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ors' College of Police and Justice

杂志简介:《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424/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治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法学理论研究、公安理论与实务研究、司法理论与实务研究、政法论坛、新时代法治实践论坛、扫黑除恶问题研究、刊首语

主管单位: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单位: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
国际刊号:1009-1416
国内刊号:21-1424/D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98
所属类别:政治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3
复合影响因子:0.19
总发文量:1722
总被引量:1252
H指数:9
引用半衰期:5.1346
立即指数:0.0056
期刊他引率:0.951
平均引文率:4.3
  • 刑法修正案(八)中入户盗窃问题研究——以彭某入户盗窃案为例

    作者:高蕴嶙 刊期:2012年第03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对盗窃罪进行了修改,新增入户盗窃行为以盗窃罪论处,且对入户盗窃没有数额和情节的规定。那么是否入户盗窃行为就没有数额和情节的限制了,只要是入户盗窃都一律按盗窃罪论处呢?文章从一个典型案例入手来探讨入户盗窃是否需要数额和情节的问题。

  • 新刑诉法中亲属证人特免权研究

    作者:王楷 刊期:2012年第03期

    亲属证人特免权在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制度,也是一个新鲜的制度,历史上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就曾有“亲亲相隐”的规定,可一直以来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却没有相关的规定。这次新刑诉法在要求证人出庭作证的前提下规定了法院不得强制被告人的近亲属出庭作证,这也是我国近代以来第一次规定了亲属证人特免权。新刑诉法规定特免权的本意是维护伦理道德...

  • 冲突与平衡:诱惑侦查与公民权利的保障——以新刑诉法修正案基本原则之尊重和保障人权为依据

    作者:王子航; 魏克强 刊期:2012年第03期

    由于诱惑侦查需要采取暗示或诱导等手段,使侦查对象陷入一定的错误认识从而实施犯罪行为,所以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侵害公民的人身权利。一方面是行之有效的侦查措施,另一方面是侵害公民权利的违法行为。诱惑侦查与公民权利保障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要平衡二者之间的冲突必须要对诱惑侦查进行立法层面的规制,最大程度上减小对公民权利的侵害...

  • 报复社会型犯罪若干问题分析

    作者:史亚杰 刊期:2012年第03期

    “报复社会型犯罪”是指一种无指向性的犯罪行为,是面向公共群体的暴力恐怖报复。这类案件的行为指向不特定对象,严重地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因此研究报复社会型犯罪的特征、原因等若干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新刑诉法视角下律师在场制度与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之比较

    作者:周馨雨 刊期:2012年第03期

    在未成年人司法实践中,针对律师在场与合适成年人参与是否可以合二为一的问题存在许多争议,律师是否可以作为合适成年人是争议的主要焦点。笔者结合新刑诉法,对律师在场制度与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概念、联系、区别进行了详细的比较,从权利属性、适用范围、人员条件、作用、工作方式、可行度六方面阐述了两种制度的区别。

  • 信用卡诈骗罪研究

    作者:王东芳; 曹阳 刊期:2012年第03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信用卡的运用也逐渐普遍起来,而犯罪分子更是瞄准了信用卡制度的不完善和法律的漏洞。使信用卡诈骗罪也在近年来逐渐成为金融诈骗罪领域中的一项主要犯罪活动,而实践和理论的分歧使此项犯罪的司法认定存在诸多的争议,作者拟就此问题作详细的解释。为防范犯罪献计献策。

  • 危险驾驶罪的犯罪构成若干问题辨析

    作者:马嫦云 刊期:2012年第03期

    危险驾驶罪的设立使“醉驾”和“追逐竞驶”两种行为从行政处罚领域进入到刑法处罚领域,这是我国立法实践的重大进步,更是我国刑法理论界的一项重要突破。但目前理论界与司法实践中对于此罪的犯罪构成,还存在许多质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危险驾驶罪的犯罪构成中几个较有争议的问题展开辨析,以期对该罪的立法完善与司法适用有所助益。

  • 消极内向型性格致罪机制研究

    作者:杨恒毅; 王媛 刊期:2012年第03期

    消极内向型性格者自我封闭,不仅给自己心理发展和生活带了非常消极的影响.而且与犯罪行为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消极内向型性格影响心理发展,容易形成偏执型犯罪人、容易为犯罪妄想的产生提供条件以及影响外界对心理危机的干预。产生这种性格的原因主要是:先天缺陷、儿童期不安全型依恋的形成以及遭遇挫折。

  •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完善

    作者:张雨萌 刊期:2012年第03期

    对于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完善首先是对司法人员、执法人员法律意识的培养,增强其人权、程序、法治意识,只有在打下坚实法律意识的基础上才能保证该程序的顺利实施。完善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第二个方面措施是对其自身内容的完善。通过前文对非法证据排除程序自身规定性内容的分析,本文最后提出应从非法证据的法律规定、非法证据证明标准的重新界...

  • 以欺骗手段骗(窃)取财物的定性分析

    作者:侯莉娟; 路洪 刊期:2012年第03期

    盗窃罪与诈骗罪的主要区别在客观方面,盗窃罪的被告人违背被害人的意愿剥夺被害人对财物的占有而取得财物。而诈骗罪的被告人以欺诈的手段使受骗人产生错误认识,进而基于错误认识自愿把财物处分(交付)给被告人。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两罪是容易区分的,但在被告人使用欺骗手段骗(窃)取受骗人财物的情形下,二者容易混淆。作者试图通过具体案...

  • 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司法实践的研析

    作者:刘晓涛; 史丽英 刊期:2012年第03期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这不仅仅关系到某个家庭,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作为司法机关,执法者的执法思维和执法理念极为重要,在司法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由于理念不同而导致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上出现了偏离教育和挽救为主这个司法宗旨的问题。文中从实践者的角度,结合对具体司法实践的思考...

  • 刑事诉讼法修订对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影响——以检察机关自侦工作实务为视角

    作者:佟立群; 史丽英 刊期:2012年第03期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源自于英美法,于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逐渐扩展至其他国家。“作为刑事证据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所要规范的不是证据的证明力问题,而是证据能力问题。该规则也不对一般意义上的证据适用问题加以限制,而主要涉及公诉方证据的法庭准入资格问题。也就是说.如果公诉方所提交的指控证据被法庭认为是违法搜集的...

  • 相对剥夺理论视角下的流动人口犯罪与管理创新

    作者:李英霞 刊期:2012年第03期

    我国流动人口犯罪是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也不可回避的一种社会现象,是特定发展阶段中特殊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相对剥夺理论,某个个体或群体在把自己同与自己相似的其他个体或群体相比后,发现自己受到不公正对待和处于劣势,进而产生不满、愤怒和强烈的不公平感和失落感的心理状态。强烈的相对剥夺感是导致流动人口犯罪的重要心理...

  • "同案不同判"现象研究

    作者:季程 刊期:2012年第03期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在《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法律中都有具体体现,表明了在审判中应“同案同判”,这样才有利于国家法制建设的进行,保证公平,促进人民的法律信仰的形成与成熟。但是在审判实践中,一些相同类型的个别案件,由于合议庭不同,或审理法院不同,所作出的判决结果却大相径庭,同类型案件不同的当事人拿到不同判决结果...

  • 论网络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作者:段岩 刊期:2012年第03期

    近年来,中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快速发展。但是我国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我国有关法律对网络交易的监管滞后、经营者消费者之间关系不平等等诸多问题,侵害消费者安全权现象严重。为此,文中探讨了完善我国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对策,社会和政府负起其应有的责任与义务,把建立和完善网络交易安全的立法提到议事El程上来,才能减少和避免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