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研究

文艺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杂志简介:《文艺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672/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艺术广角、海外专稿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0257-5876
国内刊号:11-1672/J
全年订价:¥ 556.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61
复合影响因子:0.45
总发文量:4009
总被引量:21591
H指数:46
引用半衰期:10.0613
立即指数:0.0636
期刊他引率:0.9725
平均引文率:20.1182
  • 重建生产的美学——论解分化及文化产业研究的思想维度

    作者:吴兴明 刊期:2011年第11期

    传统美学的失效是由于现代性分化在当代世界的解分化,这是一个比日常生活审美化远为浩大的历史进程。消费社会的逻辑导致文化在基础领域的膨胀,从而使现实发生多维度、系统性的变更与重组,并使现代性分野的理性结构失效。但这并不是社会的畸形发展,而是现代性分裂经由生产一消费的途径向生活世界返回。因此,与众多思想家对消费社会的一味批...

  • 美学的危机或复兴?

    作者:周宪 刊期:2011年第11期

    美学理论的地形图在20世纪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图绘这一变化,把握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反思其经验教训,这是找寻美学未来发展新路向的前提。本文以审美理想主义和政治实用主义冲突为线索,通过对20世纪美学这一内在张力演化的历史描述,力图揭示美学的当代危机的根源所在。对于超越导致当代美学危机的一系列二元对立,本文提出一个二元互渗的协...

  • 近代中国艺术观源流考辨——兼论“日本桥”的历史中介功能

    作者:刘悦笛 刊期:2011年第11期

    在近代中国艺术观的形成过程中,“艺术”概念最初与“美术”同义。美术之为“美”的属性得以确立,源白康德非功利化的审美观,“美术”与“艺术”概念由此分离。从艺术类型学上看,音乐脱离美术体系是艺术与美术分殊的结果,而书法融入美术则是东亚独特的文化现象。东亚美学与美术史(艺术史)研究在草创阶段曾水乳交融,从而使康德式的审美观...

  • 术语的解读:中国小说史研究的特殊理路

    作者:谭帆 刊期:2011年第11期

    本文在反思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之基础上,从“术语与中国小说之特性”、“术语与中国小说之文体”和“术语与20世纪中国小说之研究”三个方面清理术语与中国小说之关系。本文认为从术语的解读角度梳理小说史是中国小说史研究的特殊理路,而20世纪的小说研究以“虚构之叙事散文”的观念来梳理和限定中国古代小说其实不符合中国小说之实际,中...

  • 中国古代小说命名刍议

    作者:程国赋 刊期:2011年第11期

    中国古代小说的命名方式虽然复杂多样,但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学观念,折射出古代小说文体形成、发展、演进的真实历程。小说命名是我们考察中国古代小说创作、传播的特定视角,迄今为止,在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领域,尚未对此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探讨。本文试图对古代小说命名的总体特征加以归纳,从补史说、劝戒说、娱乐说等层面论述古代小说命名所揭...

  • 元刻本《世说新语》补刻刘辰翁评点真伪考

    作者:周兴陆 刊期:2011年第11期

    《世说新语》的刘辰翁评点,最初为元人补刻于刘应登删注本《世说新语》上,但最近学界有刘辰翁评点系“元代书坊伪托”的说法。本文考察刘辰翁与刘应登的关系、刘辰翁评点与刘应登删注的高度相关性、评点文字与刘辰翁思想的契合性,认为刘辰翁的批语就是批在刘应登删注本的初刊本上,甚至直接针对刘应登删注而发,不可能为元人伪托;此外考察刘...

  • 中国首先要解决当代艺术的标准问题——旅美艺术家丁绍光先生访谈录

    作者:李冰 刊期:2011年第11期

    丁绍光,1939年生于陕西城固,196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任教于云南艺术学院,开创闻名中国当代画坛的“云南画派”。1980年赴美定居,是美籍华人画家,以中国现代重彩画驰名世界。他曾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作大型壁画《美丽、丰富、神奇的西双版纳》,至今仍为重要展品。丁绍光在世界各国举办个人画展两千次以上,作品被上百个国家和地区...

