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北大期刊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杂志简介:《文艺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3-1059/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理论前沿、思潮过眼、阐释与评说、世说新语、艺海风云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1003-5672
国内刊号:23-1059/I
全年订价:¥ 177.6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黑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6
复合影响因子:0.1
总发文量:2921
总被引量:3883
H指数:19
立即指数:0.0056
期刊他引率:1
  • 书法

    作者:马顺强 刊期:2007年第01期

  • 非经典理论时代的来临——从“经典”与“民间”说起

    作者:傅修海 刊期:2007年第01期

    陈寅恪论及魏晋南北朝的佛教传人时,曾特意解释过那时候佛经翻译中的“格义”之道,即以“外书”释“内典”。20世纪至今,整个中国大陆的学术,同样面临着“格义”滔滔的两难处境。不同的是,魏晋南北朝的“格义”,在文化上是自信十足的“拿来”。而这次的“格义”,更多是阿Q搬“秀才娘子的大铜床”,归根到底是“被革命”的产物。

  • 艺术精神与文化自立

    作者:时胜勋 刊期:2007年第01期

    中国艺术精神在当代社会究竟具有怎样的言说语境,在此语境中她对中国文化性格而言究竟有何促进,是艺术精神现象学的重要课题。中国艺术精神与文化精神密切结合,没有一种一般的文化精神,文化精神蕴涵在艺术、宗教、思想等领域内。从艺术精神的重新阐释出发,也进行了一次中国文化的重新阐释。在文化越来越重要的情况下,文化自立也就愈加迫切...

  • 当代文学的“文学性”和现实观

    作者:乔焕江 刊期:2007年第01期

    有关文学与现实关系的话题,很容易被当成老生常谈,或者被看做幽灵不散的文学社会学论题乃至政治命题来对待。但与这个话题是否具有文学理论上的恒久意义相比,它的不断出场似乎更能说明问题。当作家们一度认为已经摆脱这个有政治化嫌疑的重负,在“文学性”的坦途上飞奔的时候,来自当下对文学的期许以及因为期许落空而对文学创作的失望,使得...

  • 文学与精神

    作者:于茀 刊期:2007年第01期

    文学具有娱乐功能、教育功能和心理功能,但娱乐功能和教育功能,并不是文学艺术所独有的功能,而且,这两种功能距离文学的本质属性还有一段距离。虽说心理功能离文学的本质属性近了一些,但是,有着崇高荣誉的文学艺术不会仅位于心理的层次上,文学艺术更高的功能位于心理层次之上,在人类的精神领域。

  • 写得怎样:文学史写作的一种缺失

    作者:王卫平; 支月竹 刊期:2007年第01期

    拜读完刘纳先生的力作《写得怎样:关于作品的文学评价》,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它道出了我们在文学研究中的一些困惑、思考又未能明确说出的问题,犹如在封闭的研究空间中苦苦冥想而又不得其法,突然被打开了一扇通往研究新境界的门窗一样。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对《创业史》的评价本身,更重要的是引起了我们对于相关问题的思索。比如,文学史...

  • “女性”、“解构”与“政治反讽”

    作者:段吉方 刊期:2007年第01期

    1848年在纽约塞尼卡福斯(Seneca Falls)举行的第一次妇女权利大会标志着关于“女性”和“政治”的第一次正面交流。这次大会讨论了妇女的社会、民法和宗教状况与权利,要求在婚姻、财产、契约、买卖、职业和高等教育方面实现权利平等,特别是提出了一项要获得妇女参政权的决议。在现代政治史上,这次会议的意义划时代地意味深长。一个最明显的...

  • 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的未来走向

    作者:李思 刊期:2007年第01期

    从80年代开始,中国影坛渐渐显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中国电影在国际上频频获奖,东方影像愈来愈鲜明地震撼着西方的视听。但另一方面,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电影也正在经受西方电影和本土商业化大潮的冲击,站在选择的浪尖上。

  •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媒介文学事件”

    作者:钟琛 刊期:2007年第01期

    一、“媒介文学事件”概念的提出 当历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进一步深化,随着经济市场化、产业化步子的加快,文化产业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由于文化产业市场的发展和繁荣,给文学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文学的边缘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但与此同时,文学并没有就此沉寂下去,而出现了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宣传乃至“炒作”作家、...

  • 新诗史叙述的开放空间与话语拓展——以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为例谈新诗史写作

    作者:霍俊明 刊期:2007年第01期

    新诗史写作是一项极具挑战性也极富诱惑力的工作,这不仅要搜集大量的新诗资料,并且要在遴选过程中对之做出合理的阐释与评析,小至一首诗,大到一个时期的诗歌思潮和流派,以及新诗发展、起落和更替中的内在线索与外在环境之间发生的复杂纠结,并选择合理而有效的描述或者阐释都是需要大量工作的。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历史剧的子类型探究

    作者:宗俊伟 刊期:2007年第01期

    由于受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影响,历史剧一直是电视剧这一艺术形式出现以后的一个重要类型。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中国市场经济逐步建立的同时,裹挟着商业大潮的滚滚而来、消费文化的汹涌澎湃,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也春潮萌动,渐次兴起,深刻刺激着电视历史剧的创新与发展。先是港剧《戏说乾隆》(1992)的引进,一阵“戏说”风潮掠过千家万户荧屏。...

  • 文学与乡村

    作者:黄毓璜 刊期:2007年第01期

    这里所说的乡村写作中的“乡村”,是一个空间概念,或者更明确地说成是一个“地域”概念;这样说的意思只是想在文学表现上把它跟“乡土”、“乡井”、“乡关”区别开来。当然,这里说乡村写作,也自明着“时间”与“方位”的要求,即不是一般地探讨文学与乡村的历史关系,而是对当下乡村写作的现时状况和实践精神有所考量。这就不能不首先涉及...

  • “轮回”叙述中的历史“魅影”——论莫言《生死疲劳》的文本策略

    作者:刘伟 刊期:2007年第01期

    莫言用43天的时间完成了近50万字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这样的写作速度让许多人惊诧不已。多年来,人们已经习惯对那些“历经寒暑,几经增删”的小说致以不加吝惜的敬意,而对那些倚马千言的速成之作,表现出一种轻率的鄙夷。这背后似乎隐藏着这样一种判断,那就是写作的速度和质量成反比。也许这样的结论源自人们对消费文化速食特点的厌恶,...

  • 阳光下的沧桑一叶

    作者:徐肖楠 刊期:2007年第01期

    沧桑一叶的追求与见证 中国市场化生活的瞬间性和消费生活的狂欢性,使许多人善于遗忘历史和遗忘他人。但是,那些默默为历史和生活付出自己生命时光的人不会被历史抹去,《沧桑一叶——徐刚文选》(民族出版社,2004年9月)的作者徐刚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沧桑一叶”是一个含义邃远的名字,它给人一种时光与生命的美好感受,既表达着对历史的...

  • 意图与作为——赏读《月亮上的篝火》感言

    作者:杨铁钢 刊期:2007年第01期

    作家每创作一部作品都有他的特定意图和作为。这里的“意图”和“作为”两个词如换成文学批评中人们熟知的术语,就是“写什么”和“怎么写”。这两个问题既是作家创作之前和创作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读者在阅读时必须要弄清的问题。不然,作家就难以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读者也难以真正理解和把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