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研究

文艺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杂志简介:《文艺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672/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艺术广角、海外专稿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0257-5876
国内刊号:11-1672/J
全年订价:¥ 556.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61
复合影响因子:0.45
总发文量:4009
总被引量:21591
H指数:46
引用半衰期:10.0613
立即指数:0.0636
期刊他引率:0.9725
平均引文率:20.1182
  • 重建意义论的文学理论

    作者:吴兴明 刊期:2016年第03期

    意义论文论是中国当前文学理论回归性重建的一个重要选择。原因如下:第一,研究文学独特的意义机制是对文学事实最切近的探讨;第二,对文学意义值的探究包含了几乎所有文学理论的重要视角,具有广阔的开放性和视野纵深;第三,中国有极为深厚博大的意义论文论的传统。因此,创建意义论的文学理论,可以切中文学事实,囊括综合中西,传承汉语文论的深厚传...

  • 本刊原编辑部主编、优秀编辑家王波云同志在京逝世

    刊期:2016年第03期

    中国艺术研究院编审,原《文艺研究》主编(副局级),离休干部王波云同志,因病于2016年2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王波云,曾用名王培芸,1928年9月16日生,汉族,山东曹县人,共产党员。1945年6月参加革命,任第五专区财训班学员;1946年1月至1946年8月,任复程县财政科干事;1946年9月至11月,任第五专区干部大队学员;1946年11月至1949年9月,任冀鲁豫...

  • 文学活动中的言语行为与行为语言

    作者:马大康 刊期:2016年第03期

    言语即行为,行为也即语言,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离不开概念,后者则是非概念的,因此具有不同特征。可以说,人的行为就是以特殊的语言方式表达的生命之形式,而人的个性即其独有的行为语言。文学活动是以言语行为激发潜意识中的行为语言记忆,双方相互生成、相互塑造、相互阐发的过程。人的想象就是言语行为与行为语言相融合的场域,文学的体验性就...

  • 布道与解神话:弗莱论信与可信性

    作者:饶静 刊期:2016年第03期

    在弗莱的两本《圣经》研究著作中,他均以"布道"表达语言再现在场的能力。布道保存着语言模式演进过程中被排斥的能动性,由此成为表达信仰与存在关切的基本语言模式。但是,在描述性语言模式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布道并不能被恰当地领悟,布尔特曼的解神话主张就是对福音书布道在当代遭遇理解危机的一种解决方案。但弗莱并不认同这一诠释学方案。他...

  • 罗兰·巴特的“中性”思想与中国

    作者:张智庭 刊期:2016年第03期

    "中性"写作,是巴特很早就推崇和主张的一种写作风格。他的"中性"思想在后来得到不断完善,以至于成为他分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一种根本理论,也构成了他人格的重要部分。概括说来,他把"中性"定义为"凡是破除聚合体的东西",亦即凡是打破二元对立关系的东西,并赋予了其"动态的"内涵。本文在概述巴特"中性"思想演变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他的...

  • 鲁迅对庄子的另类叙述

    作者:孙郁 刊期:2016年第03期

    鲁迅因对尼采的发现而走近庄子,这双重关系使他与二者有着多维结构的纠缠。他一度亲近庄子的文章,又拒绝庄子遗产的世俗化。绕过传统士大夫以词章之学描述庄子的旧路,鲁迅通过西方哲学来重新理解古典传统。他在作品里嘲笑道家思想面对现实问题时的尴尬。这种批判有着尼采的影子,也是对卢那察尔斯基文本的戏仿,背后是俄国诗学的余影。鲁迅远离庄...

  • 赵树理的话本实践与“民族形式”探索

    作者:郭冰茹 刊期:2016年第03期

    赵树理要求小说可"听"、可"说",这使他在创作中接近中国古代话本传统并对其有所革新。他的文本实践不仅发挥文艺的传播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改造现代小说的文体,从而凸显其创作的文学史意义。但同时,他的立场观念和旧形式自身的局限,也使其对民族形式的探索无法深入。赵树理的话本实践因此成为一个生动的个案,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新文学如何利...

  • 戏曲之道的探索者——冯俊杰教授访谈录

    作者:李梓郡 刊期:2016年第03期

    冯俊杰,1943年生,黑龙江牡丹江人,山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任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所长。1982年从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2010年退休。早年从事先秦文学教学和研究,20世纪90年代起转而从事戏曲文学与戏曲文物的教学和研究。参与并主持了多项部级、省级社科基金项目,撰有《郑光祖集校注》、《戏剧与考古》、《山西...

  • 纪实性革命:抗战时期中国电影的美学显面与“复调效应”

    作者:虞吉 刊期:2016年第03期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战场,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给中国现代史及其走向以重大的影响,而此一时期的中国电影也被巨大的历史驱力所裹挟,走上与抗战前全然不同的发展道路。纪实性这一抗战前中国电影整体缺位的因素被推至前端,演绎为以"大后方"电影为代表的抗战时期中国电影的美学显面。然而,抗战时期中国电影所显现的纪实性又与戏剧(性)深...

  • 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电影检查制度新考

    作者:宫浩宇 刊期:2016年第03期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电影检查制度,抗战前已经初具规模,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工作流程、检查范围建立起相应的规范。本文以上海特别市党部宣传部戏曲电影审查委员会的成立时间与运作实况、教育部与内政部合组之电影检查委员会对影片进行修剪的具体细节以及隶属于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的剧本审查委员会的工作程序及特点这些以往较少为人所提及却...

  • 新生活运动与“新女性”情节剧的异质性

    作者:张颖 刊期:2016年第03期

    在"新生活运动"话语的影响下,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流行电影热衷以现代女性走入公共领域为情节主题。这些影片通过塑造理想女性典范来探讨现代女性的价值,促成"新女性"情节剧电影亚类型的流行。作为"新生活运动"这一国家话语的直接产物,《国风》(1935)试图塑造克制情欲、遵守秩序的模范女性。具有悖论性的是,电影文本中不同意识形态话语的...

  • 山水有道——皮尔斯符号学的意指秩序与中国山水画编码系统的视觉秩序

    作者:段炼 刊期:2016年第03期

    本文探索中国山水画之编码系统的视觉秩序,旨在从符号学意义上说明:山水画的形成以视觉秩序的建成为标志。在此研究中,本文将皮尔斯符号学的意指秩序描述为一个"T型结构",将中国山水画的视觉秩序也描述为一个类似的"T型结构":在视觉形式的层面上,此结构的横向轴由山道、水道、气道等图像构成,在观念意识的层面上,其纵向轴则由山水之道、自...

  • 主体意识与失语症——评王晓元《翻译话语与意识形态——中国1895—1911年文学翻译研究》

    作者:付建舟 刊期:2016年第03期

    近阅王晓元教授的大作《翻译话语与意识形态——中国1895—1911年文学翻译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以下引文凡出自该著者均只标注页码),颇有感想。该论著既凸显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西学话语策略、翻译实践中的文本类型与翻译主体,又凸显了文学(翻译)话语从边缘到中心的位移,其策略是采用《悲惨世界》的翻译、林纾的翻译、《...

  • 迎亲图

    作者:李瑞 刊期:2016年第03期

  • 刘海静中国画作品

    作者:刘海静 刊期: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