:《文艺争鸣》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031/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当代百论、新世纪文学研究、当代阅读、当代视野、当代文学论坛、视像、视点等

主管单位: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1003-9538
国内刊号:22-1031/I
全年订价:¥ 580.80
创刊时间:1986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6
复合影响因子:0.49
总发文量:6309
总被引量:15428
H指数:35
引用半衰期:10.0916
立即指数:0.0331
期刊他引率:0.9443
平均引文率:12.5957
  • 《沈从文文集》出版的前前后后——访苏晨、邝雪林、林振名、叶曙明

    作者:申霞艳 刊期:2016年第04期

    时间:2015年8月6日地点:丽江花园左岸11栋601室受访者:苏晨(原花城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采访者:申霞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邝雪林、林振名、叶曙明:《沈从文文集》《郁达夫文集》《沈从文研究资料》及《郁达夫研究资料》责编,均为电话采访。苏晨先生八十五岁,依然笔耕不辍,讲到往昔,意气风发,能将我们迅速带回到刚刚涌动...

  • 田珍颖口述:我与《废都》

    作者:魏华莹 刊期:2016年第04期

    时间:2013年4月3日初谈;2014年8月25日再谈地点: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受访者:田珍颖,《废都》责任编辑采访者:魏华莹,郑州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魏华莹:田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百忙中接受我的采访。《废都》是贾平凹的重要作品,也酿成九十年代重要的文学事件,甚至有学者将其视作九十年代文学转型的标志性作品。

  • 《见证》:真伪之间和之外

    作者:洪子诚 刊期:2016年第04期

    一点说明:本文曾以《真伪之间与之外:读〈见证〉随感》的题目,刊发于2014年7月2日《中华读书报》。因为报纸版面限制,文字压缩、删节几近一半。2015年,作家出版社又出版了《见证》新的版本,高晓枫先生发表了他整理的《见证》争议史的文章。现将旧文在做较大修改、补充后发表。

  • 与人论刊书

    作者:陈平原 刊期:2016年第04期

    承蒙邀约,不揣冒昧,呈上短文一则。不提供三万字长文,这也就罢了;竟然送上三千字的序言,是否故意怠慢?先声明,此文可发可不发,但这么做绝非搪塞,而是心有所感,希望你们不拘一格选文章。今日中国学刊,注释越来越规范,但八股气日浓。说不好听,除了编辑与作者,以及个别刚好对这个题目感兴趣的,其他人一概不读。前日读《文艺研究》2016年第2期,让我...

  • 《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增订版序

    作者:陈平原 刊期:2016年第04期

    比起古老的"文赋""诗品""词话""曲录"来,"文学史"无疑是小弟弟。可这位后起之秀,一出生就身手非凡。1903年,清廷颁布《奏定大学堂章程》,规定"中国文学门"的科目包括"文学研究法""历代文章源流""周秦至今文章名家"和"西国文学史"等,并提示"日本有《中国文学史》,可仿其意自行编纂讲授"。从那时起,中国人便开始以"文学史...

  • 女人与女人,女作家与女作家

    作者:孙频 刊期:2016年第04期

    那年我大约十四五岁,生活在一个叫交城的小县城里,正在读中学。县城里的中学生活是压抑到泯灭人性的,很多年后我还记得自己在冬天的凌晨骑着自行车向学校一路狂奔的情景,头顶上是浩瀚到让人落泪的星空,巨大的猎户座陪了我一个又一个冬天。站在那样的星空下,我第一次感觉到了来自于宇宙间的力量。似乎它正带给你一种活下去的神奇希望。

  • 夏衍之问

    作者:孙郁 刊期:2016年第04期

    1930年,当夏衍翻译的高尔基《母亲》出版的时候,鲁迅很快注意到了译者的名字。在鲁迅日记里,多次记载了他们见面的情形。那时候鲁迅正注重域外文学及理论著作的翻译,具体的左翼活动露面殊少,而上海文化的工作则由周扬、夏衍、田汉等青年人承担,彼此交往还十分有限。坦率说来,夏衍等人在30年代艰苦的环境里从事的工作,有相当的难度,后人叙述左翼...