  • 《琵琶记》“开场”证真

    作者:范春义 王伟 刊期:2011年第11期

    《琵琶记》“开场”确为高明原作,对其真实性质疑的理由均不成立:一、高明的诗歌内容丰富,具有多样性而非仅有“谦虚”一途。二、“传奇”一词具有多义性,随语境定而非严格的学术概念。三、《琵琶记》文本本身可以充分证明高明诗词创作时常出现破律现象,【水调歌头】破律纯属正常。四、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高明选择“风化”作为阐发基点完...

  • 明清易代之际“士子献祭”戏剧审视——以《宝剑记》、《清忠谱》为例

    作者:张之薇 刊期:2011年第11期

    中国有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悲剧”?如何认识中国古典戏剧的悲剧精神?一直是中国学术界对中国古典戏剧作品争论不休的话题。本文拟以社会危机迭起的明清易代之际为历史背景,以中国君权社会下“士子”超越自身的“献祭”行为为切入点,着重选取其时具有典型意义的两个剧作,试图论述中国古典戏剧作品中不可忽视的悲剧精神。它们均以文弱之躯,精...

  • 古典修辞学对阿尔贝蒂《论绘画》的影响

    作者:杨贤宗 刊期:2011年第11期

    阿尔贝蒂的《论绘画》是西方近代第一部研究绘画的美术论著,其所倡导的人文理念与科学方法直接影响了文艺复兴之初的绘画创作,并对后来西方的美术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西方学界,针对这部著作以及阿尔贝蒂本人的研究成果众多。20世纪50年代,以《论绘画》的英文译者斯宾塞为代表的美术史家,把对该论著的渊源研究从“诗画一律”的传...

  • “主义”内外:有女性自画像的艺术家群像

    作者:王燕飞 刊期:2011年第11期

    包含自画像的艺术家群像有悠久的传统。在现代主义时期,当“主义”的归属成为进入艺术史的前提和进入主流的标志,更多的艺术家开始利用这类群像强调团体身份和自己在主流艺术中的在场。女艺术家在这类群像中的普遍缺席加剧了她们的边缘化地位。从20世纪初起。以洛朗桑、缪特尔、托洛普等为代表的女艺术家开始创作这样的群像。一方面,挪用艺术...

  • “抒情传统说”应该缓行——由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课》引发的思考

    作者:汤拥华 刊期:2011年第11期

    哈佛大学东亚系王德威教授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有实际的贡献,他的一些提法如“被遮蔽的现代性”、“没有晚清,何来‘五四”’、“想象中国的方法”、“小说中国”等等,在两岸三地引起了不小的反响。2006年,他以“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为题在北大发表系列演讲,又将“抒情传统说”推上前台①。这是一次“旧瓶装新酒”的尝试,我们知道,“...

  • 艺术史研究中的艺术考古学方法

    作者:顾平 刊期:2011年第11期

    近代以来,中国艺术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科自身的发展。通过艺术史研究解决了艺术本体史许多相关问题,从而使得我们对中国艺术史史实的认识更加全面与深入;二是对人文学科研究的影响。无论是复原历史,还是对其他学科研究的跨学科意义,中国艺术史研究成果开始被学界所关注甚或直接利用,美术史的人文学意义...

  • 中国画山水写生之“三境一体”的特质及要求

    作者:阮宾 刊期:2011年第11期

    长安画派的创始人石鲁,为推陈出新,创立新的中国画面貌,曾明确提出过“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主张。这不仅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即使在当下多元艺术主张纷呈的状态下,仍然不失为一剂振兴民族艺术、建构具有时代精神的中国画审美艺术表现形式的良药。关于中国画如何继承和发展的话题,历代前辈大师们已有颇多高论,值得我们...

  • 山西襄汾戏曲人物剪纸探析

    作者:贾红杏 刊期:2011年第11期

    襄汾戏曲人物剪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发掘的襄汾剪纸中有“二度梅”、“烈火旗”、“五福堂”类的戏曲剪纸,“刘海戏金蝉”、“八仙过海”、“麻姑献寿”类的民间传说剪纸,此外还有生产生活、琴棋书画,花鸟鱼虫等类的剪纸,共97套。其中戏曲人物剪纸居多,因此襄汾剪纸被当地人称为“窗人”。据山西襄汾民间艺人邓森林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