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文献

美术文献杂志 省级期刊

Fine Arts Literature

杂志简介:《美术文献》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756/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创作研究、视觉与设计、教学研究、艺术观察、艺术史论、工艺美术、作品推介、封面艺术家推介

主管单位: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湖北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673-4858
国内刊号:42-1756/J
全年订价:¥ 811.20
创刊时间:1993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6
复合影响因子:0.06
总发文量:5334
总被引量:379
H指数:4
  • 张小涛推介词 从新具象到新绘画

    作者:吕澎 刊期:2013年第01期

    张小涛在成都完成的《蜜语婚纱》(1997年)和《快乐时光》(1998年)系列已经暗示了他对微观世界的兴趣。这个时期,他从社会学的层面去调查那些隐秘的现实。2002年,他将自己的工作室放在了798。这是一个空间的跨度,而在观念上,他显然直接进入了人们曾经没有关注的领域。他绘制并生产了大量的"垃圾",2004年在东京画廊举办的个人展览《梦工厂·垃

  • 尹朝阳集评

    作者:方志凌 刊期:2013年第01期

    从1990年代末期开始,随着一批1970年前后出生的艺术家逐渐成熟,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动向——向内转——这种转化是双重的:在精神体验上,从个人对意识形态和社会现实的批判转化为个人与自我、与社会现实和社会观念之间复杂的精神对话;在艺术观念上,从以西方艺术观念为中心转化为以个人内心体验为中心。转化的根源

  • “社会风景” 中国当代绘画中的“风景叙事”及其文化观念变迁

    作者:何桂彦 刊期:2013年第01期

    (七)2000年以来,一个非常典型的现象是当代艺术开始告别潮流,不再像80年代那样,一个艺术思潮接着另一个思潮,一个现象接着另一个现象,由此形成线性的发展轨迹。就这十年的创作来看,"社会风景"的边界有了进一步的拓展,有后殖民色彩的波普化风景、反思后工业时代的都市风景、反映农村和边缘人群的"底层人文"式的风景、倡导保护自然与社会环境的风...

  • 尚扬集评

    刊期:2013年第01期

    经过了整整十年的探索,尚扬最终完成了自我更新,从20世纪80年代的"尚扬黄"走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尚扬风景",从具体的地域描绘和自我的情绪表现走到了抽象的符号集合和理念诉求。这是一个不算太长的过程,但是对尚扬来说,却是生命的升华。更重要的是,这升华不仅体现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和本土艺术家的毕生理想,它更镶嵌在中国当代艺术走向世界的历...

  • 尚扬访谈 从心所欲

    作者:尚扬 马龙 刊期:2013年第01期

    尚扬(以下简称"尚"):从心所欲,是一件会让人感到喜悦的事情。从他人所欲,是一种痛苦。当然,在今天的社会里面,很多人好像更适应后者,有些是为了生存需要。归根到底,如果艺术家把这个想通了,选择从心所欲,才有可能产生真正的艺术。马龙(以下简称"马"):您说到随心所欲,但我们还是能够从您的作品中感到变化的规律。但现在还有一些艺术家虽然也随心...

  • 庞茂琨集评

    刊期:2013年第01期

    在现今的庞茂琨眼中,现实或自然仅仅只是一种表象或幻象而已,如若被其迷惑,就很容易得出既表面又浮浅的看法。弄得不好,还会成为各种流行意识形态的被动图解。反其道而行之,只有按自身的理解去破坏这个表象世界,进而制造出一个个"假象"与虚构的事件。也就是说,对来自外部世界的图像进行重新编码与演绎,才能真正解释本质的世界,或者表达出个体对...

  • 庞茂琨访谈 渗透与游离:当艺术遭遇现实

    作者:庞茂琨 何桂彦 刊期:2013年第01期

    何桂彦(以下简称"何"):您近期的创作,从《COSPLAY》系列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从《虚拟时光》以来的图像表达经验,但其中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一个是画中人物那些扭曲和不自然的肢体语言所传递出的异化感、荒诞感;另一个是由人物、场景并置所形成的一种错位、非逻辑性的上下文关系。您认为,图像叙事与作品的文化诉求之间应该保持怎样的关系?或者说,在

  • 张小涛自述

    刊期:2013年第01期

    我的工作一直关注中国今天这个压缩的现代性神话背后我们心灵史的煎熬和挣扎历程,这是中国很独特的希望和毁灭交织的复杂经验。病毒学的概念既是病理学的也是社会学的,既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每一代人都会遭遇到不同的困境,我试图呈现这些复杂的"病理学"报告。从我早期画的医用垃圾、霉烂图像、重钢,到世界之窗、纽约地铁站,再到网络偷拍图像。在...

