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研究

文艺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杂志简介:《文艺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672/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艺术广角、海外专稿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0257-5876
国内刊号:11-1672/J
全年订价:¥ 556.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61
复合影响因子:0.45
总发文量:4009
总被引量:21591
H指数:46
引用半衰期:10.0613
立即指数:0.0636
期刊他引率:0.9725
平均引文率:20.1182
  • 理论之外:后理论取径与中国接受变异

    作者:刘阳 刊期:2019年第05期

    后理论因反思理论自身现状而很自然地关心理论之外有什么,但这种关心呈现出微妙的中西异趣理论之后与理论之外,在西方具备语言论上的学理联系。两重世界格局中面向未来的时间性筹划作为理解陌生因素的过程,伴随语言符号的自觉凸显而还原到关系序列中并由此受限,必然同时进入外于此的超越性空间,反过来使游离关系序列从外部介入意图的做法潜藏着...

  • 创伤与文学

    作者:陆扬 刊期:2019年第05期

    文学批评结缘“创伤”有助于反思自身的方法和观点,更可回应迫切的社会问题,这也是库尔兹编《创伤与文学》一书的宗旨。凯茜·卡鲁斯注意到弗洛伊德《超越快乐原则》中就创伤和梦展开比较,由此提出创伤对于意识而言是一段缺失的不被承认的经验。卡琳·斯蒂文斯对左拉小说《人面兽心》的分析,则糅合火车意象、现代性及左拉推崇的科学心理学来谈创伤...

  • 探寻美好生活:布拉格学派的结构功能主义美学

    作者:杨磊 刊期:2019年第05期

    布拉格学派的结构功能主义美学是20世纪形式主义的重要一环。以往人们出于对这一传统的误解,忽略了布拉格学派独特的历史渊源、现实诉求,将之还原成一种排除一切外在因素的艺术自律理论。但对于布拉格学派来说,自律的艺术恰恰是实现其现实诉求的必由之路。具体而言,功能主义美学是布拉格学派为捷克民族的独立提供的理论辩护,同时也从自律论的视...

  • 论阮籍《咏怀》本意索隐的基本类型与诠释特征--兼谈文学史研究中本意诠释的方法与意义

    作者:徐楠 刊期:2019年第05期

    本意索隐系本意诠释之一种,以通过重建文本历史语境等手段破解“文外意”为目的。阮籍《咏怀》本意索隐可分四种类型,索隐者分别考察其所认定的比兴、廋语、典故及全篇整体情境之真实所指。他们往往认为文外意具有实在性、唯一性,并以有关作者、文本、史料的排他式预设为起点展开论证。其结论不无参考价值,但亦独断地排斥《咏怀》本意诠释之...

  • 古代文论中的“互文性”言说

    作者:陈颍 刊期:2019年第05期

    “互文性”虽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西方的文本理论,但中国古代学者对于文本的理解与其大致相同。古代文论中已有许多与互文性相通的言说,甚至有一些西方互文性理论未曾涉及的内容,足以对其进行丰富和补充。“秘响旁通”“推源溯流”“三偷”“点铁成金”“缩银法”等概念和命题与互文性理论相契合,关注“拟”所形成的“显性的互文”。“避”是一...

  • 新文化运动与"女性主义"之诞生

    作者:杨联芬 刊期:2019年第05期

    “Feminism”这个概念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被译为中文,依次出现“女子主义”“妇女主义”“女性主义”“女权主义”和“妇女运动”等几种译名。沈雁冰最早译介这一理论名词,在短暂使用“女子主义”后,率先使用“女性主义”一词,但“五四”时期最流行的翻译是“妇女主义”。20世纪30年代后,“女权主义”逐渐取代“妇女主义”成为最普遍的译...

