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经纬

理论经纬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理论经纬》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9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年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创刊时间:2009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年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368
总被引量:66
H指数:3
  • 第一章建党九十周年历史经验研究:一、中共建党与近代上海社会

    作者:苏智良 刊期:2011年第01期

    一、中共建党与近代上海社会 九十年前的1921年7月,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上海缔造了一个崭新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作为国际大都会的上海,此一事实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相结合的本土根源。作为当时中国的首位城市,上海的工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最合宜的地理环境。

  • 二、二大“民主的联合战线”的由来

    作者:邵雍 刊期:2011年第01期

    1922年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党的历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二大首次明确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首次提出了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民主的联合战线”的策略,标志着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又取得了重大进展。

  • 三、建国前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的提炼与当前我国执政方式的构建

    作者:石文龙 刊期:2011年第01期

    依法执政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要思想,是对党的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依法执政理念对当前我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转变我们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能力,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执政思想,特别是等老一辈革命家执政思想的挖掘、整理与研究,并融会贯通在现实的运用之中。因为上述思想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 四、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人党建特色论纲

    作者:李亮; 贺朝霞 刊期:2011年第01期

    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如何把党建设成为强有力的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政党,中共核心领导人在充分考察不同历史时期党的实际情况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进行战略性思考,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党的建设理论。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些理论,对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增强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 五、苏共失败的教训给党的建设的启示

    作者:潘宁; 罗秀容 刊期:2011年第01期

    时间是稀释剂,能够冲淡一切,但有些伤痛和教训是一辈子不能忘,也忘不了的。以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革为导火索的苏联解体给我们带来的历史性创伤及深远影响就是如此。研究探析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及经验教训,不仅在剧变发生的当时有极大意义,即使它过去20多年,也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而且随着研究方法的精密和研究深度的加深,会有新的...

  • 六、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井冈山精神

    作者:顾学周 刊期:2011年第01期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确立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新道路的起点,是中国革命史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开篇。

  • 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多党合作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

    作者:李建中 刊期:2011年第01期

    改革开放以来,多党合作理论不断丰富发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在继承中开拓前行,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步伐。

  • 八、中共创建与传统文化

    作者:方雯 刊期:2011年第01期

    文化系统是一个优劣兼具的对立统一体。从文化的性质和特征看,任何民族的文化构成都含有优劣两重性。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既有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又有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既有民主性、科学性等精华,又有等级意识、特权思想、官本位等糟粕。

  • 九、试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思维方式的转变与创新

    作者:徐晓明 刊期:2011年第01期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中,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相辅相成,共同作用。然而,解放思想如何对改革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呢?回答这一问题,需要对解放思想的深层作用机理——思维方式的转变与创新进行深入研究。

  • 十、上海早期共产主义者群体的形成、作用及其特点①

    作者:徐渊 刊期:2011年第01期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共产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而在建党之前,以上海为首发,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共产主义小组,这些小组的成员都是具有共产主义意识的。他们的聚首,对于共产主义小组的形成乃至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着非凡的意义。

  • 十一、建党初期上海工运状况分析(1921年7月-1923年12月)①

    作者:高红霞 刊期:2011年第01期

    建党初期的1921年7月至1923年底,上海作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聚集地,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和中央所在地,相比于1919年和1925年前后,这是一个工人运动相对不活跃时期。究其原因,除了目前学界普遍认为的帮会问题的影响,笔者认为工人群体中的地缘帮口的影响至少不亚于帮会组织的影响。目前个别论文还将帮口简单理解为帮会,这是一种误会,帮口是...

  • 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思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的形成标志为视角

    作者:环建芬 刊期:2011年第01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法制建设的重大成就,也是新中国成立六十余年来艰辛探索的经验结晶。“作为一个内涵丰富、内容生动的有机统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基本经验和政治智慧,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和新的起点。”

  • 二、金融危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若干思考①

    作者:周中之 刊期:2011年第01期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次金融危机是否已经结束,是否会“二次探底”,学者中还有不同的观点。但从金融危机的反思中,汲取历史的经验,获得有益的启示,却是学者共同的愿望。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经历了金融危机的考验。

  • 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思考

    作者:马晓翼 刊期:2011年第01期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 四、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新课题及其对策调研——以山东诸城、东平为例①

    作者:连社会; 芦传勇; 范冰川; 王晓强 刊期:2011年第01期

    (一)前言 2006年,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上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自此,中国的新农村建设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也随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