  • 青春的现代性根源:毛和毛之后的广场

    作者:朱其 刊期:2013年第01期

    尹朝阳的"英雄远去"系列(2000年),是一面红旗横躺在雪地上,黄昏使红旗在泛白的雪地上留下些许阴影,并且脚印凌乱地遍布空旷得虚无的雪野,英雄不知去向。这幅画现在变成了一个系列,一个关于毛和毛之后的广场的想象。毛坐在黄河边上,他的身边多了一个纯朴的孩子,毛好像也没有注意到一个曾被他影响过的孩子在身边,他仍然远眺着黄河千里河道并且好像...

  • 吕山川推介词 作为景观的“社会风景”——吕山川笔下的世界

    作者:何桂彦 刊期:2013年第01期

    2007年,吕山川举办了名为"事件"的个展,展览作品无一例外地涉及了当年备受世界媒体关注的一些热点新闻。2008年,艺术家将关注的焦点从国际转入国内,创作了《事件2008》,描绘了这一年发生在国内的重大事情,如汶川大地震、北京举办的奥运会等。从艺术家创作观念的内在发展轨迹来看,如果说《事件》系列主要涉及对新闻图片的"挪用"与形式上的"转译",...

  • 吕山川访谈 关于“消失的绘画”

    作者:范迪安 吕山川 刊期:2013年第01期

    范迪安(以下简称"范"):图像是否需要足够的信息量来传达新闻事件的现场感,你用绘画语言重新让自己全部的关切和情感重新塑造现场感,这个现场感是否是对你重要的?吕山川(以下简称"吕"):即时性和现场感都很重要。范:在某种程度上,你画的都是现实中的大题材,由此我感到体现了一种艺术的"当下性"。一、你生活在中国与世界越来越有关联的情境之中,信...

  • 申亮自述

    刊期:2013年第01期

    二手创作我喜欢留有痕迹的东西,因为有着过往时间的记忆,无论是文具盒、小人书,还是年画、贺年卡什么的,上面的图案都是我想要表现的对象。有时候觉得自己搜集资料的工作就像在考古,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去寻找发现印有各式图案的老旧物件,然后用你的艺术观、价值观,对这些图像在形式上和内容上作出分析和判断,看能否成为创作的素材,再用你的绘画语...

  • 申亮集评

    刊期:2013年第01期

    在申亮看来,个性化的表述会让人们既定的审美习惯失效,而对视觉结构的经营,则在于探索画面背后所隐匿的集体记忆。这或许也是一种视觉考古的方法。另一个目的是赋予作品以独特的叙事,即完成对作品的"编码"。在申亮的作品中,风景依然是一种表象,艺术家对其进行编码,与其说是源于一种内在的审美诉求,毋宁说仍源于一种

  • 马文婷推介词 “隐痛”的风景

    作者:何桂彦 刊期:2013年第01期

    马文婷的大部分作品都与风景有关。在她笔下,风景既是"纪实"的,又是表现性的;既是"在场"的景观,又是隐喻的符号;既是公共性的场景,又有着浓郁的个人气质。正是这些看似矛盾的介质共同使她的作品具有了独特的魅力:浓郁的灰色、凝重的氛围、苍凉的场景……它们让观者无法回避,让人为之震撼的不仅仅是画面在视觉、心理上产生的冲击力,而是日常与异...

  • 马文婷访谈 在问题和形式之间

    作者:倪昆 马文婷 刊期:2013年第01期

    倪昆(以下简称"倪"):你的作品把中国绘画传统的写意精神和油画风景结合起来,在绘画语言上比较特别,同时还有一种很强烈的感伤情绪,无论是从色彩、技术还是内容上,这种情绪表达源自哪里?你在选择题材的时候又有哪些考虑?马文婷(以下简称"马"):05年父亲突然去世,刚好是我考上研究生的时候,这个事情强烈地影响了我对艺术的认识。因为人的必死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