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研究

民俗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Folklore Studies

杂志简介:《民俗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7-1178/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民俗史、民俗学史、非遗论坛、民间文学、学术前沿、实践民俗学、田野报告、黄河文化研究、民俗观察、礼俗社会研究、武术民俗研究、佳作赏...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山东大学
国际刊号:1002-4360
国内刊号:37-1178/K
全年订价:¥ 260.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山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71
复合影响因子:0.86
总发文量:1310
总被引量:8938
H指数:33
引用半衰期:7.7692
立即指数:0.1382
期刊他引率:0.8621
平均引文率:23.5366
  • 当代中国民间信仰的形态建构

    作者:金泽 刊期:2018年第04期

    民间信仰是长期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人们对民间信仰的认知却有不同时代的变化。民间信仰可以定性为一种宗教形态,它既有历史的演变,亦有内在的结构。民间信仰与其他的宗教形态,与民俗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传承或再生产,有着复杂的互动关联。

  • 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

    作者:张志刚 刊期:2018年第04期

    中国民间信仰研究,堪称中国宗教史、中国思想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化传统研究中的一大难题。要破解这一难题,首先必须深刻反省长期以来"强烈排斥中国民间信仰的理论倾向",以求厘清中国民间信仰概念;其次,理应着眼其"主流与本质",对中国民间信仰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最后,通过深思中国民间信仰与中国宗教文化传统的关系问题,可使我们充分认识中国...

  • 西山万寿宫庙会的宗教内涵及文化意义

    作者:张泽洪; 张继驰 刊期:2018年第04期

    江西西山万寿宫庙会有着悠久历史,是道教最具影响的祭祀许真君的民俗活动。通过对许逊崇拜与西山万寿宫庙会起源、西山万寿宫庙会传承与复兴的考察,可以看到西山万寿宫庙会是道教神仙信仰与地方民俗相结合的典型,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西山万寿宫庙会长期传承的社会历史文化原因,是庙会活动所承载许真君崇拜的宗教内涵。西山万寿宫庙...

  • 民俗学视阈下未成年人葬俗的传播与变异——以海岱地区史前时期瓮棺葬为例

    作者:王清刚 刊期:2018年第04期

    葬俗作为人生礼俗的内容之一在民俗学中备受关注,以瓮棺葬形式埋葬未成年人是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中期偏早到晚期阶段曾一度流行的习俗。与中原和江汉地区相比,本区瓮棺葬以"陶片覆盖葬"为主,"完整陶器装入葬"较少,在葬具的组合和墓主年龄及埋葬位置等方面亦存在自身特点。海岱地区先民在向西拓殖的过程中主动引入了豫中地区的瓮棺葬俗,并且...

  • 物质文化研究的格局与民具学在中国的成长

    作者:周星 刊期:2018年第04期

    在对中国"物质文化研究"(Material Culture Studies)的各相关学术领域,诸如考古学、文物研究、农具史、传统手工艺研究、民艺学、博物馆学等,予以初步扫描和概观的基础之上,可以发现"民具学"在中国物质文化研究之大格局中长期"缺位"这一基本事实。由于民具学是物质文化研究中最为基层和基础的部分,因此,其缺位就使得中国现有的物质文化...

  • 中国民俗学转型发展与表演理论的对话关系

    作者:毛晓帅 刊期:2018年第04期

    鲍曼的表演理论,反思并改变了民俗学研究的眼光与方向,推动了民俗学的研究范式从以"民间文学文本"为中心,向着以"表演性日常交流实践方式"为中心转变。中国民俗学近几十年来的转型发展,在关注"日常交流实践方式"的方向上,有诸多与表演理论不谋而合的表现,这主要不是因为受到了表演理论的影响,而是在研究中国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学术...

  • 他者镜像中的中国近代民间礼俗——法国传教士禄是遒对中国婚丧、岁时风俗的书写与研究

    作者:彭瑞红 刊期:2018年第04期

    近代来华传教士用他者的眼光打量中国社会,在其作品里勾勒出一幅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图景。禄是遒的《中国民间崇拜》是一部较全面描述中国区域民间信仰风俗的巨著,为后世学者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间信仰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其中《婚丧习俗》《岁时习俗》两卷通过文字和图片详细记载了中国民间社会的婚丧习俗与岁时节日,不少表述已经触及...