  • 重估70年代末和80年代中短篇小说

    作者:高玉 刊期:2016年第04期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中国文学中成就最大,最为显赫的现象就是中短篇小说,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它不仅仅只是结束了中国60年代70年代文学的凋零状况,繁荣了80年代文学,让中国文学重新复苏;更重要的是对90年代乃至新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影响深远。如何看待中短篇小说?中短篇小说在各种文类中究竟处于一种什...

  • 魔性叙事及其自由精神——再论莫言与鲁迅的家族性相似

    作者:王学谦 刊期:2016年第04期

    我在《莫言与鲁迅的家族性相似》(1)相似中,把文学叙事分成生命叙事和理性叙事两大类型,把鲁迅与莫言看作是刚性生命叙事的大家族成员,并分析了他们之间具有家族性相似。这种叙事类型的划分,既考虑到五四新文学与当代文学之间的联系,又试图在更大的范围——古今中西文化中确立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以便更深刻、广泛地阐释、理解他们的意义和价值...

  • 现代留日诗人对日本形象的阐释策略与文化透视

    作者:田源 刊期:2016年第04期

    一、前言中国现代留日诗人书写日本形象大致分为接受与阐释两个步骤。异域求学的孤独与现实社会的黑暗催生了留日诗人苦闷迷狂的创作心理,伴随着憎恶亲善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本土与异域文化交织的日本形象,中国诗人在自我心灵与情感世界的积淀中完成了对日本形象的接受,与之形成了"一种相互结合的关系"。(1)留日诗人对日本形象的阐...

  • 告别伤痕的仪式——对照审稿意见重读《记忆》

    作者:黄发有 刊期:2016年第04期

    《记忆》是张弦创作的短篇小说,发表于《人民文学》1979年第3期,曾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在大多数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中,只要提到这篇作品,往往将它定位为"反思文学"的代表作。《记忆》之所以值得重读,在于这篇篇幅不长的作品蕴含着从情感倾诉转向理智思考的动态过程,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从伤痕文学向反思文学过渡的文化根源和主体动...

  • 审美经验:在当代英语美学的争论和演进

    作者:章辉 刊期:2016年第04期

    审美经验是当代西方美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大陆美学和英语美学中都在重要论述。本文主要讲述分析美学以及与之相关英语学界的讨论,作为列文森的关于审美经验论的一个参照背景,同时对其关于审美经验之呈现的讨论,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窥见这一问题的实质。

  • 构想一种非极简主义式的审美经验概念

    作者:杰罗德·列文森 阴志科 刊期:2016年第04期

    一、审美经验与审美态度 何为审美经验?传统答案视审美经验与某种逻辑上在前的精神状态密切相关,这种精神状态被称为审美态度(aesthetic attitude)。审美态度先于审美经验,在一定场合当中,享受到审美经验是因为采取了某种审美态度。在无视、压制诸如实用性、焦虑、渴求之类精神状态或曰心境的时候,为了维系自身,审美态度被理解为某种消除物,...

  • 苏联蒙太奇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其影响

    作者:贾斌武 刊期:2016年第04期

    电影是中国非自生的舶来品。后发的中国电影由于自身理论建设的滞后,在其成长的进程中始终受到西方电影理论及其观念的深刻影响。这一点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民族电影刚刚起步的时候,尤为显著。面对电影技术手段和艺术形式的日趋复杂化,有限而零散的片场经验已不能满足创作的需要,寻求理论的指导成为一种迫在眉睫的选择。然而,在当时的时代语境下,...

  • 汉语之批评或批评之文章——评胡亮文论集《阐释之雪》兼谈批评文体问题

    作者:沈奇 刊期:2016年第04期

    《阐释之雪》文论集(1),是1975年出生的青年批评家胡亮,第一部正式出版的理论书。四十岁称青年,依现今流行说来而已,其实,在我多年以"50后"辈资格,与胡亮交往中,打一开始的"惊艳",到后来日常之叹服,早已将其作"老辣"同辈为敬,见其文必读,且常引以为知己而感念每每。说"老辣",仅就批评和文论而言:一者"眼光",二者"文章";眼光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