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中国人

科学中国人杂志 部级期刊

Scientific Chinese

杂志简介:《科学中国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292/G3,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科技速递、本刊讯、封面人物、封底人物、封二人物、中国论坛、创新之路、政策跟踪、科技博览等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国际刊号:1005-3573
国内刊号:11-3292/G3
全年订价:¥ 400.00
创刊时间:1993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3
总发文量:31633
总被引量:6227
H指数:17
立即指数:0.0052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0.1351
  • 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

    作者:顾秉林; 刘志鹏; 杜玉波; 谢和平; 刘建平; 潘敏; 王玉柱 刊期:2004年第03期

  • 明确方向、共同研究、创新发展

    作者:顾秉林 刊期:2004年第03期

    大学文化,是文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成为我们高等教育界格外关注的问题。实际上,我国对于大学文化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特别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就更为广泛、深入。据我所知,一些学者围绕这个主题开展过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发挥资源优势 共建大学文化

    作者:刘志鹏 刊期:2004年第03期

    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伟大成果。文化的基本功能是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塑造人,就是要形成一个民族的理想信念、道德风尚和行为规范,文化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和发展,因此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然而,文化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也在

  • 凝炼办学理念 弘扬大学精神

    作者:杜玉波 刊期:2004年第03期

    大学是人类文明传承的厚重基石,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和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一直发挥着先导和辐射源的作用,时刻处于社会广泛关注与优先发展的地位。作为独特的文化机构,大学不仅要有先进的文化作为发展的动力和指引,而且要努力创造先进文化以引领社会文化的前进方向,为社会文化的发展塑造优秀的楷模。其

  • 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

    作者:谢和平 刊期:2004年第03期

    大学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说,大学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具有超越物质存在的历史价值。这正是我们今天研究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意义所在。

  • 大学文化的继承创新与高素质人才培养

    作者:刘建平 刊期:2004年第03期

    大学文化是高素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受校园文化陶冶的过程。加强对大学文化的研究与探索,建立高品位、高层次的大学文化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天津大学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从其前身北洋大学建立至今,经历了108年的悠久历史,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

  • 弘扬优秀大学文化传统 培养全面发展一流人才

    作者:潘敏 刊期:2004年第03期

    大学的精神文化传统,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不断延续、发展,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源泉。继承、传播、弘扬并创新优秀的大学精神文化传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的需要,是大学自身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先进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 21世纪的中国大学精神

    作者:王玉柱 刊期:2004年第03期

    大学精神是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是为大学人所认同的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是科学文化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人类社会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历史的大学留给新世纪的大学最宝贵的精神遗产。讨论21世纪中国大学精神,不能不追溯大学精神的历史,不能不考察21世纪...

  • 迎接大学文科的春天

    作者:蔡曙山 刊期:2004年第03期

  • 重视大学文科建设 促进大学文科发展

    作者:靳诺 刊期:2004年第03期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坚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高校具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势,深入研讨新世纪新阶段大学文科建设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不仅对理工科院校发展文科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文科强势高校也具有重要意义。

  • 要重视大学文科建设

    作者:胡显章 刊期:2004年第03期

    近几年来,各种类型的高校都在以不同方式加强文科建设,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走向。正如教育部长周济所说,当今世界文理兼融的教育成为重要的教育理念,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将成为高校新的增长点,高校领导要抓住机遇,有战略眼光,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同步发展。下面着重结合清华的实际谈点体会。

  • 从“重理轻文”说起

    作者:萧群 刊期:2004年第03期

    现代科学的诞生与迅猛发展是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大量科学成果在人类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也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形态。现代科学技术在不断解决人类问题的同时又引发了新的问题,而要真正解决人口过剩,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就必须深入了解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寄希望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与进步。随着时代的发展,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

  • 理工科大学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的思考

    作者:戴艳军 刊期:2004年第03期

    理工科大学究竟要不要办文科,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理工科高校建设一流大学的一个重要议题,反映了理工科大学对自身发展战略目标的深入思考,也提出了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理工科大学办文科的问题。

  • 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的几个重要问题

    作者:张建华 刊期:2004年第03期

    最近一二十年来,文科在大学发展中越来越开始受到重视,特别是一批理工科背景的大学也相继办起了文科,并明确提出了向研究型综合性大学转型的理念,其中有一些理工大学的综合化转型已取得了相当的成功。本文拟结合国内外著名理工大学办文科的经验以及我国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的历史和现实,对于理工科大学怎样办文科,如何办好文科谈几点认识。

  • 文理渗透与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陶倩 刊期:2004年第03期

    文理渗透是针对文理阻隔的弊端提出来的。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理工科院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因而造成学生片面发展,给学生个人成长及国家建设带来莫大的损害。学生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历来的教育方针。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