  • “生世界”:日本民俗学发展的新动向——日本民俗学者岛村恭则教授访谈录

    作者:毕雪飞; 岛村恭则 刊期:2018年第04期

    浙江农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毕雪飞在日本神奈川大学历史民俗资料学研究科访问研究期间,受我刊委托,于2018年2月19日对岛村恭则教授进行专访,旨在加深对日本民俗学发展动态、学术前沿的了解。本次访谈的录音由浙江农林大学中外比较艺术专业研究生陈嘉音整理完成。本刊对访谈内容进行了编排整理,以飨读者。

  • 社会变动、“生世界”与民俗

    作者:岛村恭则; 王京 刊期:2018年第04期

    民俗学源自17世纪意大利的维柯,在18、19世纪反启蒙主义、反霸权主义的社会脉络中,由德国的赫尔德、格林兄弟等大力推进的文献学,与莫泽尔的乡土社会研究合流而形成并扩散到世界各地,在各地形成了独自发展的学术领域。民俗学这门学问是关注在与霸权、普遍、中心、主流等不同的社会层面展开的人之‘生’,通过对包含二者关系在内的内在理解,产生新...

  • 日本民俗志的立与破

    作者:陆薇薇 刊期:2018年第04期

    民俗志是存在于中日两国民俗学界的专业术语,带有鲜明的专业特征。日本民俗志在日本民俗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形态,于1970年代左右定型化。然而研究范式的革新和问题意识的增强,使得新一代民俗学者对民俗志的标准化生产模式展开反思,出现了从民俗到日常生活,从民俗到人,"新在野之学"式的思考等一些转向,但仍存在学界的思维定式、反思不...

  • 壬辰战争:耳冢历史记忆的再建构、越境与交涉

    作者:赵彦民 刊期:2018年第04期

    耳冢从丰臣秀吉时代建立至今经历了德川幕府、明治-昭和、战后等不同时代。德川政权,在否定丰臣秀吉侵朝行径的同时,有选择地保留了耳冢,一方面与朝鲜保持往来,一方面则通过前代丰臣秀吉的"武威"来震慑朝鲜,把耳冢当作与朝鲜进行外交的政治工具。明治时期,在明治天皇倡导下,举国上下重建丰国神社并举办各种纪念活动,丰臣秀吉的历史记忆得以复...

  • 日本战后城市化进程中社会习俗的解构与守成——兼论长谷川町子漫画角色的草根性

    作者:韩若冰 刊期:2018年第04期

    日本战后城市化进程中社会习俗的解构与守成是多种社会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长谷川町子创作的《蝾螺一家》系列漫画把家庭以及家庭中的个体置于日本战后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通过对一个个社会镜像的描绘、刻画与提炼,将社会记忆、国家记忆、民族记忆与个体记忆和家庭记忆相映照,使得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体验更加理性化,对民俗事象的解构与守成更...

  • 从民间故事看中国家族关系——论“傻女婿”“巧媳妇”的回娘家情节

    作者:鹿忆鹿 刊期:2018年第04期

    中国人注重家族关系,包括婆媳、翁婿、连襟、妯娌关系,从傻女婿与巧媳妇的故事类型中,可看出女婿与岳家的纠葛,以及媳妇与公公的互动。"回娘家"的情节表现出即使女子出嫁,还是与原生家庭有割不断的脐带关联。故事不止涉及翁婿或翁媳关系,也牵涉到连襟或者妯娌间复杂的较量。此外,部分回娘家的歌谣,也展现了出嫁女儿在夫家的处境、以及对娘家的...

  • 汉魏六朝人神恋小说中女神主导局面形成的原因

    作者:董舒心 刊期:2018年第04期

    汉魏六朝人神恋小说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女神男人"模式占据绝大多数。这一现象首先是由汉魏六朝民间女神崇拜的状况决定的,人神祠庙信仰构造的神女世界仿照现实社会制定了"女有所归"原则,神女大都要经过婚姻的试炼才能获得独立神格,同时,巫者特别是女巫群体在女神主导特点的形成中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汉魏六朝小说的作者队伍是一个单一性别的男...

  • “五鼠闹东京”传说的类型与意义

    作者:祝秀丽; 蔡世青 刊期:2018年第04期

    采用丁乃通的类型法、格雷马斯的叙事理论研究当代"五鼠闹东京"故事的类型和意义,可归纳出真假包公、鼠精作怪、外国贡鼠三个亚类型,并说明主角、对象、助手、对头、支使者、承受者六类角色的特点,进而揭示包含杀老习俗的异文群的叙事意义在于:对抗与废除杀老法令的过程,也是年轻英雄在老人的忠告之下解开鼠精作乱的超自然启示、最后平息鼠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