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研究

文艺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杂志简介:《文艺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672/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艺术广角、海外专稿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0257-5876
国内刊号:11-1672/J
全年订价:¥ 556.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61
复合影响因子:0.45
总发文量:4009
总被引量:21591
H指数:46
引用半衰期:10.0613
立即指数:0.0636
期刊他引率:0.9725
平均引文率:20.1182
  • 世纪之交的贺岁电影

    刊期:2005年第05期

    20世纪90年代末贺岁电影刚刚出现的时候,确实让一些熟悉电影的内地观众颇费琢磨.与通常所谓伦理片、动作片、战争片等等不同,贺岁片除了表示自己是冲着新年喜庆而来,好像什么也没有标榜.

  • 审美判断力在康德哲学中的地位

    作者:邓晓芒 刊期:2005年第05期

    本文分两个层次论述审美判断力在康德哲学中的地位问题.一方面,长期以来审美判断(或鉴赏判断)与目的论的关系似乎是个不解之谜,而实际上,审美判断力是整个目的论中惟一的先天原则,目的论判断力则是从中引申出来的一个观点,两者都属于目的论,但有审美判断力和目的论判断力的层次之分;另一方面,审美判断力作为目的论中的最深层次,又构成整个康德哲...

  • 马克思哲学与后现论话语

    作者:宋一苇 刊期:2005年第05期

    本文认为,20世纪西方哲学的诸多重大转向,不仅仅是某一哲学流派或某一哲学理论的转向,而是一个时代所特有的理论范式的转换,即从现代性理论范式向后现代性理论范式的转换.马克思所开启的新的哲学思维方式,是西方当代哲学范式变革转换的重要思想来源.马克思哲学与后现论话语均处于这一范式变革与转换的整体时代背景之中.正是在这一背景中,两者发...

  • 全球化、博物馆和民族国家

    作者:徐贲 刊期:2005年第05期

    博物馆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过程是和资本主义推动全球化分不开的.可以用两种不同的全球化理论来说明这个过程.第一,全球化是西方资本主义对世界一波又一波历史性冲击所积累的结果.第二,民族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全球化为人们想象局部生活秩序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全球秩序意象,而民族国家本身就是一种想象性的局部生活世界秩序.在全世界...

  • 《诗经》结集历程之研究

    作者:刘毓庆; 郭万金 刊期:2005年第05期

  • 六朝“文笔”论与文学观——《文心雕龙》“文笔之辨”探微

    作者:陶礼天 刊期:2005年第05期

  • 诗礼书香说范家——《南通范氏诗文世家》出版的当代意义

    作者:邵盈午 刊期:2005年第05期

  • 天使的堕落和天堂的乡愁——夏加尔的绘画与伊里亚德的神学

    作者:耿幼壮 刊期:2005年第05期

    本文试图通过对夏加尔绘画和伊里亚德神学之间关系的探讨,参与在20世纪一位艺术家和一位宗教史学家之间曾经展开的对话,到一个世俗化的世界中去寻找神圣的意义,并进而发现夏加尔艺术和整个现代西方艺术中存在的宗教意味.

  • 谁解枯蓬胜艳葩?——重读李老十诗画

    作者:郎绍君 刊期:2005年第05期

    李老十是一位以笔墨语言和传统风格表达现代感受、赋予诗书画一体的文人画模式以新生命的艺术家.他创造的视觉隐喻,他的个人化、心灵化的绘画形象,为中国画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消费逻辑的建立与贺岁电影的进路

    作者:李道新 刊期:2005年第05期

    贺岁电影的出现,是21世纪前后中国电影面临票房困境和市场压力的无奈选择,也是中国喜剧电影寻求观念突破与整体超越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即便是票房鼎盛、口碑甚佳的冯小刚贺岁片,也存在着"深度"的执迷与"作者"的误区,这是悖逆消费文化逻辑、阻碍贺岁电影发展的主要症结.笔者以为,只有消除传统的"深刻"的价值观、放弃个性的"作者"的预...

  • 对贺岁片现象的文化解读——以冯小刚电影为例

    作者:于文秀 刊期:2005年第05期

    冯小刚的贺岁片在当今整个电影市场低迷的情势下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尽管人们对之褒贬不一,但贺岁片由此成为了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冯氏贺岁电影予以评价.首先,从文化转型的角度看,冯小刚的贺岁片完成了电影叙事与想象的中心由乡村向都市的转向;其次,由于冯小刚的电影既不得不受制于市场,同时又对艺术难以完全舍弃,因此不...

  • “天下无贼”与“贼喊捉贼”——冯小刚贺岁电影的悖论

    作者:沙蕙 刊期:2005年第05期

  • 二十世纪中国的艺术研究——从中西文化交汇的背景上所作的考察(上)

    作者:柏柳 刊期:2005年第05期

    20世纪初叶,在近代"西学东渐"中迎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了中西文化交汇的大潮,推动了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批评理论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欧美和日本模式的首次转型.50至70年代,中外文化交汇先是呈现"一边倒"的状态,中国艺术理论界出现了以苏联美学、文艺学模式为学习样板的第二次现代转型;继之,由单向受动的艺术理论发展模式向中国化的"艺...

  • “万卷蟠胸识自高 百川横地一峰尊”——范曾教授访谈录

    作者:彭修银 刊期:2005年第05期

    编者按范曾先生,我国著名画家、学者,南开大学文学院、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导师,中国海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山东大学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 效果历史:理解与讨论——评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

    作者:王绯 刊期:2005年第05期

    0 比起数百、上千年的古代史,近代社会与当今的时距不算长也不算短.百余年的历史距离,不仅没有长到江浪淘沙、滔滔代逝,以史料挂漏或散失之患难为后世治学者,反因近代报刊业的兴起及公共图书馆的创立,在梁启超以为"最难而最劳"的史料搜集和选择上有不少便宜/方便可占,可谓资源探取的优势.当然,这个历史时距也不算短,因为一个时代的人物或事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