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

青春杂志 省级期刊

Youth

杂志简介:《青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026/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小说_青春新视界、小说_短篇小说、小说_高校创意写作联展、诗歌_韩东读诗、诗歌_大学生诗页、诗歌_云阵等

主管单位: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南京出版传媒集团
国际刊号:1005-2445
国内刊号:32-1026/I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3977
总被引量:80
H指数:5
  • 报复

    作者:吴子长 刊期:2014年第08期

    彭程再一次碰到肖妮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多年以后的事了。这时彭程和肖妮都住在县城里,而且相隔不远,一个住在菊苑小区,一个住在香园小区。 彭程原名叫彭幸福,是爷爷给起的。 1963年正月初六那天晚上,彭家湾村头的空场地上,汽灯高照,热闹非凡,从外村来的一个龙灯班子正在玩耍,一会儿是双龙腾飞,一会儿是狮子抢球,引来阵阵欢呼声。

  • 以“报复”之名

    作者:王畅 刊期:2014年第08期

    婚外情这一题材在文学史上并不鲜见,其中不乏传世的经典之作,如《红与黑》、《安娜·卡列尼娜》、《红字》等。在这些作品中,婚外关系并未过多地遭到作者的贬斥,与此相反,主人公们甚至因为对自由与爱情的勇敢追求而获得了同情和褒扬。作家们并非有意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而更在于揭示作品中人物的自由意志与外部世界之间剧烈冲突时所产生的伦理困...

  • 杨莎妮短篇小说二题

    作者:杨莎妮 刊期:2014年第08期

    七月的凤仙花 把儿子送进幼儿园后,我原路回家,沿途买了豆浆、油条和烧饼。每天早晨,家里在不同时间段有不同风格的早餐。儿子是在六点半到七点之间的西式早餐。面包、麦片、牛奶、鸡蛋、培根、酸奶、水果等等的搭配。七点半之后,是老公的中式早餐,在送完孩子回来的路上买现成的打包即可,不外乎包子、油条、糍粑、烧饼、豆浆、豆腐脑、稀饭等的...

  • 欲望的暗涌——读杨莎妮短篇小说

    作者:何沁心 刊期:2014年第08期

    从杨莎妮的两篇短篇小说可以看出,作家的野心已超越构思情节而走向挖掘情绪与解读心理,她试图抓住人们不断压抑而又常常闪现的欲望,去展现看似平庸无聊的人生背后潜意识汹涌的暗流,以及由此呈现出的光怪陆离的幻想,由此将小说主人公碎片化的记忆缝合成一个精彩的故事。

  • 隔膜

    作者:王浩洪 刊期:2014年第08期

    怀朋从省城坐汽车回家,要走三个半小时。一路上他把头靠在椅背上,想着假期里的计划,竟没有晕车,只一点点昏沉的感觉,全然不像来上学时那样吐得一塌糊涂。怀朋回到家,家里添了人手,他爸自是高兴,话也多了起来。怀朋却还想着自己假期里将要做的社会调查,那是学校布置的暑期作业——写一篇调查报告,还要有单位写出证明。他爸说,证明好说,叫村长写一...

  • 直角转弯

    作者:叶凉初 刊期:2014年第08期

    儿子上大学那一年,50岁的安庆邦生活里发生了大变化。送走儿子的那一天,他在火车站边上的面馆里吃了一碗面,这面既不是兰州拉面,也不是苏式面,既非红汤也不是白汤,是叫不出名目的一碗面。不过,安庆邦并不计较,他已经学会了模糊自己的生活,少计较,何况只是一碗面,能饱肚就行,能在回家之后不开伙做饭就行。家里只有他一个人了,儿子刚走,妻子,呃,应...

  • 海豚宾馆

    作者:李昕 刊期:2014年第08期

    1我还没有死,这挺好。2一个男人在咖啡馆外头抽烟,穿着褪色的黄风衣,现在已经很少人穿这种老式风衣了。他目视前方,前方,一个牙科医院,一个眼镜店,无数来来往往的车和人群。他背对着我。我坐在他旁边,准确说,是玻璃后的沙发椅上,我们呈九十度直角,必要时我们可以做一个九十度翻转,或许就是同一个人,这念头很好笑。我们之间就隔着一层玻璃,距离无...