  • 现代白话与“五四”时期新诗形式建构

    作者:王泽龙 刊期:2019年第05期

    “五四”时期新诗形式的建构主要是通过诗歌语言变革的途径实现的。清末民初的科学思潮与西方现代诗歌为中国诗歌语言的变革提供了最适宜的历史语境,现代白话构成了新诗语言的基础,古代、近代白话诗歌是现代汉语诗歌的源头,欧化白话是影响现代白话的重要因素。现代汉语语义关系改变了传统诗歌的思维方式,现代诗歌对内在诗意的追求与事理表达的逻...

  • 以"骂"之名--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评"形态

    作者:曾小凤 刊期:2019年第05期

    “骂倒王敬轩”是《新青年》同人推动文学革命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之一,“骂”的言论姿态、话语方式及其社会效应本身,构成理解“五四”时期批评话语与权力之间互相依赖、互相生产的关系的极佳案例。其中,“骂”的意识形态功能远远超过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推进社会文化改革的需要,它其实创造了一种新的权力话语方式,并参与到“五四”思想文化界...

  • 唐克雷蒂与克罗琳达

    刊期:2019年第05期

  • 《“存在”之链上的美学:形而上美学的演进史》

    作者:刘旭光 刊期:2019年第05期

    该书是将西方美学史放到存在论的视域下进行考察的尝试。存在论(ontology)本身抽象繁复,它的发展对于美学之演进的影响一直没有得到系统梳理,以至于建立在不同存在论上的美学派别相互攻击,却很少有人发现,“存在”范畴有自己的发展史,不同的(甚至对立的)“存在”观只不过是“存在”这根环环相扣的链条上的不同环节,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运动的,背...

  • 《清代词学思想流变》

    作者:陈水云 刊期:2019年第05期

    该书打破过去惯用的以时间为轴、以流派为纲、以人物为目的的静态文学批评史叙述模式,在社会背景与学理背景的双重观照下,对清代具有代表性的词人、词派、词人群体的词学思想以及重大词学议题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了多维的动态的立体呈现。

  • 《〈国语〉研究》

    作者:裴登峰 刊期:2019年第05期

    该书在先秦“语”书系统的大背景下,通过纵向与横向的比较,特别是文本细读,对《国语》一书的性质、体制等做了细致研究。作者指出,《国语》与通常被看作“诸子散文”的《论语》、“事语”体的《春秋事语》,在内容、风格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即使《国语》内部,不同“国语”甚至同一“国语”,也存在此等差异。

  • "功成必不在我"--方广锠教授访谈录

    作者:司聃; 方广锠 刊期:2019年第05期

    一、一封未寄出的信与《现代佛学》司聃方先生,您好。非常高兴您能接受我的采访。这次我受《文艺研究》杂志委托,对您进行学术专访。今年是您从事佛教研究的第四十个年头,可以说,您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佛教研究。您家里是否有这方面的渊源呢?

  • 《琵琶记》主旨“隐喻说”探微

    作者:张勇风 刊期:2019年第05期

    长期以来,学界普遍认为《琵琶记》的主旨是剧本“副末开场”中所言之“关风化”,核心为宣扬“忠孝”思想,但这一认识无法合理解释该剧情节编排中存在的诸多纰漏。考察剧作者高明的生平,结合元代赘婚制度和文化习俗绎读剧本,可以发现,这是一部隐喻作者辞仕思想的作品。《琵琶记》借晚年“失节”的蔡伯喈这一历史人物,虚构蔡氏入赘相府的“失身”...

  • 北曲杂剧音乐体制渊源再讨论

    作者:赵义山 刊期:2019年第05期

    北曲杂剧的音乐体制,为曲牌联套制,“套”是其基本的乐体结构。欲知北曲杂剧以“套”为单位的音乐体制渊源,关键是考察其“套”及套式结构形式从何而来。以往研究者多认为“套”来源于诸宫调,这个结论有误。“套”并非渊源于诸宫调,而是渊源于大曲和唱赚,主要是唱赚。有论者否定这一结论具有科学性,仍坚持回到百年以来的传统说法。其实,北曲杂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