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北大期刊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杂志简介:《文艺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3-1059/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理论前沿、思潮过眼、阐释与评说、世说新语、艺海风云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1003-5672
国内刊号:23-1059/I
全年订价:¥ 177.6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黑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6
复合影响因子:0.1
总发文量:2921
总被引量:3883
H指数:19
立即指数:0.0056
期刊他引率:1
  • 新媒体艺术传播与言意关系再审视

    作者:张屹 刊期:2009年第03期

    自古而来,人们对言意关系的探讨始终不绝于耳,归结起来不外乎两种观点:一曰“言不尽意”,可追溯到《周易》;一曰言以“足志”,发端于孔子。在古代媒介贫乏、技术手段有限的情况下,“言不尽意”之说似乎更占上风。而当历史发展到互联网络的今天,各种新的媒体频繁出现,这一观点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 “叙事性”:观念的转化与诗艺本质性的置换——先锋诗歌批评关键词解读之一

    作者:崔修建 刊期:2009年第03期

    20世纪90年代以降,“叙事性”成为先锋诗歌批评中高频率出现的一个词汇。虽说这一概念并非什么新的“发明”.但它在现代文化语境中突出的创新性和扩张性,却得到了诸多诗人和诗评家的青睐。依据利奥塔尔的观点.后现代状态下知识的特征之一便是:“发明总是产生于分歧中……它可以提高我们对差异的敏感性.增强我们对不可通约的承受力。

  • 意志论·存在论·解构论——形而上学批判之路

    作者:金哲 刊期:2009年第03期

    从人本主义思潮方面讲,公认的后现代主义先驱者尼采较早地提出批判整个西方现代文化的问题:“我们整个现代世界被困在亚利山德里亚文化的网中.把具备最高知识能力、为科学效劳的理论家视为理想.其原型和始祖便是苏格拉底。”尼采把西方现代文化的弊端归因于希腊时期的亚利山德里亚文化,指明其肇始者为苏格拉底,是

  •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困境的展示与平庸的抉择

    作者:杨经建 刊期:2009年第03期

    经典化与择优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篇小说已经渐渐成为衡量、判断当代文坛或一个时期文学成就与水平的关键性标志。如果说在当下语境中诗歌、散文,包括短、中篇小说由于体裁的特征和由此产生的局限性使它们无法既被人们关注又有可能成为经典的话,那么,或许只有长篇小说最有可能成为文学经典。

  • 新时期散文观念与散文论争

    作者:陈剑晖 刊期:2009年第03期

    纵观新时期的散文研究。20世纪80年代相对来说较为平静平淡,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散文创作的崛起繁茂,散文观念的改变,散文研究也出现了“众声喧哗”的局面。这时期,作家作品研究、专题性研究、散文史建设更加深入和细致,研究的范围不断拓展.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20世纪80年代。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村政治书写的当代性——以阎连科为例

    作者:陈国和 刊期:2009年第03期

    乡村政治主要指的是一种文化.是富有传统中国乡村精神文化特色的建构与组织社会生活的方式,以及这种方式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所包含的权力关系、生活观念与思维和行为方式。阎连科的乡村小说往往侧重于乡村政治中的权力层面,在乡村权力的争夺、乡村政治的日常化叙事中反思政治文化对中国乡村的塑造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农民心理的扭曲和分裂。

  • 苦难叙事的看点与立场

    作者:施军 刊期:2009年第03期

    在市场中国的小说写作和批评中,灾难、苦难与历史、人性相扭结的内容常常既成为深度性话题,又成为表象性话题,更主要的,是常常成为时尚性写作的一种标志。在市场中国,我们快乐而幸福,于是写作苦难似乎成为一种反思和荣耀,但是,大多数这样的作品果真是更加人性、更加文学的吗?

  • 人与性:女性自我的真实镜照——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女性观照视野

    作者:肖南 刊期:2009年第03期

    从表现人的角度说,文学是“人的文学”.作为人的“半边天”,女性的文学也应是“人的文学”的“半边天”。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由于众所周知的封建社会思想、文化、礼教、伦理等方面的禁锢,女性作家屈指可数,反映女性的文学作品不多,以女性为主角的作品更是凤毛麟角。

  • 历史回眸:黑龙江报告文学(1946—2005)——《龙江当代文学大系(1946-2005)·报告文学卷》导言

    作者:黄光伟 张良丛 刊期:2009年第03期

    与内地相比,黑龙江地处祖国边陲,文化相对落后,而且很早就沦落为列强的殖民地。抗日战争时期.黑龙江报告文学在特殊的历史境遇中.发挥了反映现实的作用,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给人民造成的可怕灾难,歌颂了黑土地人民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使内地了解到沦落后的东北人民的真实生活。

  • 童心本位的追寻与坚守——《龙江当代文学大系(1946-2005)·儿童文学卷》导言

    作者:汪树东 刊期:2009年第03期

    成人向来自认为世界之主宰,轻视甚而忽视儿童的举动比比皆是。然而.人类的觉悟者。如老子、耶稣、奥修等却总是对儿童顶礼膜拜.此诚耐人寻味。儿童不可轻忽,成人创作的儿童文学同样不可轻忽。像古希腊神话、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至今深深滋润着人类心灵。五

  • 论“80后”的后网络时代经验

    作者:司马晓雯 周欣瑞 刊期:2009年第03期

    从80后初次登上社会舞台,到现如今第一批80后正式进入社会,80后集体渴望从被研究对象的定位中逃离。作为一个新兴的文化群体,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全新的,难以讨好却又乐于沉迷的审美群体。既是颠覆者也是创造者。

  • 奇险地带的精神穿越——评罗振亚《20世纪中国先锋诗潮》

    作者:刘波 刊期:2009年第03期

    中国新诗八十余年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现代派诗歌或先锋诗歌生成与发展的历史。正是由于先锋诗歌新奇、险峻艺术风景的存在。才凸显出了中国新诗的特殊魅力。先锋诗歌在每一个时段,都有精彩各异的表现,并且各个时段之间都存在着颇为密切、内在的联系性。那么维持它们联系的凭借物是什么?我以为就是一种贯穿始终的实验精神。

  • 资本时代的人生悲歌——《问苍茫》及其叙事伦理

    作者:杨荣 刊期:2009年第03期

    当《那儿》温热的气息尚在人们心中弥漫流转之时,曹征路又用他细腻、敏感的笔触为我们奉上了一部沉甸甸的长篇新作——《问苍茫》(刊发于《当代)2008年6期)。或许,这部小说已很难再拥有像《那儿》般的好运,但它作为曹征路对“底层”关注的一种延续,仍鲜明地表征了作者对于这个时代的热情和执著,忧虑与惶惑。

  • 艾苓散文:心灵立场的生活解码

    作者:高方 林超然 刊期:2009年第03期

    邻人似的散文更利于坦陈生命的直觉.更易于同女子的天性悄然际会。散文家艾苓就那么静静坐在生活身边耐心地昕它讲述,偶尔会有几句机智的插话。但她放弃了技术而径用心性。她的散文集不论是荣膺中华文学基金会“21世纪文学之星”文学丛书的《领着自己回家》,还是《风也穿鞋》,也包括最近出版的《一路走来》,均为强调亲历感的身世散文。

  • 20世纪50年代浩然小说的文化艺术传承

    作者:李福亮 王清学 刊期:2009年第03期

    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时兴中国的工农兵作家群有着大致相同的文化背景与艺术传承,这些决定了制约了整整一个时代的创作品位和精神风貌。这里仅把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浩然作为个案研究,企图收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