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北大期刊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杂志简介:《文艺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3-1059/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理论前沿、思潮过眼、阐释与评说、世说新语、艺海风云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1003-5672
国内刊号:23-1059/I
全年订价:¥ 177.6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黑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6
复合影响因子:0.1
总发文量:2921
总被引量:3883
H指数:19
立即指数:0.0056
期刊他引率:1
  • 萧红重庆战时文学地理建构

    作者:郭淑梅 刊期:2019年第05期

    在萧红短暂的生命与创作中,重庆是不可忽视的文学地标。抗战时期,“随着国民政府确立重庆市为陪都,其首脑机关西迁重庆,使得重庆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一个新的文化中心”①。许多优秀的作家、艺术家迁往重庆,萧红是其中一员。正是萧红等作家的到来,曾经被大山封闭的重庆开启了战时文学创作热潮,并在中国抗战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 论《生死场》的譬喻美学

    作者:林日暖 刊期:2019年第05期

    《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完成于1934年9月,1935年12月作为鲁迅所编“奴隶丛书”之一种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发行,小说面世后在文坛上引起了巨大轰动和强烈反响。

  • 论张炜小说流浪叙事的创作新变——从《古船》到《艾约堡秘史》

    作者:陈悦悦; 陈佳冀 刊期:2019年第05期

    张炜自“远山远河”系列开始便以流浪叙事的方式讲述关于“历史”和“现世”的传奇故事,意在展示山东半岛地区在历史风云巨变中的真实面貌,表现人在不同状态下的生活常态。对流浪的持续关注与日常性叙述方式已成为张炜小说创作的特色标识,“蕴含着强烈批判、理想、激情和超越精神,是当前物质文化时代一次具有异类气质的浪漫主义漫游”①。

  • 从“土地”到“大地”——红柯小说创作的文化视界

    作者:刘欣 刊期:2019年第05期

    红柯在陕西文坛算得上是一个奇崛的存在,作为黄土生养的地道陕西人,他却于少壮之年毅然出走,在新疆“绝域之大美”中游历十载,同时又在不期之间抽身离去,最终返归故里。

  • 视觉性的古典镜像--中国1960年代出生诗人的传统文化意蕴研究

    作者:邵波 刊期:2019年第05期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渊源几千年的积淀与发展,为中国的文人墨客提供了厚重、丰富的文学创作资源和历史想象,像《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中馈赠了大量古典题材、经典意象和抒情经验,这些都为中国当代诗人打造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共同体”,叩开了历史的重门深锁,激发了诗人们记述过去、回归中华文化的艺术激情。

  • 藏地书写与大地情怀——关于牛放诗歌创作的一种理论观察

    作者:孔明玉; 晓原 刊期:2019年第05期

    文学源于生活,一个作家有怎样的生存经历和生命体验,就有着与之相应的文学创作,正如牛放之于他诗歌创作中的藏地书写。从青年时代便独自前往省城求学,毕业后随即分配到川西北高原上的若尔盖工作,从小学教师到成为政府机关秘书再到从事文学编辑,二十余年的藏地生活和人生,使他与之结下了深深浓浓的地缘、人缘、情缘、心缘、魂缘。

  • 人性的深度与灵魂的归属——读宋心海的诗

    作者:邢海珍 刊期:2019年第05期

    著名诗人王鸣久在他的诗话集《诗悬》中说:“高于泥土,低于星空。诗人也是在这样的沉重与轻盈、透明与黑暗、渺小与博大的反复交替里,品尝了心灵的大悲欣和人生的大觉悟,从而找回了自己应有的敬畏与谦卑。”

  • 在精神底座上徒手搏击闪电——关于宋心海的诗

    作者:霍俊明 刊期:2019年第05期

    宋心海,“70后”,典型的诗歌“早熟者”,其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即在《诗林》发表诗作,但之后就因为生存工作等种种原因而离开诗坛,直至2017年才重新写作。宋心海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案,很多诗人因为种种原因在一个时期之内离开了诗坛,主动或被动地放弃了精神生活。

  • 简约天真中品嚼人间的真挚与真味——宋心海组诗《王玉太屯的方言》解读

    作者:李犁 刊期:2019年第05期

    回老屯,听人们喊我小黄毛他们从背后喊,迎面也喊,扯着嗓子一声接一声,喊……这多像喊一条土狗啊我的小名,原来一直躲在这里这么多年,我把那些淡黄的,苍白的柔弱的,一根根,焗好,藏住,掖紧生怕它们露出来从公社,到县城,到哈尔滨,再到北京记不清,这些年我染了多少次记不清,多少次想听一声这亲热的呼唤。

  • 乡村叙事中的真情与深意——读宋心海组诗《玻璃人》

    作者:张德明 刊期:2019年第05期

    虽然中华民族大步迈向追求现代化的宽阔大道,但“乡土中国”仍然是我们认识现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心理的重要视点。在此基础上,书写乡土,揭示农村和农民现实状况与精神情形,依旧是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当代诗歌中不可或缺甚至最为重要的题材与主题。

  • 为事物重新命名——论宋心海诗歌意绪指向

    作者:姜超 刊期:2019年第05期

    壮岁之年重新拾起诗笔,宋心海迅捷抹去了写作前史的痕迹,纵使世间万象繁复,他吁请生活“给我一颗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敞开心扉,任文字俯仰之间抵达诗意的锐度、细度、广度。如波德莱尔诗句一样:“我独自去练习我奇异的剑术/向四面八方嗅寻偶然的韵律/像绊在石子路上,有时碰见了长久梦想的诗行。”

  • “唯真”的乡愁——宋心海的“诗与实”

    作者:许仁浩 刊期:2019年第05期

    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Fernando Pessoa, 1888-1935)在其诗作《这么多当代诗歌》中如是写道:“这么多当代诗歌!/这么多完全属于今天的诗人一/一切都很有趣,很有意思的一切……/哦,但全都那么雷同……/全都那么均衡,全都只是写写而已……/既非艺术,/亦非科学,/更不是真正的乡愁……”

  • 北方城市上演的人间悲喜剧——读《人世间》兼论梁晓声创作

    作者:金钢 刊期:2019年第05期

    有论者认为,“某种意义上,知青身份与道德理想主义,可谓标识梁晓声的两个关键词”①。在《人世间》问世之前,这样的判断应该说是较为客观的,而在《人世间》这部115万字的鸿篇巨著摆在读者们面前的时候,之前的判断就显得片面了。

  • 诗人的诚意——谈罗振亚《一株麦子的幸福》

    作者:田忠辉 刊期:2019年第05期

    有这样一类诗人,他们不炫耀技巧,不自以为是道德至上,更不自鸣得意沉醉于自我的幻象。他们像泥土一样存在,像麦子一样成就生命,只要有阳光、风和水,就能让他们在大地上有所变化。

  • 洁净的灵魂之舞:论林建勋的诗歌

    作者:朱星雨 刊期:2019年第05期

    一首好的诗歌,它一定是一个诗人以灵魂中最为纯粹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带有强烈生命质感的声音,它源自诗人灵魂的最深处。因此,诗人写一首诗,往往需要耗费巨大的精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