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争鸣

杂志简介:《文艺争鸣》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031/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当代百论、新世纪文学研究、当代阅读、当代视野、当代文学论坛、视像、视点等

主管单位: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1003-9538
国内刊号:22-1031/I
全年订价:¥ 580.80
创刊时间:1986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6
复合影响因子:0.49
总发文量:6309
总被引量:15428
H指数:35
引用半衰期:10.0916
立即指数:0.0331
期刊他引率:0.9443
平均引文率:12.5957
  • 当代的意义——“当代文学版”发刊词

    作者:张未民 刊期:2007年第02期

    《文艺争鸣》杂志以“当代文学版”与“理论综合版”两个版块共同组成了文艺理论评论月刊的框架。值此“当代文学版”发刊之际,本刊同仁谨向多年来给予刊物以大力支持和热情关注的广大读者致以谢意,向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及中国当代文学评论研究界的朋友们,以及给予本版创刊以支持的全国有关高等院校、理事单位的朋友们致以谢意。

  • 本刊重要启事

    刊期:2007年第02期

  • 祝贺与期待

    作者:张炯 刊期:2007年第02期

    《文艺争鸣》从2007年起,改为月刊,而且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联手,将一半篇幅刊登当代文学研究和评论方面的文章,创办“当代文学版”。这无疑将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和评论得到大大加强!这实在是我国评坛的一件喜事和好事!至堪致以热烈的祝贺!

  • 三十年来文学的回顾与思考

    作者:张炯 刊期:2007年第02期

    1976年10月粉碎“”。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的序幕。三十年间尽管不无曲折,它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已为中国文学史书写了辉煌的一页。回顾三十年间文学发展的历程,检视它前行的足迹,瞻望它所开辟的广阔的道路,探讨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对未来是国文学更健康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 中国新文学的宿命——为《文艺争鸣·当代文学版》创刊而作

    作者:谢冕 刊期:2007年第02期

    近代以来,百病缠身的中国,寻求的是疗救沉疴的“药”。当年的志士仁人,四处碰壁之后,最终认定了文学,他们不约而同地高扬文学对于国家民族精神改造的特殊功效,寄希望于通过改造文学最终改造中国。康有为早年倡导维新,及至民初,忧患日重,惊呼“中国危矣殆矣,病日臻,既弥留矣”。他在《中国以何方救危论》中说:“凡可以救中国之方药,...

  • 批评的尊严——作为方法的丸山升

    作者:洪子诚 刊期:2007年第02期

    丸山升先生是日本著名的中国现为代文学学者。二十多年来,虽然有不少向他请教的机会,但事实上见面只有两次,每次的时间都很短暂。1991年10月我到东京大学教养学部当教师,学部在目黑区驹场。大概是年底,东大在学校的山上会馆,举行外国人教师的招待宴会。教养学部村田教授陪我乘车来到本乡的东大,并介绍我与当时任中国语言文学科主任的丸山...

  • 坚持前瞻特色拓展当代精神——对《文艺争鸣·当代文学版》的祝贺与期望

    作者:雷达 刊期:2007年第02期

    欣闻《文艺争鸣》于2007年改版,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在当今文学处于边缘,理论刊物普遍处于守势的情景下,这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具有雄心和开拓精神的行动。我为之由衷地感到高兴,也有一些话想说。

  • 论“新世纪文学”——我为什么主张“新世纪文学”的提法

    作者:雷达 刊期:2007年第02期

    “新世纪文学”的概念 两年前,我曾对新世纪初以来中国文学的走向进行总体研究,发现近五六年的中国文学确乎发生了许许多多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于是,就此撰文对“新世纪文学”进行了论述,此后。又与人合作进一步论证了“新世纪文学”的概念、审美特征等问题。与此同时,我发现有许多学者和批评家对“新世纪文学”进行了积极的倡导和研究。他...

  • 遭遇“媒体时代”——三谈“新世纪文学”

    作者:白烨 刊期:2007年第02期

    如果说前些年人们谈论“媒体化”和“媒体时代”,大都属于纸上谈兵和理论务虚的话,那么,在2006年的文坛,由网络领域里的口水大战、“恶搞”事件,到大众报纸的文化娱乐化、文学事件化、文坛戏剧化,再到易中天、于丹等人的经由央视“百家讲坛”的迅速窜红,媒体利用各种手段把自己的表现力、搅动力和影响力表露得可谓淋漓尽致。从中,人们不...

  • “新世纪文学”,还是“世纪初文学”?——关于当下文学命名的思考

    作者:吴思敬 刊期:2007年第02期

    关于“新世纪文学”的命名,据我所知,最早是在2005年第2期《文艺争鸣》杂志推出‘关于新世纪文学’专栏,开始自觉地将“新世纪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现象、一个新的文学概念来加以讨论。《文艺争鸣》主编张未民写了很长的题为《新世纪,新表现》的编者按,并一口气编发了多篇文章来讨论,一时引人注目。随后,2005年6月,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 “文化乱世”中的“守成”文学——新世纪中篇小说观察

    作者:孟繁华 刊期:2007年第02期

    2007年刚刚到来,大小媒体的文化狂欢是对2006年的文化记录与描述:十大关键词、十大文化事件、十大狂言、十大流行语、十大新闻、十大危机、十大语录、十大评选、十大明星、十大策划、十大丑闻、十大谎言等纷纷出笼;全民博客、恶搞、选秀、低胸无罪、抱抱团、‘梨花体’、潜规则、学术梦工厂、裸诵、作家富豪排行榜等是被描述的核心事件。在这...

  • 新世纪文学“建构”所隐含的诸多问题

    作者:程光炜 刊期:2007年第02期

    “新世纪文学”的倡导、讨论持续了一年多时间,它对未来中国文学的“命名”所产生的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已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我在多种场合讲过,所谓的“历史”,都是通过无数次的话语命名、复制才最终被大多数人所“公认”的;即使在今天看来,那些非常“辉煌”、“高大”以至于“难以怀疑”的历史也无不如此。实际上,新世纪文学的倡导者、讨...

  • 从“新时期文学”到“新世纪文学”

    作者:於可训 刊期:2007年第02期

    世纪是一个自然的时间的概念,本与人为的文学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是,根据文学史的通例,也可以以这个时间概念来标志文学的发展和转变,区分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学历史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一个文学时段的标志,“新世纪文学”又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概念,而是同时也伴随有一种文学新质的发生。因此,“新世纪文学的起点”,就不应该是一...

  • “新世纪文学”的社区共同性——以湖北文学为例

    作者:贺绍俊 刊期:2007年第02期

    我们在讨论“新世纪文学”的命题时,不应该忽略地域文化在文学发展中的作用。这不仅在于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地域性的意义反而更为彰显,还在于中国文学生产机制至今仍具备比较突出的地域界限的特征。也就是说,由于机制的原因,一定行政地理领域内的作家会对本地域形成某种归属感。地域的机制特征和动态走势也会影响到作家的文学活动,因此我想...

  • 我对《兄弟》的解读

    作者:陈思和 刊期:2007年第02期

    一、巴赫金的启示:民间传统与怪诞现实主义 《兄弟》发表后,引起了评论界的激烈争论。这场争论是自发而起的,没有来自外部的非学术压力,其见解的对立,主要是来自审美观念,而不是思想意识,尽管其背后仍然牵涉一系列对当下社会的价值评判,但更为主要的,则表现为文学审美领域的自我审视与自我清理。所以,围绕着这部小说而发生的是一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