  • 大蒜,生姜和辣椒

    作者:顾彬 刊期:2014年第08期

    人都想活得长一点,活得健康一点。除了长寿与健康以外人还希望有身体美。那么,人家的矛盾就开始了。为了美,他怕吃大蒜,因为大蒜有味道,大部分的人觉得大蒜的味道臭得很。为了不给别人他自己臭的的感觉,他就不吃了。谁身体上没有大蒜的味道,谁不会活很长,谁会容易生病。1981年前我每年春天与秋天要感冒,感冒得很厉害。从1981年开始到现在除了两...

  • 对一个村庄的缅怀

    作者:陈洪金 刊期:2014年第08期

    一个叫做州城的地方,其实早已没有城廓的影子,只有湮灭在四野里的往事。满眼的庄稼覆盖了泥土,当我站在一排青刺果树后面,被晨露打湿的鞋子,用一种凉意告诉我,这个宁静的村庄,在它的内面和外面,都曾经深藏着长长短短的历史。只有当我用心去探寻的时候,它们才会在某些典籍里暴露出淡淡的痕迹来。而我的踏访,却被太多的玉米地,用它们修长的叶子一...

  • 奔跑的篾匠

    作者:周卫彬 刊期:2014年第08期

    我记不清楚,怎么走到那间空屋,又辗转走到屋前的那片空地。我和一群亲友,男人和女人,坐在刷过桐油的竹椅上,谈些故乡的事情,牡丹牌香烟、茶、啤酒,永无休止的谈话和酒精,将眼前的光景变得一片烂漫。后来,我竖起衣领,在寒冷中想象,遥远的雪地里是什么东西在奔跑?1996年小镇的冬天,寒雨连绵,在黯淡的光线里,黑板上的字迹模糊一片。回想起来,彼时...

  •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系列丛书”首发式在宁举行

    刊期:2014年第08期

    7月6日上午,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系列丛书首发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国家公祭》系列丛书主编王燕文,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国家公祭》系列丛书副主编徐宁,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人大原副主任、全国政协国家公祭案提案人赵龙,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奇等领导、专家和有关人员...

  • 触摸明城墙的阳刚之美

    作者:张泰霖 刊期:2014年第08期

    上世纪50年代我在南京南捕厅钟英中学读初中,那时还是十二、三岁的少年,少年时代梦多,而最多的梦就是南京城墙。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听老师讲课,语文老师和地理老师向我描绘的城墙周长33公里,是世界上最长最大的城墙,加上我家住南门外的湖熟镇,来去都要经过中华门(老南京们叫南门),每当我上了长干桥仰头看到南京城墙的巍峨壮...

  • 几度梦回青石桥

    作者:傅存中 刊期:2014年第08期

    1.桥上桥下 江宁河弯过了九道弯,几十里水路到长江。在临近入江口六七里的地方,有一个小镇,小镇历史据说可以上溯到三国孙吴时代,算是古镇了。又有一座青石桥,将古镇的街南街北连接一起,并成为交通要道。这座青石桥长不过四五十米,宽不过十米左右;桥面一律由长方形的青石铺砌,栏杆则由青石柱和青石板榫卯紧密连接;桥洞则砌成大大的拱形,方便泄洪...

  • 越来越好——禄口乡村的一个寻常夜晚

    作者:周久云 刊期:2014年第08期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正所谓的天清气爽,心情自然也格外的舒畅。吃过晚饭,我照例沿着村里的水泥路散步,活动活动筋骨,舒缓舒缓疲惫的身心,让一天下来的工作压力得到释放,在这温馨祥和的夜晚体会村居独有的自在和悠闲。村子南边连绵不断的西横山披着暮色愈发显得静谧,东边不远处就是日夜流淌的秦淮河支流三干河。

  • 春风杨柳金花村

    作者:白睿田 刊期:2014年第08期

    因为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我有幸前往江宁“五朵金花”之一的美丽乡村——杨柳村。 时值五一,慕名前往参观者络绎不绝。而我的心,似乎早已飞到了目的地。 杨柳村地处江宁东南,远远望去,整个村落犹如江南水乡间的一块卧玉,在蓝天白云下显得古朴而又充满灵气。这个打上鲜明的明清文化烙印的古老村落,在历经400年的风雨沧桑与“”的磨难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