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大观

美术大观杂志 省级期刊

Art Panorama

杂志简介:《美术大观》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173/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艺术与设计、美术研究、民族艺术、教学论坛、大观专栏、精英艺术、大观画廊、艺苑撷英、大家风采

主管单位: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辽宁美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国际刊号:1002-2953
国内刊号:21-1173/J
全年订价:¥ 638.40
创刊时间:1988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7
复合影响因子:0.23
总发文量:12659
总被引量:11269
H指数:16
引用半衰期:6.25
立即指数:0.0112
期刊他引率:0.9602
平均引文率:3.0779
  • 让画笔飞一会儿--杨参军的绘画之路

    作者:潘嘉来; 蔡逸欣 刊期:2019年第07期

    杨参军,1958年出生于安徽濉溪县,1982年获中国美术学院学士学位,1991年获中国美术学院硕士学位。曾任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院长;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艺术委员会委员。

  • 当代社会的身体寓言--关于张峰的雕塑创作

    作者:孙振华 刊期:2019年第07期

    张峰,1965年生于辽宁沈阳,获得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学士学位、纽约艺术学院硕士学位,现为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个展:2000年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沈阳。2003年红磨坊画廊,佛蒙特。2004年CorkStreet画廊,伦敦;Dekei画廊,纽茵。2005年世纪翰墨画廊,北京;2007年索美画廊,上海。2012年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沈阳;北京爱慕美术馆,北京;“张峰雕塑艺...

  • 光雕影塑--张峰雕塑中的生命意识

    作者:刘礼宾 刊期:2019年第07期

    雕塑材质本身特性的彰显,再加上雕塑家塑造手法的痕迹,会破坏雕塑人物的完整性,赋予雕塑人物某种“非人”的特质。泥塑之手幻化出“血肉”身躯,“泥”与“肉”融合、对峙,“泥土”现实和“血肉”特性集中于作品本身。西方的上帝和东方的女娲都有“抟土造人”的神力,而生活于尘世的雕塑家只能在“肉体”“土胎”的交界处徘徊,表达自己对“泥土”...

  • 中国山水画的诗性品格与意境表现

    作者:张谷旻 刊期:2019年第07期

    中国山水画兴起于魏晋南北朝,与发端于魏晋的山水诗有相当的关联。“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由干政局动荡,士人放弃了儒家的说教,崇尚老庄思想,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庄子的“独于天地精神相往来”“人与天一也”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他们,故而退隐之风盛行。他们归隐山林,借山川寄托自己的情怀,并作为一种人格修养的途径,追求个体...

  • 眼神的刻画--传统中国画“传神”的一种表现方式

    作者:谷赟 刊期:2019年第07期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画龙点睛"之喻,绘画得对象之形体特点后,精到地表现一下眼睛,其实是通过刻画眼睛来体现对象的眼神,那才可以赋予对象生命,即"阿堵传神"。本文选取了一系列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中形象塑造的典型,分几个角度来分析眼睛(眼神)在传统中国画中的表现方式。

  • 北宋画院考核机制研究

    作者:姚远 刊期:2019年第07期

    北宋画院有一套成体系、有办法的管理制度,其中,考核机制直接影响了画院人才的选拔与创作,并在其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北宋院体画风的形成与演变,乃至宋代绘画审美意趣的走向。

  • 郑板桥书法创作理论探赜

    作者:许松 刊期:2019年第07期

    郑板桥强调了“兴至而书”的创作状态,并揭示出实现此种理想状态的两个有效途径:虚静养兴与江山助兴。他力主创新,提出“各有灵苗各自探”“趣在法外”,要求书法表现独特的精神韵度情怀。

  • 科技创新驱动下的技术演进对纤维艺术发展的影响

    作者:岳嵩 刊期:2019年第07期

    纤维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门综合性、多元性的艺术学科,具有跨学科、跨专业创作的特点,强调研究性、实验性艺术创作。在艺术与科学结合下,出现了纤维艺术与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动力等学科的交叉创作成果。这种跨学科、跨专业的创作理念,必将为纤维艺术带来全学科的创作资源、表现技术,形成新的创作和展示体验,促成新时代...

  • 形式的变量--从“受胎告知”解读圣母形象的当代演变

    作者:朱天 刊期:2019年第07期

    本文借助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的三个层面,以及通过对“受胎告知”图像及其在历史中演变的解读,结合基督教的历史发展,探寻圣母形象演变的过程与原因,试图获得以图像解释艺术史发展脉络的更大空间。

  • “行为”与“大地”--碑学书圣对书法的另一种启示

    作者:宋宁; 王赛 刊期:2019年第07期

    对郑道昭书法的传统研究方法往往是从书法技法和书法审美的角度研究,本文从新发现的郑道昭“主之六山”刻石出发,拟用在全球艺术视角下对郑道昭的书法意义重新定义,挖掘与追认郑道昭书法的“行为性”与“大地性”,以此审视传统书法衍生出来的新的意义。

  • 袁晓岑民族人物雕塑研究

    作者:张仲夏 刊期:2019年第07期

    著名雕塑家、国画家袁晓岑的民族人物题材雕塑创作立足云南本土,以最动人心的历史事件为创作内容,形式上注重整体构图美感,体现了袁晓岑在雕塑民族化的探索过程中,对中西方传统文化、造型语言的传承、融合与创新,彰显老一辈艺术家坚定民族自信,以弘扬爱国主义为己任的责任担当。

  • 格林伯格理论范畴下中西方艺术现代性追求--以徐渭为例探析

    作者:闭宗庭 刊期:2019年第07期

    本文通过对格林伯格视野内现代性本质的探讨,阐释格林伯格的二维性、媒介性、连续性三个要素概念的定义,并通过三组概念对中国画家徐渭的作品进行分析,发现其作品中具有现代性的所有内因。最终以徐渭艺术作品为例与西方现代艺术对比,得出中西方艺术殊途同归,究其根本,同样都是从对自然的关注,转向对人本身的关注,艺术追求上同样都是讲究抒情达意...

  • 宋代书画装潢艺术研究

    作者:陈茂流; 李彬 刊期:2019年第07期

    本文通过考察宋代书画装潢艺术、审美、形式、材质特点进行挖掘与提炼,以宋代书画装潢研究的视角将现代艺术设计纳入宋代书画装潢的艺术范畴下进行探究,对零星的宋代装潢美学进行系统性的记录、整理,厘清思路,通过综合、归纳和分析将宋代书画装潢工艺蕴含的文化特点,使现代设计的表现方式、艺术内涵成为合乎规律、顺乎自然的审美实体。

  • 眼见未必为真--空间视域下错觉摄影的艺术魅力

    作者:范静静 刊期:2019年第07期

    观念摄影的兴起带来了错觉摄影在当代社会的兴盛,其以人类与生俱来的视错觉为基础,通过不同元素的组合排列与设计赋予平面摄影作品多维变化。空间视域下的错觉摄影能够给人脱离客观现实的情感艺术体验,超越现实留给大众的思维定式,营造出更加戏剧化、更具延伸意义的视觉效果,这也正是空间视域下错觉摄影的魅力所在。

  • 论中国矫饰倾向油画的缺失

    作者:邵士德 刊期:2019年第07期

    在艺术多元发展的新时代,中国油画迎来了发展契机。然而,在商业浪潮和世俗思想的侵扰下,一些画家不觉走入矫饰艺术的审美和情感区间,使得他们游离于画面表征。本文将从当下油画形式的刻意追求、灵魂的失意和艺术品位的缺失等方面进行系统阐释,旨在提高我们对艺术和自然的深切认知及理解,以供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