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讨

理论探讨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杂志简介:《理论探讨》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3-1013/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理论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理论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经济纵横、哲学论坛、公共管理研究、党建研究、政治学研究、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肺炎疫情应对与治理研究、建党100周年专题研究、三农问...

主管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主办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国际刊号:1000-8594
国内刊号:23-1013/D
全年订价:¥ 208.0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理论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黑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34
复合影响因子:1.37
总发文量:2500
总被引量:14299
H指数:37
引用半衰期:4.2798
立即指数:0.1912
期刊他引率:0.983
平均引文率:11.2843
  • “历史的终结”还是“两种图景”与“两种裂变”?

    作者:王庆五 刊期:2004年第01期

    当代世界客观存在的"两种图景"和"两种裂变",即当达资本主义的相对繁荣和全球资本主义的困境、世界社会主义面临重大挫折以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全球化加速进程中迎接挑战的改革和开创的新局面;世界资本主义内部出现的深刻的价值裂痕、世界社会主义内部两种理论与运动的分道扬镳."两种图景"和"两种裂变"所揭示的不是西方自由主义者所认定的历史...

  • 清源正本 除弊兴利——高放著《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评价

    作者:许耀桐 刊期:2004年第01期

    《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年版),是高放先生自1980-1999年20年间撰写的76篇文稿集结而成,其字数累达77万的一本厚实的学术著作。一个从新中国刚诞生起就埋头政治理论教研工作——勇于思索、孜孜不倦,不畏磨难、守望独立的学者,在学养经年、进入知“天命”的岁月后喷发出来的思维结晶,凝聚着他矢志开拓社会主义政治学的

  • 成为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历史启示

    作者:孟庆春 刊期:2004年第01期

    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勇于理论创新、善于理论创新的品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与大可借鉴的历史启示.即自觉地把握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方向;自觉地树立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哲学观;自觉地担负起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神圣职责.

  • 经济全球化道德评价的三种视角

    作者:成云雷 刊期:2004年第01期

    经济全球化道德评价的分歧很大程度上与评价时采取的视角有关.从人类利益实现的视角来看,经济全球化具有道德合理性,但同时又带有抽象性、幻想性的特点;从国家利益实现的视角来看,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国家受益、一些国家受损,同一国家此一时收益、彼一时受损,其道德价值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从个人生存和发展的视角来看,经济全球化为实现个体的自由...

  • 国家义务析论

    作者:高鹏程 刊期:2004年第01期

    将政治作为关键变量,霍菲尔德的权利体系可以转换为个人和国家的权利关系序列。其中,个人要求权和国家义务是最基本范畴。国家义务的内容可以划分为消极义务和积极义务两种类型。不完整的国家义务构成国家建立的充分条件,同时也为个人对国家的不同意打下伏笔。

  •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实现女性的全面发展

    作者:刘宁 刊期:2004年第01期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全党全国人民指明了在新世纪新的历史阶段继续前进的方向,也为我们广大女性提供了不断实现自身价值的广阔天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女性不仅承担着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而且在投身于这场伟大的实践过程中,将会实现自身更为全面的发展.

  • 形而上学的批判:海德格尔与马克思之论

    作者:张文喜 刊期:2004年第01期

    我们十分习惯认为,黑格尔哲学乃西方形而上学的大聚集、西方形而上学的终末与界限,故此,黑格尔也成了辨读西方形而上学的钥匙,及其呈现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对传统形而上学颠覆之间联系的一个链条.入乎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对话的语境之中,最终可发现,他们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其深层标志不一,本质意义上的对西方形而上学的颠覆,要是没有马克思对政治经...

  • 列宁主体客体观的重大转变——《唯批》与《哲学笔记》之比较研究

    作者:吕国忱 刊期:2004年第01期

  • 西方哲学史上的两种主要幸福观与当代主观幸福感研究

    作者:邢占军; 黄立清 刊期:2004年第01期

    长期以来西方哲学史上存在看两种有代表性的幸福观,即快乐主义幸福观和完善论幸福观,它们沿着各自的脉络发展至今,成为西方社会人生价值观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并深刻地影响了自上世纪中期兴起的当代主观幸福感研究.

  • 中国现代化建设对文化哲学的呼唤

    作者:李春华; 任生 刊期:2004年第01期

    当下,正在建构中的中国文化哲学面临着双重的使命:从历时的维度上看,中国文化哲学首要的使命是超越传统农耕文化的厚重积淀,用科学理性塑造社会主体,实现社会主体的现代化;而从共时的维度上看,面对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语境,中国文化哲学的使命应定位于用人文精神塑造社会主体,重建总体价值体系,为人们提供精神家园.

  • 论发展与机遇

    作者:杨学清 刊期:2004年第01期

    发展,是人类生存的永恒主题;机遇,是引起和促进事物加速发展变化的偶然事件和条件.发展与机遇相互关联,要发展,就须抓住机遇,抓住机遇就能更好更快地发展.机遇的社会促进作用其根本在于社会主体对机遇的把握.对中国目前而言,把握机遇,要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国情发展的历史走向;坚持发展的思想;有强烈的时机意识;把机遇的效率发挥到最大.通过创造...

  • 人与自然关系的再定位——对森林资源价值观的理性思考

    作者:孙慧玲 刊期:2004年第01期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最直接的条件.森林资源是自然界与人类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土天然的"调节器".森林资源对于人类生存,尤其是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当代中国人生存的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王维《能禅师碑》的多元思想融合

    作者:谭朝炎 刊期:2004年第01期

    王维所作慧能禅师碑碑铭,运用了众多儒家、道家等事典与义理,以遮诠的方法讲说慧能的得法经历,讲说佛禅的教义.在这样的讲说中,儒、道、佛作为不同的文化形态,在碑铭中融为一体.这种多元思想的融合,归趋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如何达到和谐境地,生命如何追求最大的自由,最终获得解脱的核心精神.王维思想的多元融合性,在这篇碑铭中有着最为集中的体...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民营企业的贡献率及其发展对策

    作者:董晓辉; 贺利军 刊期:2004年第01期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将带来一大批企业复苏,也将使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民营企业贡献的价值日益凸显.消除产业准入政策歧视、畅通融资渠道、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科技含量、完善投资法律保障,是生存于东北老工业基地中民营企业的普遍呼声.我们应当加快转变职能,明晰产权归属,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改进管理模式,不断提升民营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促...

  • 振兴东北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作者:张云飞 刊期:2004年第01期

    民营经济发展缓慢是制约东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消除制约东北民营经济发展的诸多不利因素,从而促进其快速发展,对于振兴东北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