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护

劳动保护杂志 部级期刊

Labour Protection

杂志简介:《劳动保护》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179/X,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管理_安全管理、视点_特稿、言论_说长道短、保障_热线咨询、视点_声音、学术、言论_论坛、文化_安全文化、管理_职业卫生、视点_特别关注...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0-4335
国内刊号:11-1179/X
全年订价:¥ 400.00
创刊时间:1953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4
复合影响因子:0.46
总发文量:5656
总被引量:2872
H指数:13
立即指数:0.0105
期刊他引率:1
  •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2015年第10期

    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事故最终造成165人死亡,8人失联,目前,事故调查还在进行中。同时,对监管责任的反思也在安全生产监管系统中发酵,"安平义勇军"微信朋友圈发出的《不能带着原罪干安监》一文,在业内引起很大反响。

  • 总理强调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血不能自流代价不能白付安全生产大检查决不能走过场

    刊期:2015年第10期

    2015年9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主持会议,听取国务院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调查组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

  • 安全检查要严防搞花架子走过场

    作者:秦鑫 刊期:2015年第10期

    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处理余波未了,各地都正在吸取教训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没想到又接二连三发生山东淄博润兴化工厂"8·22"爆炸事故,造成1死9伤;山东东营滨源化学公司"8·31"着火爆炸事故,造成13人遇难。这究竟是怎么进行安全检查的?其中的教训应引起深刻反思。

  • 关注安全监管创新与实践——依法治安 落实责任

    作者:袁春贤 刊期:2015年第10期

    责任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灵魂。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要求,落实责任是根本。安徽省紧紧抓住责任这个“牛鼻子”,稳扎稳打,狠抓落实,才有了10年来安全生产工作的持续稳定好转。

  • 创新监管手段 破解监管难题

    作者:袁春贤 刊期:2015年第10期

    安徽省工矿商贸企业众多,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建筑施工、冶金等高危行业企业一应俱全,安全监管任务繁重。地处华东腹地,承东接西,长江、淮河横贯东西,道路交通、水上交通也是安全监管的重点。面对监管任务繁重和监管力量不足的矛盾,安徽省在依法治安的前提下,结合本省实际,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手段,进行了多种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 一肩担双责 安全共同抓

    作者:郑君 刊期:2015年第10期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是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的要求,并已经从省、市、县向乡镇、村居延伸。然而,基层的县市、乡镇所面临的安全生产形势大不相同,他们是如何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呢?

  • 安全坚守化工园区——记安徽东至县香隅化工园区隐患排查治理实践

    作者:郑君 周海琴 刊期:2015年第10期

    化工产业是东至县的支柱产业之一,东至县也是安徽省唯一一个被列入全国60个危险化学品重点县的县市,在安全监管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东至县借助科技手段、创新监管方式,提高化工园区的隐患整治能力。

  • 全力破解“四大难题”——记中石化安庆分公司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整改攻坚战

    作者:郑君 刊期:2015年第10期

    油气输送管道的隐患整治,往往需要协调多个部门,实施起来难度较大,但是,中石化安庆分公司积极行动,想方设法完成大部分隐患的整治。

  • 管理与技术共促安全

    作者:郑君 刊期:2015年第10期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拥有50多年历史的机械制造类企业,连续23年未发生重伤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公司保持良好安全生产水平的关键,在于不断加强安全投入及强化现场管理,整改安全隐患,保证职工安全健康。

  • “8·12”事故暴露的监管难题——访南京大学-ISC环境、健康和安全中心副主任王仕

    作者:赵原 刊期:2015年第10期

    天津港"8·12"瑞海公司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引起了全社会对危化品仓储安全的广泛关注。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南京大学环境、健康和安全中心副主任王仕,分析了"8·12"事故中暴露出的监管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建议。

  • 从“8·12”事故谈安全评价

    作者:张艳梅 刊期:2015年第10期

    天津港"8·12"瑞海公司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已过去一个多月,截止到9月11日,已发现遇难者人数165人,尚有失联人数8人。目前公安机关正开展调查,已经对提供安全评价报告的天津中滨海盛安全评价监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滨海盛")及相关人员以涉嫌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立案侦查。

  • 距离多远 安全为先

    作者:郑君 刊期:2015年第10期

    危化品仓储企业由于存储的化学品较多,发生事故影响范围较广,故与居民区及其他公共建筑间要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如何确定?有一种观点赞成定量风险分析计算得出。

  • 危化品物流须各尽其责

    作者:毕文婷 刊期:2015年第10期

    2015年8月12日23时30分左右,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爆发一声巨响,30s后,二次爆炸发生,事故造成165人死亡,8人失联。此次爆炸不仅炸醒了“沉睡”的天津港,也炸开了“混杂”的危化品物流业。

  • 易安民声

    刊期:2015年第10期

    "安全管理重在‘人防’" ——2015年8月12日23时30分许,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截止到9月11日,已发现遇难者人数165人,失联8人。易安网友称,这次事故教训极其惨痛,其实类似危险品爆炸事故已不是个例,各相关企业在预防事故中也没少做"功课",

  • 不能带着原罪干安监

    作者:侯占杰 徐建军 刊期:2015年第10期

    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问责安监部门之后,坊间出现不少反思的文章,有探讨企业和安监部门责任边界的,有讨论综合监管的,有研究行政审批与行政问责关联度的。所有讨论的核心,还是那个苦恼了安监人多少年的老大难问题:怎么干,才能不必为事故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